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集鎮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轄鎮)

鎖定
金集鎮,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地處天長市東南部,東與秦欄鎮接壤,南與江蘇省儀徵市謝集鎮為鄰,西鄰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北連冶山鎮,鎮人民政府南距天長市區16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96.68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金集鎮户籍人口為39963人。 [3] 
民國十八年(1929年),天長劃為9個區,後改為5個區,金集是第三區區署所在地。2007年5月,與原諭興鄉合併設金集鎮。 [2]  截至2020年6月,金集鎮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金集社區。 [2] 
2019年,金集鎮秦欄鎮有工業企業19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3] 
中文名
金集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
地理位置
天長市東南部
面    積
96.6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金集社區
電話區號
0550
郵政編碼
239351
車牌代碼
皖M
人    口
3996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金集鎮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天長劃為9個區,後改為5個區,金集是第三區區署所在地。
抗日戰爭期間,為日軍佔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復為金集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金集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區、鎮所在地。
1956年1月,改金集鄉。
1958年2月,撤區並鄉,金集鄉併入關塘鄉。
1961年10月,從關塘鄉劃出設立金集公社。
1985年10月,複稱金集鄉,恢復金集區,為區署所在地。
1992年4月,撤區設鎮。
2007年5月,與原諭興鄉合併設金集鎮。 [2] 

金集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金集鎮轄金集、諭興2個居民委員會,頭墩、蘆柴、鮑崗、倉房、益民、井亭、黃橋、草西、馬塘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26個村(居)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金集鎮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金集社區、諭興社區、黃橋村、草西村、井亭村、馬塘村、倉房村、鮑崗村、益民村、蘆柴村、頭墩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金集社區。 [2] 

金集鎮地理環境

金集鎮位置境域

金集鎮地處天長市東南部,東與秦欄鎮接壤,南與江蘇省儀徵市謝集鎮為鄰,西鄰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北連冶山鎮,鎮人民政府南距天長市區16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96.68平方千米。 [3] 

金集鎮自然資源

2011年,金集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 [2] 

金集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集鎮轄區總人口38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000人,城鎮化率28.%,另有流動人口2150人。總人口中,男性19100人,佔50.13%;女性19000人,佔49.87%;14歲以下9000人,佔23.6%;15~64歲24600人,佔64.6%;65歲以上4500人,佔1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76人。 [2] 
截至2017年末,金集鎮常住人口為38843人。 [1] 
截至2019年末,金集鎮户籍人口為39963人。 [3] 
金集鎮

金集鎮經濟

金集鎮綜述

2011年,金集鎮財政總收入3265萬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5萬元,比上年增長3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0萬元,增值税2380萬元,企業所得税125萬元。 [2] 
2019年,金集鎮秦欄鎮有工業企業19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3] 

金集鎮農業

2011年,金集鎮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5.4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6.24%。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95萬噸,其中小麥2.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4316畝,產量5070噸,主要品種有葉菜類、白菜類、塊根塊莖類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0.54萬頭,年末存欄0.38萬頭;家禽飼養量7.6萬羽。 [2] 

金集鎮工業

2011年,金集鎮工業形成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9.5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63.76%,工業企業110家,職工923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億元,比上年增長35.6%。 [2] 

金集鎮商貿

2011年末,金集鎮有商業網點95個,職工85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4.3%;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565萬元,出口1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4.3%,主要品種有毛絨玩具、電子遙控器等,銷往非洲、日本、東南亞、歐美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2] 

金集鎮金融業

2011年末,金集鎮金融機構有各類存款餘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 

金集鎮郵電業

2011年,金集鎮郵政業務收入890萬元,其中純收入26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80萬元。 [2] 

金集鎮社會事業

金集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集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80人,專任教師23人;小學12所,在校生1944人,專任教師1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69人,專任教師9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33.5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 [2] 

金集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金集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64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3個。 [2] 

金集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金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12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45人,學校體育場地2處。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 [2] 

金集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金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3個,其中門診部(所)13個;病牀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75張,固定資產總值49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8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5%。 [2] 

金集鎮社會保障

2011年,金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6户,人數157人,支出360000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91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19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00人次,共支出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80户,人數1181人,支出95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2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50萬元。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1萬人,參保率98%。 [2] 

金集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金集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12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3萬份(冊)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000門,固定電話用户50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6%;移動電話用户1.5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9萬户。 [2] 

金集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金集鎮鎮區有自來水廠3座,年供水量90萬立方米。 [2] 
  • 供電
2011年末,金集鎮鎮區有變電所1座,用電量1150萬千瓦時。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金集鎮鎮區有綠化面積15000平方米。 [2] 

金集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金集鎮有205省道過境,東距揚州火車站30千米,鎮區道路長度15千米,寬度12~30米。 [2] 

金集鎮歷史文化

金集鎮地名由來

金集鎮清代稱“金家集”,因金姓人多而得名,後易名金集。 [2] 

金集鎮文物古蹟

  • 王引之墓
王引之墓,位於金集鎮諭興村。墓主為清道光年間工部尚書、著名訓詁學家。江蘇高郵人。墓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原有一高大封土堆,墓前有神道石刻,文革中被毀挖。存墓碑、墓誌銘。
王氏紀念館 王氏紀念館
  • 王永吉墓
王永吉墓,位於諭興村。墓主系清順治年間吏部尚書,該墓原有200米長的神道,文革周墓被毀,僅存一石碑,碑文為順治皇帝所撰。
  • 楊捷墓
楊捷將軍墓,位於金集鎮諭興草廟山。楊捷,江蘇寶應人,清代康熙年間昭武將軍,光祿大夫,兼太子太保,參加了平三藩、收台灣、徵準噶爾等許多重要戰爭,功勳卓著,死後獲旨厚葬。墓前石刻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張氏家塾匾額
張氏家塾匾額,該匾額現存金集鎮諭興村,長約1.5米,寬約0.5米,白礬石材質,上鐫“張氏家塾”四個隸書大字,右書“道光二年”,左書“雲台阮元題”。

金集鎮著名人物

  • 卜萬蒼
卜萬蒼,中國電影導演,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生於金集鎮諭興一個日趨沒落的大户之家;民國十年(1921年),入中國影戲製造公司隨美國人學攝影並拍攝短片《飯桶》;民國十三年(1924年),任大中華、明星影片公司攝影;民國十五年(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導演,執導了第一部影片《玉潔冰清》。民國二十年(1931年),任聯華公司導演,拍攝了《三個摩登女性》等好片。上海淪陷後在新華、華成等公司導演古裝片。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入中華聯合制片公司,參與執導《萬世流芳》等片。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任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導演;1950年,創辦泰山影業公司,為香港各影業公司執導。60年代,為台灣製片廠導演的《吳鳳》是台灣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梁紅玉》為台灣第一部彩色京劇戲曲片。1964年,導演《趙五娘》後退出影壇。並被載入《世界電影史》。
一代名導卜萬蒼 一代名導卜萬蒼
  • 葉漳民
張漳民,民國十六年(1927年)生於金集鎮,曾在美國留學,獲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宇航系博士學位,後任耶魯大學教授。
  • 張澤民
字尺薌,(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生於金集鎮張家營,入聖約翰大學,後入光華大學哲學系舊讀,畢業後任教育局局長,曾任省文史館館員,著有《尺薌行吟》。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08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1074-1075.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11.
  • 4.    2020金集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