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陵

(北京市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金陵(Mausoleums of the Jin Dynasty),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北九龍山腳下 [15]  ,是金代帝王、后妃及宗室的陵墓羣,葬有金朝17位帝王,始建於金貞元三年(1155年),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帝王陵 [2]  [8] 
金陵兆域達7.8萬米,平面佈局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模式,以神道為中心軸,兩側對稱佈局,由石橋、神道、石踏道、東西台址、東西大殿、陵牆及地下陵寢等組成,包括皇陵、坤後陵和諸王兆域三部分,遺存有清朝入關後重修的三合土寶頂一座、亨殿遺址、神路遺址等 [1]  [5]  [9]  。金陵是北京重要的古代帝王陵寢之一,對研究金代歷史發展、金代建築藝術、營建工程等具有重大作用 [2] 
1995年10月20日,金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7]  。2006年5月25日,金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金陵
外文名
Mausoleums of the Jin Dynasty
地理位置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北九龍山腳下
所處時代
金朝
佔地面積
約 65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2-221-1

金陵歷史沿革

民國八年(1918年)金永陵陵碑亭及陵牆 民國八年(1918年)金永陵陵碑亭及陵牆
金貞元三年(1155年),完顏亮下令營建大房山的九龍山諸陵。同年,自上京金太祖金太宗梓宮葬於大房山腳下三峯山麓和墳山兩處。
金貞元四年(1156年),葬金始祖以下十帝於雲峯寺山陵區 [5] 
金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將完顏亮“降封為海陵郡王,諡曰煬”,葬於金陵諸王兆域 [10]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陵山下增蓋山神廟 [5]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世宗降完顏亮為海陵庶人,完顏亮屍骨從金陵被掘出,改葬於金陵西南 [10]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為奉禮山陵,設萬寧縣 [4] 
明天啓元年(1621年),明熹宗下詔停止祭祀金陵。
明天啓二年(1622年),明熹宗下詔拆毀金陵。
明天啓三年(1623年),金陵上修建數座關帝廟。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下詔重新修葺金睿陵、金興陵二陵。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康熙皇帝修葺金睿陵、金興陵並立碑。
清末民初,金陵毀於匪禍,陵墓被盜掘。
文化大革命時期,金陵被改建成數層大型梯田 [5] 
1974年,金陵皋塔被拆。
1975年,金陵兩座碑亭被毀 [10] 
1982年,金陵發現瑞雲宮宮碑 [1] 
1985年,開始對金陵展開調查和試發掘 [6] 
1986年,金景陵石碑被發現 [10] 
2001年,金睿陵進行搶救性發掘 [9]  。同年,金興陵被發現 [10] 

金陵建築格局

金陵總體規模

金陵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兆域達7.8萬米,分佈着17座帝陵和唯一的后妃陵——坤後陵,以及埋葬完顏宗室的“諸王兆域” [9]  。金陵主陵區平面佈局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模式,以神道為中心軸,兩側對稱佈局,由石橋、神道、石踏道、東西台址、東西大殿、陵牆及地下陵寢等組成。因其建在九龍山下的緩坡台地上,依山而下,北高南低,故稱“山陵” [5] 

金陵陵區佈局

大房山陵:金始祖葬金光陵、金德帝葬金熙陵、金安帝葬金建陵、金獻祖葬金輝陵、金昭祖葬金安陵、金景祖葬金定陵、金世祖葬金永陵、金肅宗葬金泰陵、金穆宗葬金獻陵、金康宗葬金喬陵 [9] 
九龍山太祖陵:金太祖葬金睿陵、金太宗葬金恭陵、金睿宗葬金景陵、金世宗葬金興陵、金章宗葬金道陵 [9] 

金陵文物遺存

金陵石橋遺址

石橋位於主陵入口處,在神道南端。橋面由30餘塊花崗岩組成。西端與一條由西北流向東南的暗排水溝相接,東端為排水溝的出水口。東西長9.8米、南北寬4.25米。出水口端立面呈梯形,上寬1.1米、下寬1.2米、高1.5米。出水口兩側用長0.6~1.5米、寬0.8米、厚0.25~0.42米的花崗岩壘砌。溝底鋪青石板,溝底末端平鋪一塊帶圓孔的石板,孔鑿於石板正中,上粗下細,孔徑10~12釐米、深10釐米。在出水口外南側疊砌4層台階;由上往下直至溝底,每層台階高0.2~0.3米。出水口外端是一片寬6.5米的小開闊地 [13] 

金陵神道遺址

神道
神道(2張)
神道由南向北順地形而上,全長200餘米,方向170度。神道南端為土路,用素土夯築而成,長106米、寬7米,神道兩側有神道柱礎,均為正方形花崗岩,邊長0.75米;中心鑿八稜式凹槽,直徑0.4米;內槽為圓形,直徑0.3米,槽深0.28米 [13] 

金陵石踏道遺址

神道石踏道
神道石踏道(6張)
石踏道位於神道北端,現存殘長3米、寬5.4米的一段。該段踏道有8級台階,台階面剔刻纏枝花卉,每級高13~14釐米。踏道東西兩側為漢白玉石雙面雕刻牡丹及雙龍紋欄板 [13] 

金陵金景陵石碑

金景陵金睿宗石碑 金景陵金睿宗石碑
1986年考古發現“睿宗文武簡肅皇帝之陵碑” [1] 

金陵排水系統遺址

為了保護主陵區不被山洪、雨水沖刷破壞,在主陵區東西兩側修造有排水系統。
東側排水溝位於東側大殿北部。東西向,全部用巨型花崗岩壘砌,蜿蜒百餘米,三個入水口彙總在一個主幹溝內。依山形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排放。
西側排水溝入水口距石踏道西北約90米。由入水口、明溝及過水暗溝三部分組成,由西北向東南依山勢流經石橋向外排水,全長150米。入水口居溝上游,其東南部岔口處有一條西北向明溝。明溝窄小,與暗溝相接的一段殘長7.5米、寬0.5米、深0.3米。兩側用長條形花崗岩壘砌,過水麪用青石板平鋪。明溝水流經與暗溝相接處的長0.4米、寬0.35米的流水口注人暗溝。
過水暗溝兩側用花崗岩條石錯縫壘砌,底及蓋溝面均鋪有花崗條石或石板 [13] 

金陵東側大殿遺址

東側大殿為磚石結構,坐北朝南,殘留面闊2間,1進深1間,面闊9.6米,進深5米。僅保留西牆和北牆的牆基,牆體用長方形溝紋磚平平鋪砌錯縫壘砌,磚間用白灰黏結。西牆地基用素土夯實,殘長4.12米、寬0.66米,高0.7米。先用磚砌“隔減”,向上略有收分,高0.5米。“隔減”向上為主體牆,僅保留3層,外用長方磚壘砌,內填土坯和殘磚,寬0.63米。北牆與西牆做法相同,殘高0.7米。西北角轉角處有角柱,柱礎為0.6米見方的石塊。此處磚牆斜抹角,木柱三分之二在牆內。隔牆處設間柱,直徑0.22米、深0.7米,柱礎為方形石塊。牆外有一長方形壁龕,龕高0.24米、寬0.15米、進深0.16米。北牆東側柱礎石已暴露出來,長0.6米、寬0.4米、厚0.25米。當心間兩側有單磚隔牆,長4.5米、寬0.17米、殘高0.22米,平鋪錯縫壘砌而成,其南端在一塊方形柱礎石上。還遺有兩個間柱,分別高0.2米和0.65米,用土坯夾雜磚塊疊砌。牆體內除西北角遺有角柱外,牆內還遺有兩個間柱,其中東側間柱為長方形青石柱礎 [13] 
東、西側大殿遺址鳥瞰圖 東、西側大殿遺址鳥瞰圖

金陵西側大殿遺址

西側大殿耕土層下發現北山牆。磚石結構,面闊5間,進深3間。僅存北側2間半,保存有前檐牆、西牆、北山牆及柱礎、地漫磚等,面闊殘9.85米、進深10.5米。北牆長10.5米、厚0.9米、殘高1.25~1.8米。地基用素土夯實,再用長方形溝紋磚平鋪錯縫砌“隔減”,高約0.5米,向內留有收分。“隔減”以上用磚平鋪砌,內填土坯磚或素土夯實,外塗草拌泥及白灰抹牆面,厚3釐米。北牆內有中心柱、間柱和轉角柱等5個柱洞。其中心柱柱洞直徑0.2米、殘深0.9米,東側暗柱直徑0.42米、殘高1.25米,西側暗柱直徑0.45米、殘高1.2米,東北角及西北角轉角柱的柱洞直徑0.3~0.4米、殘深1.5米。除中心柱較細外,其他各柱洞內均用長方形板瓦壓砌成筒狀,用以保護木柱。東牆即前檐牆殘長9.85米、厚0.8米、殘高1.1米,“隔減”牆部分與北山牆相同,“隔減”以上用磚平鋪砌,外抹白灰。東北角有轉角柱,殘高1.5米、柱洞直徑0.4米。柱洞內周圍立砌殘板瓦,以保護木柱。牆內設間柱,殘高0.4米、直徑0.35米。柱洞的外牆皮下端有透氣孔,形制為雲頭龕狀,高0.23米、進深0.2米。東牆南端有地袱,用長方磚平鋪砌,殘長2米、寬0.28米。西牆殘高0.28~0.8米、厚0.8米,其鋪砌方法與北牆相同。東牆兩端有磚鋪地面,殘長2米、寬0.28米。用長方磚平鋪,外側兩邊立砌陡磚,室內平鋪方磚,僅存西側數塊,其餘在地面上有白灰痕跡 [13] 

金陵金睿陵地宮

金睿陵地宮
金睿陵地宮(4張)
金睿陵地宮位於清代重修的大寶頂前約15米處,坑口東西長13米、南北寬9~9.5米、深3.6~5.2米。地宮的形制是石壙豎穴墓,平面呈長方形,四壁為岩石鑿穴而成。口大底小。東壁略向內傾斜,其他三壁向外略有緩坡。坑底較平,坑口北部高,南部偏低,南北落差1.3米。墓室底部夯築素黃土,夯土厚達2.5米、每層厚約0.2米。夯土以上平鋪交錯巨型石塊,至墓口大約4層,共用石料200餘塊,每層石塊之間也用素黃土夯實。地宮內瘞葬有4具石棺槨,兩具為青石素槨,南北向放置於地宮西側。另兩具為漢白玉雕龍、鳳紋石槨,東西向放置於底部正中偏北。漢白玉槨內均置髹紅漆木棺,已朽爛 [12] 

金陵關帝廟遺址

關帝廟遺址坐北朝南,東西長31米、南北寬28米、距地表深1米。磚石結構,目前僅暴露殿前正中雨道和散水部分。平面呈"凸"字形。正中雨道殘長2.4米,通道兩側用明代長方磚鋪砌小排水溝,殘長2.7米、寬0.45米、深0.08米 [13] 

金陵歷史文化

金陵藝文

元代散曲家馮子振《鸚鵡曲燕南八景》:“蘆溝清絕霜晨住。步落月問倚闌父。薊門東直下金台,仰看樓台飛雨。道陵前夕照蒼茫,疊翠望居庸去。玉泉邊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風緊處。” [10] 

金陵相關人物

  • 海陵王
完顏亮(1122~1161年),漢名亮,契丹名迪古乃,字元功。遼王宗幹次子,母大氏。為人多猜忌,殘忍,好讀書,風度端嚴,神情閒遠。金熙宗時,為奉國上將軍,後累官驃騎上將軍、龍虎上將軍、光祿大夫、尚書左丞、平章事、右丞相,兼都元帥,領三省事。金皇統九年(1149年)殺熙宗,自立為帝,1150~1161年在位。期間,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處死金太宗的子孫和為自己篡位立功的大臣等。多用漢人、契丹人、渤海人掌朝政,改訂中央官制,仿遼制改設樞密院,改革科舉制,南遷女真人與漢人雜處耕作。金正隆六年(1161年)大舉攻宋,被宋軍擊敗,東逃途中被部將殺死。金大定二年(1162年)降封海陵王,諡號煬 [11] 
  •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1068~1123年),漢名旻,女真族完顏部人。遼天慶三年(1113年)為女真各部的都勃極烈(都部長)。連敗遼兵於寧江州(今吉林扶余東面南小城子)、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遼天慶五年(1115年),建金國,稱帝,年號收國。取遼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擊潰遼天祚帝親征軍。次年擊滅渤海人高永昌軍,招降保(今朝鮮新義州北)、開(今遼寧鳳城)等州的系遼籍女真人。金天輔三年(1119年)命完顏希尹創制女真文字。金天輔七年(1123年),西逐天祚帝,病死途中。廟號太祖,諡武元皇帝,墓號睿陵 [14] 

金陵文物價值

金陵是北京重要的古代帝王陵寢之一,對研究金代歷史發展、金代建築藝術、營建工程等具有重大作用 [2] 

金陵文物保護

1995年10月20日,金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7] 
2006年5月25日,金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金陵旅遊信息

金陵地理位置

金陵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北九龍山腳下 [8]  [15] 

金陵交通路線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距離金陵約24.6千米,駕車約55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