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化學元素)

鎖定
[1]  (Gadolinium)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Gd,原子序數64,原子量157.25,呈銀白色,有延展性。元素名來源於研究鑭系元素有卓越貢獻的芬蘭科學家加多林。1880年瑞士的馬里尼亞克分離出釓,1886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製出純淨的釓,並命名。釓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0636%,主要存在於獨居石氟碳鈰礦中。釓在醫療、工業、核能等領域廣泛應用 [1] 
中文名
外文名
Gadolinium
CAS登錄號
7440-54-2
EINECS登錄號
231-162-2
熔    點
1313 ℃
沸    點
3273 ℃
密    度
7.901 g/cm³
外    觀
銀白色稀土金屬
閃    點
3266 ℃
安全性描述
S43;S7/8;S26
危險性符號
Xi
危險性描述
R15
UN危險貨物編號
3208
領    域
稀土材料
元素符號
Gd
原子量
157.25
週    期
第六週期
III B族
f區
元素類別
鑭系元素
電子排布
[Xe] 4f7 5d1 6s2
電負性
1.20(鮑林標度)
原子半徑
180pm
原子序數
64

發現簡史

釓於1880年由馬里納克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c在日內瓦發現。他早就懷疑Carl Mosander報告的didymium(鐠釹混合物)並不是一種新的元素而是混合物。他的推測被在巴黎的Marc Delafontaine和Paul-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確認了,報告稱它的光譜線會從不同的來源而變化。確實,在1879年他們已經從一些didymium中分離了釤,其是從發現於烏拉爾山脈的鈮釔礦中提取的。在1880年,Marignac從didymium中提取了另一種新的稀土,Paul-É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也在1886年實現了,後者稱它為gadolinium(釓)。
莫桑德爾先後發現以後,各國化學家特別注意從已發現的稀土元素去分離新的元素。在發現釤後的第2年,1880年瑞士科學家馬里納克發現了兩個新元素並分別命名為gamma alpha和gamma beta。後來證實gamma beta和是同一元素。1886年布瓦博德朗製得純淨的gamma alpha,並確定它是一種新元素。命名為gadolinium,元素符號Gd。這是為了紀念芬蘭礦物學家加多林(J.Gadonlin)。釓、釤、鐠、釹都是從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稀土元素的didymium中分離出來的。由於它們的發現,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們的發現打開了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門,是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階段。但這僅是完成了第三階段的一半工作。確切的講應該是打開了的大門或完成了鈰的分離,另一半就將是打開釔的大門或是完成釔的分離。

礦藏分佈

當下世界上已知的稀土礦物及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物有250多種,稀土元素含量較高的礦物有60多種,有工業價值的不到10種。中國稀土資源極其豐富,其特點可概括為:儲量大、品種全、有價值的元素含量高、分佈廣。中國稀土的工業儲量(按氧化物計)是國外稀土工業儲量的2.2倍。國外稀土資源集中在美國、印度、巴西、澳大利亞和蘇聯等國,工業儲量(按氧化物計)為701.11萬噸。

物理性質

釓為銀白色金屬,有延展性,熔點1313°C,沸點3273°C,密度7.901g/m3。釓在室温下有磁性。釓在乾燥空氣中比較穩定,在濕空氣中失去光澤;釓有最高的熱中子俘獲面,可用作反應堆控制材料和防護材料;用釓鹽經磁化製冷可獲得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温。1880年,瑞士的馬裏格納克將“釤”分離成兩個元素,其中一個由索裏特證實是釤元素,另一個元素得到波依斯包德萊的研究確認,1886年,馬裏格納克為了紀念釔元素的發現者,研究稀土的先驅荷蘭化學家加多林(Gado Linium),將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釓。釓在現代技術革新中將起重要作用。
CAS號:7440-54-2
元素名稱:釓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0.002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 0.0000006
地殼中含量(ppm):7.7
元素原子量:157.25
主要氧化態:+2,+3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晶胞參數:
a = 363.6pm
b = 363.6pm
c = 578.26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維氏硬度:570MPa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2680
電離能(kJ/mol):
M - M+ 592.5
M+ - M2+ 1167
M2+ - M3+ 1990
M3+ - M4+ 4250
相對原子質量:157.25
電負性: 1.2
外圍電子層排布:4f75d16s2
核外電子排布:2,8,18,25,9,2
核電荷數:64
單質密度:7.901g/cm3
單質熔點:1313℃
單質沸點:3273℃
原子半徑:2.54埃
離子半徑:0.938(+3)埃
共價半徑:1.61埃
體積彈性模量Gpa:37.9
原子化焓kJ/mol @25℃:352
熱容J/(mol·K):37.03
導電性106/(cm·Ω):0.00736
導熱係數W/(m·K):10.6
熔化熱(kJ/mol):10.050
汽化熱(kJ/mol):359.40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0.002
原子體積(cm3/mol):19.9

化學性質

能與水緩慢反應;溶於酸形成相應的鹽。
元素用途:常用作原子反應堆中吸收中子的材料。也用於微波技術、彩色電視機的熒光粉。
在潮濕的空氣中變晦暗。溶於酸,不溶於水。氧化物為白色粉狀。鹽類無色。有良好的超導電性能、高磁矩及室温居里點等特殊性能。釓有以下同位素:152Gd、154Gd~158Gd、160Gd。

應用

應用領域

釓的重要性質是7個軌道上每個軌道有一個電子,是稀土元素中最大數的不成對電子。依存這個不成對電子的磁力矩最大,可以期待這個特性能夠被有效利用。
醫療領域:
在醫療應用方面,釓-二乙烯二胺五醋酸(DTPA)的絡合物,正好可以像X射線造影劑鋇那樣,作為MRI(磁共振成像診斷)的畫面濃淡的調節劑來使用。也就是利用釓周圍的水受到釓原子核磁場力矩的影響,顯示出和沒有受到影響的水性質不同這一點,使用對照畫面,有利於病情的診斷 [2] 
工業領域:已經為人所熟知的被稱為磁冷凍的工業技術,就是將受到磁場作用變為磁鐵時發熱,撤掉磁場磁性消失時吸熱的性質用於冷卻的利用。可以製造小型高效的製冷器。
在磁泡記憶裝置中,使用釓-鉀-石榴石作為媒體物質。磁泡記憶就是在物質的垂直方向上加上磁場,使其變成了圓筒狀的磁場,把磁場加強,不久就產生這個磁場消失的現象。利用磁泡記憶裝置可以存儲信息,一般被用於信息收藏。
釓的其他用途是與鋱和鏑一樣用於光纖、光盤。光磁記錄是用光來代替磁讀取磁化處和未被磁化處,具有高密度,可改寫記錄的特徵。
核能領域:在原子能工業中,利用銪和釓的同位素的中子吸收截面大的特性,作輕水堆和快中子增殖堆的控制棒和中子吸收劑 [3] 
利用釓是所有元素中對熱中子強烈反應的特點,除用於原子反應堆的控制外,還可以將不可見中子用釓吸收並使之發光,作為在X線膠捲上感光的熒光化劑使用。 [4] 

具體用途

它的主要用途有:
(1)其水溶性順磁絡合物在醫療上可提高人體的核磁共振(NMR)成像信號 [5] 
(2)其硫氧化物可用作特殊亮度的示波管和X射線熒光屏的基質柵網。
(3)在釓鎵石榴石中的釓對於磁泡記憶存儲器是理想的單基片。
(4)在無Camot循環限制時,可用作固態磁致冷介質。
(5)用作控制核電站的連鎖反應級別的抑制劑,以保證核反應的安全。
(6)用作釤鈷磁體的添加劑,以保證性能不隨温度而變化。
另外,氧化釓與鑭一起使用,有助於玻璃化區域的變化和提高玻璃的熱穩定性。氧化釓還可用於製造電容器、X射線增感屏。在世界上正在努力開發釓及其合金在磁致冷方面的應用,現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室温下采用超導磁體、金屬釓或其合金為致冷介質的磁冰箱已經問世。

製備方法

釓,源自硅鈹釓礦石。可由氟化釓GdF3·2H2O用鈣還原而製得 [6] 
參考資料
  • 1.    王箴. 化工詞典[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0.
  • 2.    李曉晶, 馮江華, 李欣宇,等. 釓-二乙三胺五乙酸與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J]. 分析化學, 2000, 10(3):269-272.
  • 3.    石琦, 胡永明, 張作義. 長壽期核供熱堆堆芯物理設計[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44(9):1196-1198.
  • 4.    (日)桜井 弘.元素新發現:科學出版社,2006
  • 5.    張雨, 蔡莉, ZHANGYu,等. 氯化釓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臨牀與病理雜誌, 2015, 35(2):310-313.
  • 6.    曾宏. 稀土單質釓及化合物的製備、結構及物性[D]. 北京工業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