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鳳鳥

鎖定
金鳳鳥是一種發現於中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體長約55釐米,生存年代為早白堊世。早期沒有基於系統發育分析的研究認為金鳳鳥是一種基幹鳥翼類,與始祖鳥擁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然而後期的研究指出金鳳鳥與傷齒龍類有很多相近的特徵,且現今的大多數系統發育分析也支持金鳳鳥屬於傷齒龍類。金鳳鳥的標本週圍保存有一些羽毛印痕,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確鑿化石證據的帶有羽毛的傷齒龍類。
別    名
Jinfengopteryx
中文學名
金鳳鳥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臀目
亞    目
獸腳亞目
傷齒龍科
亞    科
金鳳鳥亞科
金鳳鳥屬

金鳳鳥命名由來

金鳳鳥的屬名的前半部分是由拼音構成的,意為“金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種名“elegans”則有華美的,美麗的意思。

金鳳鳥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金鳳鳥目前僅有一件標本,即正型標本CAGS-IG-04-0801,是一件幾乎完整的,關聯的標本。骨骼周圍保存了較多的羽毛印痕。
金鳳鳥具有以下鑑定特徵組合:上下頜的牙齒數量多,且緊密排列(上下頜各有18顆牙齒)。牙齒的近中脊和遠中脊沒有鋸齒。頭骨的眼眶前部分前後向較短,且在背腹向有所加深。第二掌骨的長度相對較短(與第一掌骨相比)。後肢相對於前肢較長,且更為粗壯,前肢長度與後肢長度的比值為0.62。尾椎沒有極度加長的前關節突 [1] 
金鳳鳥的骨骼輪廓圖 金鳳鳥的骨骼輪廓圖

金鳳鳥系統發育位置

早期未基於系統發育分析的工作將金鳳鳥分類為鳥翼類,並認為它與始祖鳥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後期的研究指出金鳳鳥與傷齒龍類有很多相近的特徵,並將其歸入到傷齒龍類中。後期的基於大矩陣的系統發育分析也支持了這一觀點,將金鳳鳥歸入較為原始的傷齒龍類中 [1]  [2]  [3] 
金鳳鳥的系統發育位置 金鳳鳥的系統發育位置

金鳳鳥羽毛印痕

金鳳鳥的化石周圍保存了較多的羽毛印痕,主要集中在頸部,軀幹周圍,臀部,後肢的上部,尾部,手部附近。保存在頸部,軀幹,臀部和腿部上半部分的羽毛較短且結構較簡單。右手的手指附近保存有一些羽毛。前肢部分未保存初級飛羽。尾部保存有大型正羽,兩側對稱,保存有清晰的羽枝。與小盜龍龍類成員不同的是,金鳳鳥的後肢蹠骨部位沒有保存羽毛,説明它的後肢可能不具備輔助飛行的能力 [1] 

金鳳鳥生殖特徵

金鳳鳥的腹膜肋後部保存了一些卵圓形的結構。研究者認為大約保存了10個或者更多這樣的結構。這些卵圓形的結構較小,大多數都只有10毫米長,表面光滑,呈現黃色,與周圍的圍巖能明顯的區分開。研究者認為這些可能是正在發育的卵泡,然而他們也沒有排除其它可能性,如種子或小蛋。未來還需要更多證據去搞清這些結構到底是什麼 [1] 
金鳳鳥正型標本 金鳳鳥正型標本

金鳳鳥飛行能力

202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討論了副鳥類中不同成員的飛行能力。研究人員使用“翼載荷”作為檢測飛行能力的指標(體重除翅膀面積,體重越輕,翅膀面積越大的物種越容易起飛,因此翼載荷小於一定閾值的物種被認為具有一定的飛行能力)。研究結果顯示金鳳鳥的翼載荷處於閾值線附近,略大於小盜龍和長羽盜龍以及諸多早期鳥類;與大黑天神龍,鷲龍,曉廷龍,中國鳥龍等相似;顯著小於中國鳥腳龍,中國獵龍,寐龍,振元龍,恐爪龍,伶盜龍,臨河盜龍,蜥鳥盜龍等非鳥恐龍 [2] 
參考資料
  • 1.    Ji Q. First avialian birdfrom China (Jinfengopteryx elegans gen. et sp. nov.)[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5, 24(3): 197-210.
  • 2.    Pei R, Pittman M, Goloboff P A, et al. Potential for powered flight neared by most close avialan relatives, but few crossed its thresholds[J]. Current Biology, 2020, 30(20): 4033-4046. e8.
  • 3.    Xing X, Norell M A. Non‐avian dinosaur fossil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Jehol Group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J]. Geological Journal, 2006, 41(3‐4): 41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