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馬河

(長江支流岷江干流成都市段)

鎖定
金馬河,古稱郝江、皂江、正南江、外水、南江、壽江。金馬河的名稱,見諸《蜀水考》:“流汶二江之源,其正派日金馬河”,又説:“江水東南流至温江縣西為金馬河,即皂江正流也”。 [12]  長江支流岷江幹流成都市段,屬幹流局部河段,具體講是指都江堰外江閘至新津區(原新津縣)岷江大橋的河段,即都江堰魚嘴分水後的外江。河段長81公里 [2]  (一説72.7公里 [1]  ,81.32公里 [7]  ,72.2公里 [15]  ,74公里 [12]  ),平均比降3.5‰,河寬300~500米,最寬處廣灘達1200米。岷江過江節制閘後稱金馬河,左分大朗堰後,即於江家渡入雙流區(原雙流縣)境,於雙流崔家林入新津區境,於新津白溪堰接納右岸支流西河,繼而過新津城區,於通濟堰處接納右岸支流南河。以下仍稱岷江 [1-2] 
金馬河,是都江堰的主要排洪河道,是基本定型的岷江正流。 [12]  由於岷江洪水時水中夾帶砂石,致使河道淤塞,主流不暢,河牀紊亂,氾濫成災。 [7] 
從金馬河引水的渠堰主要有沙黑河總乾渠和大朗堰,形成外江的灌區。金馬河段也曾通航。但由於陸路的發展,逐步斷航。
中文名
金馬河
別    名
郝江、皂江、正南江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干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
流經地區
都江堰、崇州、温江、雙流、新津
發源地
都江堰魚嘴
主要支流
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
河    長
81 km
河    口
新津區五津鎮

金馬河幹流概況

金馬河河道走向

金馬河的位置 金馬河的位置
  • 都江堰市段
都江堰魚嘴處 都江堰魚嘴處
外江閘 外江閘
都江堰市段 都江堰市段
岷江至都江堰渠首江心分水堤(即魚咀)分為內、外二江。外江為岷江正流。稱金馬河。東岸經灌口鎮、幸福、聚源、土橋等鄉,在易家碾進入温江區玉石鄉境;西岸經玉堂、中興、民興、徐渡、沿江等鄉,過三滴水後進入崇州市(原崇慶縣)廖家鄉境。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共長30公里。河面平均寬300~350米,深5~8米,比降5‰左右。岷江在渠首以下進入平原,水勢頓緩,沙石填壅多成灘磧,抬高河牀,淤塞河道,以致流向常變,漫溢成災。金馬河成為都江堰市防洪、歲修的重點,尤以鵝項頸、張家灣、陶家灣等處易造成流域性災害,為防洪的著名險口。 [8] 
  • 温江段
金馬河温江區段 金馬河温江區段
金馬河自温江區內玉石鄉東嶽村界牌入境,流經玉石、通平、柳江、天府、永勝、金馬6個鄉,於金馬鄉金竹村糧米渡出境入雙流區。境內流程32.4公里,佔地面積12989畝。河道斷面最寬處1200米,最窄處300米,平均比降4‰。 [12] 
  • 崇州段
金馬河至都江堰市沿江鄉獨柏樹入崇州境,沿崇州東界,斷續為崇州與温江、雙流的界河。境內內河岸(右岸)全長10公里,分三段:上段,自獨柏樹經廖家鄉、羊馬鄉於洪堰口流入温江,河岸長5公里,河寬350米;中段,自雙流區擦耳鄉糧米村流入市境,經聽江鄉熊河心又流入雙流區,河岸長4公里,河寬400米;下段,自雙流區紅石鄉黃林盤流入市境,經聽江鄉萬年村流入新津區,河岸長1公里,河寬500米。金馬河於1933年疊溪洪水後,河面逐漸加寬,過去它是灌排相兼河道,主要作為排洪河道。 [14] 
  • 雙流段
金馬河段雙流區段 金馬河段雙流區段
金馬河雙流段從温江區金馬鄉汪家渡入區境,經擦耳、紅石鄉、楊公鄉崔家林止,全長13.95公里。河牀平均寬度525米,最寬處(天星渡)717米,最窄處(擦耳巖)293米,平均比降為2.68‰。集雨面積為8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0.6立方米/秒。大洪峯時為77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總量66.41億立方米。洪水時水中夾帶砂石,致使河道淤塞,主流不暢,河牀紊亂,氾濫成災。 [7] 
  • 新津段
新津段 新津段
南河匯入金馬河處 南河匯入金馬河處
金馬河經新津興義、花園、花橋、順江等4鄉至新津一、二號橋,在新津境長14.1公里,高程由480米降到442米。是新津境內河道變遷較大、水患多的河道。因岷江上游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每當夏秋季節,洪水挾帶大量沙石下瀉,故沖刷性極強。它由崇州市的雞鳴渡驟然偏向雙流區的夏蝙、崔家林後入新津境。1934年洪水向左衝開辜灘濠,南下衝毀範垓,梁筏子,直抵呂石壁,右轉向廣灘,成為左支。原河道仍為主流,是年也沖毀三合場,再下衝毀田林、鵝項頸、高筏一帶,許筏子街房大部被衝,至周林盤一帶形成嚴重的凹岸後,又左轉向廣灘,與左支匯合。上述兩支包圍區內,由6條支濠分割成7個河壩(《金馬河變遷圖》)。自此以下,兩岸衝寬,在左岸又衝開童濠(1936年洪水)。新津一、二號橋下河道稱大江,即岷江。岷江在五津鎮以下,處於各河匯口,由於各河的洪情時間不同,流向忽左忽右,致使匯口以下又分出豆腐濠、田濠、陳濠等九濠,分割包圍區為王河心、季河壩等十壩。這“九濠、十壩”,主要是1917年、1936年兩次特大洪水造成的。岷江自一、二號橋以下長9.4公里,入彭山境,高程由480米降到442米,平均比降1.44‰。 [15] 

金馬河河道特徵

金馬河屬遊蕩性河流,洪峯高,砂石重,河牀疏鬆,擺動很大。最大洪峯6500立方米每秒(1964年7月),最小洪峯1640立方米每秒(1956年6月),主要洪水期為6至8月,洪水來勢兇猛,持續時間較長。岷江洪水經都江堰魚嘴進入金馬河以後,由於坡降減緩,隨洪水挾帶而來的大量懸移質、推移質滯留於河牀中,形成河灘,阻礙泄洪,所以每遇洪水沖刷,河牀易於遊蕩,威脅堤防工程。 [12] 

金馬河河道變遷

金馬河,這一段河道曾屢經變遷。歷史上岷江干流在都江堰以下原稱外江或正南江。據《古今圖書集成》所繪明末清初水系圖,金馬河在温江玉石堰以下與石魚河分流,當時還不是岷江正流,僅為分支小河。咸豐年間(1851~1861),黑石河擴寬成為岷江正流。光緒年間(1875~1908),羊馬河又日漸增寬,成為岷江正流,金馬河改由此河分水。民國初年(1912),金馬河漸成正流,於是有“黑石大溝,羊馬大河,金馬大江”之諺。民國4年張沅實測的《四川省都江堰外江流域淘土埂工平面圖》上,都江堰市萬安堤附近有萬安橋及岷江大橋,温江趙家渡處有惠政橋位於金馬河上。 [5] 
民國9年《温江縣誌》載有惠政橋木樑“長三十二丈”,三渡水金樞橋、二渡橋皆“長二十四丈”,共四十八丈。可見,民國初年金馬河寬僅在150~160米左右。民國21年徐松濤實測的《都江堰流域圖》上,都江堰市秦家渡、兩義渡,温江岷江橋、穿心店、三渡水等處木橋依然存在。民國22年疊溪地震,堰塞湖潰水成災,金馬河上橋樑全毀,河道擴寬,金馬河成為岷江正流的格局乃定。解放後,對岷江正流進行了一系列治理,並陸續將從岷江正流引水的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上移至外江閘西側引水,將江安河改在內江水系走江閘分水,將楊柳河改在江安河分水,岷江正流僅存大朗、石馬、遺巖等堰引水,灌溉面積由127萬畝縮小到6.4萬畝,岷江正流金馬河於是形成排洪河道。 [5] 
江安河原在城南木觀音下方馬爾墩,從金馬河進水,1933年疊溪洪水後改在聚源鄉張家灣從金馬河進水,河口均稱江安堰。1958年3月在城區天乙街將走馬河閘擴建3孔,改從內江進水。從天乙街新開河道至安順橋共7公里與原江安河道相接。江安河閘下200米處河面寬20.9米,下段河面寬40—50米,平均河深2.5米左右,比降4.5‰。進水流量55立方米/秒,排洪流量70立方米/秒。該河經灌口鎮及幸福、聚源、土橋等鄉,在三邑橋下進入温江、郫都交界處,經温江區在雙流區中興場二江橋匯入府河。全長106公里,都江堰市境內長19公里。 [9] 

金馬河水文特徵

由於岷江水量多集中於七、八月份,夏盛冬涸,上游無調節洪峯的水庫,故汛期水量大,來勢猛,洪水挾帶大量砂石滾滾而來。據《灌縣誌(第一輪)》,都江堰渠首段岷江的懸移質輸沙率,多年平均為845萬噸,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54公斤。推移質輸沙率於1977年開始觀測,大體是:豐水年為200萬噸左右;中水年為150萬噸左右;枯水年為100萬噸左右。1936年以來曾發生5000立方米/秒以上的大洪水1次,3000~4000立方米/秒的中等洪水9次。 [8] 
根據對都江堰市紫坪鋪、楊柳坪、二王廟水文站1937年至1981年(缺1957年)共44年的資料,都江堰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55.91億立方米(包括內江和外江,下同),多年平均流量486立方米每秒。豐水年頻率為10%,平均流量564立方米每秒,徑流總量177.9億立方米(1954年)。枯水年頻率為80%,平均流量420立方米每秒,徑流總量132.55億立方米(1969年)。由於金馬河水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上游融雪形成,因而年水量分佈不均,春季(3至5月)來水量26.76億立方米,佔全年17.2%,夏季(6至8月)來水量68.63億立方米,佔全年44%,秋季(9至11月)來水量45.57億立方米,佔全年29.2%,冬季(12至2月)來水量14.95億立米,佔全年9.6%,其中豐水期為5至10月,佔全年來水量的77.7%。金馬河徑流量尚無實測資料,只能根據上述都江堰資料,按照內外江分流比例(夏季:內江40%,外江60%;冬季:內江60%,外江40%)加以推算。 [12]  年徑流量為336.4秒立方米,最大洪峯為10198秒立方米(1984年7月30日水情實測)。 [15] 

金馬河主要支流

都江堰魚嘴將岷江分為兩支。其右側稱為外江,實為岷江正流,外江右岸引水乾渠,原主要有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三條。各乾渠進水口時有變遷,歷代均有改建。1949年以前,外江渠系總乾渠為沙黑總河,在都江堰市小羅堰引水,至下游300米處左分黑石河,右分沙溝河。羊馬河則在以下11.9公里處梁家船引水。1952年黑石河引水口下移,改在漏沙堰,同時將羊馬河改在黑石河的布袋口引水。1961年冬在漏沙堰修節制閘,閘前稱為沙黑總河,仍由小羅堰引水,閘後分為沙溝河、黑石河。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又利用此閘的第7、8孔作為沙黑河進水口。1982年新建的沙黑河進水閘,成為沙黑總河的正式進口,小魚嘴拆除。 [1] 
歷史上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江安河、大朗堰等河渠均自金馬河引水。解放後經渠系改造,基本定型。沙黑總河自外江閘分水,至漏沙堰分為沙溝、黑石二河,羊馬河則成為黑石河支流,江安河改在內江取水。大朗堰、石馬堰仍自外江引水,主要引迴歸水和地下水。 [1] 
沙溝河,為外江水系乾渠,起于都江堰市玉堂鄉沙黑閘,南流至玉堂鄉東,於梁家橋右納螃蟹河,於流程3.4公里處左分環山渠,至中興場北,於8.2公里處右納石定江,又於13公里處中興鄉二江橋右分泊江河(長17公里),左分沙溝河(1970年渠系改造後,沙溝河舊道已廢,僅存泊江河),繼續西南行,入崇州市鏡後,經三寶庵至元通鎮匯入西河左岸。沙溝河(含泊江河)全長31.7公里,流域面積134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42.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8億立方米。 [1] 
螃蟹河,為沙溝河右岸支流,系天然河流,發源于都江堰市趙公山南麓山王廟溝,東南至玉堂場下樑家橋匯入沙溝河,河長15公里,流域面積24平方公里。石定江為沙溝河右岸支流,也是天然河流。發源于都江堰市孫家溝,折東南至都江堰市中興場匯入沙溝河,河長13.9公里,流域面積39.9平方公里。 [1] 
黑石河,為外江水系乾渠,起于都江堰市玉堂鄉沙黑閘,向南偏東流,經都江堰市中興、民興、石羊、柳街,崇州市觀勝、梓潼、廖家、羊馬、安樂、大劃等鄉(鎮),於三江鎮左納羊馬河,入新津區境,於龍王渡匯入西河左岸。黑石河河長76.4公里,流域面積65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28.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7.69億立方米。 [1] 
羊馬河,歷史上曾為岷江正流,後演變為外江系統乾渠之一,現經調整,成為黑石河支流。1949年以前,羊馬河在都江堰市大興鄉金馬河右岸羊馬河口引水,經都江堰市徐渡、八角、順江、柳街等鄉,至關羽廟入崇州市境,右分清陽河,又南流至三江鎮,與黑石河相匯,河長60公里。1970年渠系改造時封閉羊馬河口,都江堰市徐渡鄉均義村以下的羊馬河道作為區間排洪河道。1975年又縮窄河牀,加固岸堤,現有河長48公里。 [1] 
楊柳河,位於金馬河以東,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玉石、通平、鎮子、柳江、和盛鎮、踏水、天府、柳城鎮、柳林、湧泉10個鄉(鎮),是區境中部的排、灌兼用河道。歷史上楊柳河因受洪水侵襲和水利建設的需要,其源頭及河道曾多次變遷。清嘉慶《温江縣誌》載:“楊柳江分水處原在虎郎廟舊水口”,後因“金馬江東決與楊柳江合併,故堰堙滅”,“汪洋橫出”。為減輕洪患,於嘉慶、道光年間在金馬河張扉灘下玉石堤修築楊武堰,“使金馬江與楊柳江分流,各循故道”。自玉石堤起,經區境及雙流至新津毛家渡與金馬河匯流,全長105公里。 [13] 

金馬河治理開發

金馬河引水工程

外江干渠上,1950年將沙溝河黑石河總引水口由小羅堰上移至索橋下,從外江引水入沙黑河總乾渠,又在小羅堰以下300米再分沙溝河及黑石河。1953年黑石河改在漏沙堰分水。1961年建漏沙堰節制閘共7孔,其中沙溝河4孔,黑石河3孔。1974年外江閘建成後,借用外江閘右端7、8兩孔引水,作為外江干渠總進水口。隨着都江堰灌區的擴大,需水量的增長,又於1973年11月動工、1974年4月建成了外江臨時節制閘,閘壩軸線全長104.4米,分8孔。從此結束了歷史上沿用兩千多年的榪槎截流、調流工程,減少了水量浪費,使寶瓶口年平均引水量比建閘前增加6.6億立方米,也有利於外江歲修斷流。 [3] 
黑石河黑石河古為羊摩江分支。自岷江起水,後因河道變遷,曾為岷江正流。清初,自沙溝河起水;民國21年(1932年)由正南江黃家河心引水,是都江堰向崇慶、新津兩縣輸水的主要渠道。縣境內雙邊堤長51.4公里,幹砌卵石河堤,灌溉農田67954畝。1950年冬,將引水口移至漏沙堰,以玉堂鎮茅草碾以上的旋河為水道。1954年冬,修臨江堰大堤,封閉了清水河,並對大興(今民興)鄉王家橋至柳街鄉康家橋沿河兩岸的重點堤岸進行了一次大修。1972年春,整治了團結渠至紫水堰段,把河道基本改直。1977年冬至次年春,整治了紫水堰至大興鄉境鎮江橋段河道。黑石河自漏沙堰起水後,東南流至玉堂鎮永固村境,右有團結渠引水工程。下1公里處,左有紫水堰引水工程。至民興鄉新建村境,左有臨江堰引水工程。再下約1公里,左有布袋堰引水工程。至徐渡鄉王家橋下1公里處,左有擁軍渠引水工程。至徐渡鄉蔡家碾左有愛民渠引水工程。至柳街鄉康家橋下1公里處,左、右有崇州市興建的一、二支渠引水工程及節制閘。下入崇州市境。 [10] 
黑石河水系原有:清水河。原為低漕中的水溝,集地下水浸流。民國35年(1946年)6月底,洪水沖決黑石河嶽家橋段河堤,將清水溝衝成清水河。清水河至徐渡鄉馬家磨子與穆江河合。1954年冬修建臨江堰大堤,將清水河封閉。穆江河。亦名木江河、穆家河。在布袋口從黑石河起水,東南流經民興鄉,至徐渡場匯入羊馬河。原有民堰兩條。1953年冬,羊馬河口封閉,改在布袋口起水,穆江河變成羊馬河道。龍安河。在石羊鎮同心碾東起水,南流經柳街鄉入崇州市境。市境內灌溉農田2300多畝。1970年封閉,原灌溉面積由友誼渠取代。 [10] 
大朗堰,又名大朗河,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據民國10年版《雙流縣誌》記載,“清順治間,邑僧大朗募地開溝,自温江劉家濠導金馬河水,流至縣界面夙橋合沙滓河,資灌溉之利,河遂因大朗名”。大朗和尚俗姓楊,名今璽,四川重慶人。明末戰亂,楊今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削髮為僧。順治五年來到川西大邑,居霧中山興化寺。後駐錫雙流三聖寺,託缽化緣,集資修建大朗堰,灌溉温江、雙流、新津3縣農田。大朗堰建成後,已運行300餘年,渠首及渠道工程已經變化。1970年冬進行渠系改造後,大朗堰自温江區三渡水下約1.5公里處引金馬河水,沿沙滓河老溝,由北向南而下,流經温江區金馬鄉,雙流區擦耳、紅石、楊公三鄉,尾水入新津區花園鄉,有支渠2條,斗渠14條。據“三查三定”資料,有效灌溉農田3.58萬畝,其中温江區737畝,雙流區34761畝,新津區302畝。屬都江堰灌區的支渠,由東風渠管理處雙流第一管理站負責管理。 [4] 

金馬河水電開發

外江河系包括沙溝河、黑石河、三合堰。
沙黑河電站,位於都江堰市小羅堰,利用沙黑河總乾渠水源發電,設計水頭10.5米,引用流量67.6立方米/秒,裝機4台,總容量5000千瓦,於1977年11月開工,1981年5月建成,系都江堰管理局自辦電站。 [6] 
沙溝河上單機容量大於500千瓦的電站有5座,均在都江堰市域內,即:玉堂電站,位於玉堂鄉,設計水頭8米,引用流量38立方米/秒,裝機3台,總容量3000千瓦,1987年1月建成;梅花電站,裝機3台,總容量3500千瓦;民興電站,位於民興鄉,設計水頭8.5米,引用流量32立方米/秒,裝機4台,總容量2000千瓦,於1986年9月建成;石羊二江橋電站,位於石羊鎮,設計水頭8.5米,引用流量32立方米/秒,裝機4台,總容量2000千瓦,於1988年10月建成;安龍電站,位於安龍鄉,設計水頭9米,引用流量42立方米/秒,裝機3台,總容量2400千瓦,於1989年9月建成。 [6] 
黑石河上的電站,自上而下有:都江堰市境內的黑石河電站(3×200千瓦)、中興電站(3×320千瓦)、徐渡電站(4×250千瓦)、柳街電站(3×320千瓦),崇州市境內的觀勝電站(1×500+2×320千瓦)、梓潼一級電站(4×100千瓦)、梓潼二級電站(3×160千瓦)、梓潼三級電站(3×160千瓦)、廖家電站(4台,480千瓦)、三江電站(1×100+1×55千瓦)。 [6] 

金馬河航道航運

金馬河段至徐渡,經温江區河壩場,三渡水至新津鄧公場,全長100公里,航期每年4——12月,噸級6——30噸。
民國時期,內、外江有木船20餘支。在外江航線上往返於温江、新津等地運鹽巴、紅糖、日用百貨和轉運藥材等。民國24年至29年(1935年——1940年)間,重慶民生航運公司在灌縣設立代辦處,攬運下江各地貨物水運。岷江正流一段航道有私營運煤船。1965年運輸漸轉向陸運,船、筏運輸日益稀少,終至斷航。 [11] 
參考資料
  • 1.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40-41
  • 2.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3
  • 3.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05
  • 4.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41
  • 5.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77
  • 6.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433
  • 7.    雙流縣誌編纂委員會.雙流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00-101
  • 8.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00-101
  • 9.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04
  • 10.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73-374
  • 11.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531
  • 12.    温江縣誌編纂委員會.温江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07-108
  • 13.    温江縣誌編纂委員會.温江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08-109
  • 14.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93
  • 15.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