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文化

鎖定
南京文化是以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所形成文化圈,又稱金陵文化,是中華文明和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教中心,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衣冠南渡中的中原主流文化與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南京文化,其顯性特徵便是南北交匯、兼容幷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
南京是中國古典文化和風雅文化的代表城市,代表着古典中華文明,作為“天下文樞”,南京文化底藴深厚,所謂“菜傭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南京文化以南京官話與吳語的並存互融為其語言文化特徵,從歷史上看,中國三次衣冠南渡使南北方文化交融,南京文化也吸納了中原地區的主流華夏文化,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區域;從地域上看,南京文化本源具有明顯的江南文化吳文化特徵,吸納江南文化的細膩市井。
南京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這三大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主流的都城文化並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極一時的秦淮文化,不僅反映了紅粉文化、科舉文化、祭孔文化以及市井風情,而且還包含了文人風骨、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六朝時期的南京和羅馬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南京為代表的六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朝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透露出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衝融。 [1] 
中文名
南京文化
外文名
Nanjing Culture
語言文化特徵
南京官話與吳語的並存互融
包括內容
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
地    區
南京市

南京文化文學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眺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反映六朝時期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繫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六朝時期的文學傳統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澤,散淡而瀟灑,風流而靡弱”的氣息,使南京成為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仍舊吸引了眾多的詩人墨客流連此地,感嘆世間的變化。眾多文人騷客之中,李白對南京感情尤甚。
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其所作詩歌關於南京的近200首,題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幹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別》。安史之亂後,李白還建議遷都金陵,寫下了《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
此時,金陵懷古詩成為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則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著名詩句。詩人王昌齡也曾在南京擔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 [1] 
秦淮河 秦淮河
生於南京的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詞人,被王國維譽為“一代詞宗”,寫下了諸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許多名句。宋代,王安石也曾經長期居留南京,視南京為其故鄉,最後埋葬在鐘山腳下的半山園
明朝時期的南京國子監南監)作為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主要在前人遺留下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北監),史稱留存下來的這些圖書為“南監本”,北京國子監則以翻刻南監本為主,且北監本錯謬多。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鉅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
金陵十二釵 金陵十二釵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稱“秦淮寓客”,在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緻入微的描寫,如:“城裏一道河,東水關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悽清委婉,動人心魄。兩邊河房裏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裏焚的龍涎、沉香一齊噴出來,和河裏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甚至感嘆南京街頭的販夫走卒都散發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氣息(“六朝煙水氣”),忙完活,還要“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後才全家遷回北京,而《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為“金陵十二釵”。
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則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秦淮八豔之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
民國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1930年代,賽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讓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説《大地》。1956年,厲聲教以南京和南京大學為主題,寫下了傳世名篇《滿江紅·浩浩長江》。現代南京仍是一個文學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擁有葉兆言蘇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9-10] 

南京文化書畫

南京文化簡述

南京是中國繪畫、書法的重鎮。在六朝時有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在明末清初,在南京曾經產生過金陵八家——龔賢樊圻高岑、鄒吉、吳宏葉欣胡造謝蓀;以及金陵九子——董其昌王時敏楊龍友等。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顏文梁呂斯百陳之佛高劍父潘玉良龐薰琴等畫壇名流曾雲集南京,其中徐悲鴻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
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為金陵十二家,包括傅抱石劉海粟、陳之佛、錢松巖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大羽等。 20世紀中後期,南京還出現了“新金陵花鳥派”的金陵四傑——李味青趙良翰韓少嬰張正吟

南京文化金陵畫派

金陵畫派是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地區的藝術流派,以龔賢為首。據畫史載,一般公認者有龔賢、樊圻蔡澤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謝蓀胡慥陳卓等人。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其作大多雄偉而秀麗,很具江南山水特色。金陵畫派中的個人畫風相距甚遠。

南京文化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和謝蓀。他們都住在南京,隱居不仕,以書畫為生,有時聚在一起,以詩酒自娛,且以"師造物"為主張,多取材於南京、江淮一帶的實景,因而形成畫派。8人之中,龔賢最著名。
龔賢(1618~1689)名豈賢,字半千,號野遺、半畝、柴丈人,寓居南京清涼山掃葉樓,名居處為"半畝園",栽花種竹,悠然自得。其畫法宗董(源)、巨(然),工山水畫,善用積墨,常有奇趣,以韻勝,不以力雄。主張繪畫與"造化同根,陰陽同候",其作品給人以祖國山河的親切感。其代表作品是《木葉丹黃圖》、《春山高閣圖》、《江天帆影圖》、《水墨山水圖》等。

南京文化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傳亦稱《芥子園畫譜》,為中國畫圖譜。介紹中國畫基本技法,較為系統,淺顯明瞭,便於初學參考,所以至今仍被廣泛採用。此書由李漁女婿沈心友請王概王質兄弟等人編繪。分山水譜、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禽鳥譜三集。每集首列畫法淺説和歌訣;次摹諸家畫式,附簡要説明;最後為名家畫譜的仿作。後人又補充了第四集人物畫譜。前三集先後於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年 (1701),刻印於芥子園,因以為名。
芥子園是清初戲曲家李漁之別墅,位於南京周處台門樓附近,為李漁自原籍浙江遷居金陵後建築。因"地止一丘",故名"芥子"。此園設計精巧,新奇雅緻。每逢年節生辰喜慶,或賓朋宴集聚會,必在園中演戲為樂。

南京文化音樂

南京文化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是中國著名民歌,在國內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茉莉花》起源於南京六合,源自於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採自於六合的民歌彙編整理而成。此歌曲多次在香港迴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南京文化留左吹打樂

留左吹打樂發源於南京市六合區長蘆地區,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古代屯兵駐營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在民族打擊樂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軍風、民俗的歷史記憶,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

南京文化高淳民歌

高淳民歌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高淳就有“出門山歌進門戲”的習俗。高淳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先民們在漁狩、牧耕過程中,創造出了原始的勞動歌曲,如打夯號子、划船號子等。

南京文化語言

南京話(Nankinese),又稱南京官話,南京官話特指曾作為中國官方語言的以南京語音為標準的國音。現代南京話主要通行於南京市主城6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的北部、句容市的全境,使用人數約1600萬人。
南京話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官方語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準音,並深遠地影響到直至今天的中國語言形態。加之六朝以來漢人文化上的優越意識,清代中葉之前歷朝的中國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官話為標準。
南京地區在六朝以前通行吳地方言,東晉南北朝時中原人口大批南遷,北方士族帶來的洛陽音受本地語音影響形成士族的金陵音,後成為中古漢語音系的代表音之一,其影響遠及日本,即日文漢字讀音的“吳音”。
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當時傳教士麥嘉湖稱官話以“南京腔為各腔主腦”,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長久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挫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南京文化曲藝

南京文化白局

南京白局,民間曲藝。始自明代織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調、民歌以自娛,逐步發展成為曲藝曲種。因演唱者不取報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滿江紅》、《銀紐絲》、《穿心調》、《數板》、《梳妝枱》、《剪剪花》、《下河調》、《漢陽調》等,形成曲牌聯綴體。曲目近百個,內容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如《機房苦》是織錦工人對自身苦難的控訴,《搶官米》和《打議員》則反映了光緒二十四年和民國8年南京發生的搶官米和打議員兩起風潮。清末民初後,"南京白局"隨着織錦業一起衰落。1949年後,曾成立專業劇團,只有少數業餘演唱者。

南京文化白話

南京白話,民間曲藝。用南京方言説相聲,所以又名"南京相聲"。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相傳始於20世紀30年代。起初只是簡單模仿相聲,後來逐漸有所發展。相聲用第三人稱,南京白話則用第一人稱,演員便成為劇中人,所以演重於説。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識》、《包您滿意》、《人情債》、《廟上風情》、《商業新風》等。常有"南京白話"節目在報刊、電台、電視台發表和播出,頗受讀者、聽眾和觀眾歡迎。

南京文化評話

南京評話,民間曲藝。南京有記載的評話歷史很長。明末著名評話藝術家柳敬亭曾長期寓居南京。"南京評話"又稱"講評詞"。相傳始於明末清初的"説善書",清末民初為鼎盛時期,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並曾流入南京。"南京評話"以長篇講史為主,主要劇目有《三國》、《隋唐》、《水滸》、《岳飛傳》等,"説""演"並重,常於書中穿插許多南京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名勝古蹟,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南京評話近年日漸衰落,但尚有專業演員堅持演出。

南京文化陽腔目連戲

高淳陽腔目連戲,古老的戲曲劇種。以南京市高淳區為中心,流傳於江蘇的溧水溧陽宜興江寧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廣德宣城當塗等地。被稱為"戲娘"的目連戲,遍佈於大江南北。相傳始於元代的高淳陽腔目連戲,是一個只演目連戲的獨特劇種。這個有600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從來沒有專業演員和職業戲班,所有演員和樂手,都是臨時集合的農民和工人。
高淳陽腔目連戲劇目,包括《台城》、《九世圖》、《目連》,都是演目連的故事。《台城》演梁武帝故事,稱為"目連前傳",《九世圖》演目連九世輪迴故事,稱為"目連後傳",僅存三本《目連》劇本,其他均已散失。目連戲是表現人、神、鬼並演給人、神、鬼共看的一種宗教劇,又叫"太平戲"或"平安神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多在室外演出,演出前後及過程中穿插"祀神"、"驅鬼"等活動,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形式,沒有嚴格的表演程式。1949年後高淳陽腔目連戲即輟演。為繼承戲曲傳統,保留文化遺產,已將劇本編輯出版。50年代末,江蘇省戲劇學校曾舉辦過目連班。陽腔中保存着多種古老戲曲聲腔,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南京文化洪山戲

洪山戲地方戲曲。起源於南京市六合區,流傳於江蘇的儀徵、江寧、句容和安徽的天長、來安、盱眙。又名香火戲、童子戲,由洪山香火神會發展演變而成。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有專業戲班。抗日戰爭時期,洪山戲受到新四軍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視和扶植,創作演出過許多反映抗日鬥爭的現代戲。"文化大革命"期間洪山戲的專業劇團被撤銷,後未能恢復,僅有業餘演出。
洪山戲劇目分為三部分。早期將香火神會中所唱的神話故事改編成一批劇目,如《魏徵斬龍》、《唐王遊地府》、《秦始皇趕山塞海》等。後來改編了一批別的劇種的劇目和民間傳説故事。抗日戰爭以後創作演出了一批現代戲。洪山戲的曲調,由基本調(七字、十字)、神曲、聯彈和雜曲組成,多為一字一腔的説唱型曲調。唱腔為無管絃伴奏的徒歌,以鑼鼓擊節,間或有一唱眾和的幫腔,屬板腔體。洪山戲的表演粗獷、樸實、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風格

南京文化舞蹈

南京文化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跳錶"。流傳於南京市六合區及其毗鄰地區。此舞為香火神會的組成部分,為獨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靈官將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諸神。舞者手執花香鼓邊唱邊擊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動性強,自始至終跳動不止,步法靈活矯健,富於彈性。舞蹈中舉手投足要求直線運動,動作古樸剛健,乾淨利落,靈活流暢。每完成一個動作時,都有明顯的短暫的亮相,這些都突出了此舞獨具的氣質。

南京文化麻雀蹦

麻雀蹦,又名方山大鼓,民間舞蹈。因以模擬麻雀蹦跳為主要動作,故名麻雀蹦。又因為開始流行於南京市江寧區方山鄉一帶,故又名方山大鼓。相傳明末時由河南移民帶來。太平天國時期是"麻雀蹦"發展的鼎盛期。《天朝田畝制度》使農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後跳"麻雀蹦"以慶豐收。而舞蹈中所擺陣勢,也與太平軍作戰時的某些陣法相似。大鑼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此舞的基本動作鼓點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等5種。舞蹈時,雙膝始終貼鼓成半蹲,學麻雀蹦跳狀,膝部屈伸,帶動身體上下起伏,圍鼓作上下左右前後大幅度蹦跳。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動作形象生動,英武矯健,活潑熱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慶典中演出,深受羣眾喜愛。

南京文化花香鼓

花香鼓,民間歌舞。流行於南京、揚州地區。相傳始於明代,清末為鼎盛時期。因舞者手執花香鼓,故名。又因原為奉祀祈禱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還因為主要動作以鳳鳥動態取名,亦名"鳳舞"。舞蹈以鑼、鼓、鐃、鈸等打擊樂伴奏,夾唱"鼓詞"。主要動作有"鳳凰朝拜"、"鳳凰點頭"、"丹鳳朝陽"、"鳳凰展翅"、"鳳凰抖毛"、"飛鳳盤龍"等。1949年後,花香鼓經過加工改編,成為觀眾喜愛的民間舞蹈,並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劇《小刀會》、《雷峯塔》中。所唱"鼓詞"曲調,成為揚劇的曲調。

南京文化跳噹噹

跳噹噹,民間舞蹈。又名"龍鳳勝會"。流行於南京溧水,相傳始自明代。過去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動作基本保持兩腿半蹲的"馬步"狀,上身略前傾,兩臂始終伸直,動作舒展,跨步大,有靜有動,明顯地保留了中國武術的韻味。主要動作有"三星相會"、"過壩"、"百鳥朝鳳"、"鳳凰三點頭"、"犀牛望月"、"枯樹盤根"、"童子拜觀音"等。整個演出陣容呈八卦形排列,敲擊大鑼大鼓伴奏,無演唱,酷似鑼鼓助威的習武場面。

南京文化跳五猖

跳五猖又稱五猖會、跳菩薩,這一儀式是南京高淳胥河兩岸古代村民對西漢張渤(民稱祠山大帝)開鑿長興荊溪河,引流至廣德的功績崇敬與緬懷而設,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淳民間"跳五猖"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礎上附有儺戲驅納祥的性質。"五猖"人數之多,道具華蓋、面具、服飾都以紅、藍、黃、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

南京文化打社火

打社火 打社火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種民間文化遺產,以雙人抬鼓、鼓鼓相對見長,表演內容豐富,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謂“打社火”,就是舊時春節期間鄉村社會在酬神、祈神時進行的一種民間文娛活動,以歡慶豐收,祈望來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社火也叫社鼓。

南京文化駱山大龍

駱山大龍起源於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是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駱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駱山大龍龍身巨大,體長將近百米,參與者達五百人之多,號稱“江南第一大龍”,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京文化棲霞龍舞

棲霞龍舞(棲霞柴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棲霞龍舞,歷史悠久,至遲在明代,這裏就有龍舞活動流傳。歷史上的龍舞,多以柴龍為主,主要集中在攝山東南的龍王山周圍,每到元宵節期間,社社都要上龍王山出會,祭拜龍王,在這裏形成了家家玩龍燈的習俗。並流傳至今。棲霞龍舞的形態十分豐富,棲霞龍舞動作既有滾、盤、騰、遊、竄等基本動作,也有跳、卧、交、絞、旋等難度動作,隊形上則有獨舞、對龍、四龍、大小龍、手龍、鼓龍、組合羣龍舞,還能做高難度動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棲霞龍舞還保留着最原始的龍舞形態之一——柴龍。這種龍造型古樸,演員眾多,展開來足有40米長,是南京地區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南京文化江浦手獅

江浦手獅(即江浦手獅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絲裝裱成獅子模樣,在獅子前胸和小腹下撐以木(或竹)棒為舞獅者的手柄,單人舞於手中,人數可多可少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是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京文化東壩大馬燈

東壩大馬燈是南京高淳著名的民俗活動,起源於唐朝,盛行於明清,在高淳區東壩鎮固城鎮兩地流傳,被譽為江南一絕,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壩大馬燈是一項模仿戰馬造型的民間舞蹈,東壩大馬燈用竹製“馬架”,外表用絨布製成“馬皮”,並飾以馬鞍、繮繩銅鈴等,形神兼備。大馬燈一般由七匹“馬”組成,表演時模仿真馬動作奔躍,扮演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小演員飛身躍馬出征,在鼓點的指揮下,配以民間器樂,馬隊交替佈陣,最後按“天下太平”四字筆畫走陣收場,整個場面非常壯觀。

南京文化工藝

南京文化雲錦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曆史。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着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着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雲錦因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格調高雅,在繼承歷代織錦的優秀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峯狀態,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璀璨結晶。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列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2-3] 

南京文化絨花

南京絨花 南京絨花
南京絨花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之一,中華富貴文化的代表,諧音榮華,始於唐朝,唐代被列為皇室貢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間,主要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際逢婚嫁喜事時佩戴絨花。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世界青年大會上,南京絨花榮膺組委會榮譽大獎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國手工藝 [4] 

南京文化南京剪紙

南京剪紙,據史書可考,明代已流傳民間。舊時南京人婚嫁喜慶,多聘請藝人來家用大紅紙剪各式喜花,綴於箱、櫃、被、枕等嫁妝之上。其它如斗香花鞋花門箋等品種,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藝術特點為“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如喜花之類,大都在特定的花紋外廓內,圍繞主題,根據內容需要,填滿散花散葉,和諧地構成完整的圖案,顯得美滿充實,喜氣洋洋,含意豐富。
南京剪紙除門箋是刀刻的,多數用剪刀剪成。藝人們以剪代筆,不需底稿,手隨心運,有如“一筆畫”,連綿不斷,一氣呵成。造型以弧線為主,流暢優美,柔中見剛,作品具有韻律感節奏感和濃厚的裝飾趣味。 [5] 

南京文化金陵金箔

南京金箔又稱金陵金箔,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有“中華一絕”之稱,發源於南京棲霞龍潭一帶,曾是明朝製作真金線的官營作坊。南京有2500多年生產金箔歷史,集中着全國70%、世界60%的金箔生產量,是中國最大的真金箔生產基地、世界五大金箔生產中心之一。2006年,“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京金線金箔總廠為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當今中國許多寺廟及古建築上都運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築物、工藝品上貼飾金箔外,歷史上將金箔更多地製成金線用於皇家貴族的服飾上,金線和蠶絲織成綾錦稱為織金,即今南京雲錦的一種。貼金技藝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工藝的瑰寶,其廣泛用於皇宮貴族或佛像寺廟的貼飾,以表現其富麗堂皇或尊貴莊重。

南京文化金陵折扇

金陵折扇 金陵折扇
金陵折扇是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有竹製摺扇絹宮扇骨扇等,製作精細,輕巧美觀,既是驅夏實用品,又是藝術欣賞品。尤以“金陵藝術大扇”,備受歡迎。金陵折扇早在明代時就聞名遐邇。普通的以竹為扇骨,高檔的以檀香、桃絲、烏木為扇骨。制骨有水磨和模雕兩種。水磨之骨,滑潤如玉,光可照人,裱扇之紙謂之蘇面,行銷極廣。2009年,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京文化仿古牙雕

南京仿古牙雕 南京仿古牙雕
南京仿古牙雕是南京著名工藝美術三寶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著名牙雕之一。牙雕以仿古為特色,在全國首創獨一無二的仿古作舊牙雕,豐富了中國牙雕藝術寶庫的種類。技藝上融南北兩派風格為一體,既有體現北派特色的圓雕人物作品,也有呈現南派特徵的透雕、深浮雕和龍舟製品。2007年,南京仿古牙雕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京文化南京木雕

南京木雕是南京的名特產。南京的木雕分仿古木雕黃楊木雕。仿古木雕色澤古樸沉穩,以仿唐馬見長,羅漢神像也形神兼備,別具一格。黃楊木雕以動物、人物為主要題材。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
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6] 

南京文化金陵竹刻

金陵竹刻是中國傳統竹雕藝術的重要藝術流派之一,與嘉定派並駕齊驅,成為中國竹雕藝術的雙璧。金陵竹雕以淺刻、簡刻風格著稱於世,這種技法雕鏤不深而層次不減,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數筆卻意境深遠。同時,金陵竹雕對圓雕運用頗為講究,材質選擇甚嚴,雕刻時善於因形取勢,不多作人工修飾而古樸淡雅。
金陵派擅長竹刻書法,使漢族傳統竹刻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金陵竹刻在歷史上技藝精湛,名家輩出,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南京文化雕花天鵝絨

雕花天鵝絨是南京的名產,明清兩代最為鼎盛。如今的孝陵衞,就是當年以生產雕花天鵝絨著名的絲絨大街,雕花天鵝絨是在蠶絲組成的絨經上,用特製的刀子破出絲絨,雕成各種各樣花卉圖案。全部工序都用手工操作,一天只能雕七十釐米左右。雕花天鵝絨色澤沉淨,圖案典雅,能給人以雋美的享受。它可以製成高級沙發套、幕幃、衣料、拖鞋和手提包等實用工藝品;也可以雕名人書畫,製成掛屏和條幅,供人欣賞。

南京文化宗教

南京文化道教

升州路天后宮 升州路天后宮
六朝時期,金陵道士葛洪、陸修靜、陶弘景等人在煉丹術、神仙家方面做了很大的發展。金陵茅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民國時期,白下路鬥姥宮曾為南京道教活動中心。現今,升州路天后宮由全真教傳人住持。

南京文化佛教

南京雞鳴寺 南京雞鳴寺
佛教在東漢末年傳入南京,到南朝時已經相當繁盛,當時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説法。歷經六朝、唐宋、明清,興衰交替。至民國,南京再次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到1957年有佛寺170餘所。
歷史上南京曾是三論宗、法眼宗佛教宗派的發源地。南京的著名寺廟有棲霞寺雞鳴寺靈谷寺毗盧寺等,南京的金陵刻經處是世界範圍內漢文木刻佛經的出版中心。2008年,在明代大報恩寺遺址附近發現了供奉“佛頂真骨”的七寶阿育王塔,在佛教界引起轟動。

南京文化基督教

基督教莫愁路堂 基督教莫愁路堂
南京是基督教在中國的全國性中心之一,有20多座教堂和50處聚會場所,設有金陵神學院和江蘇聖經專科學校(江蘇神學院)兩所神學學校,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愛德基金會以及世界最大的聖經印刷公司愛德印刷公司都在南京。
在南京,基督教的地方教會、真耶穌教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三個教派規模較大,其中地方教會信徒4000人,真耶穌教會信徒3200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1100人。南京城區的幾處重要聚會場所包括聖保羅堂、太平南路聚會場所、基督教莫愁路堂江蘇路堂和鼓樓頭條巷聚會場所等。

南京文化天主教

石鼓路天主堂 石鼓路天主堂
天主教在南京的傳教歷史始自400多年前的利瑪竇,截至2010年在南京約有天主教信徒3000人。石鼓路天主教堂是天主教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南京本身的天主教活動不太突出,但是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教區轄區面積廣闊,其中包括無錫一帶的天主教徒集中分佈區域,教徒總數在江蘇省佔有很大比例。

南京文化伊斯蘭教

南京淨覺寺 南京淨覺寺
明朝初年,南京穆斯林人口曾達到10萬人,佔全市人口近十分之一,後來南京一直是東南沿海各省中回族最為集中的城市。南京的回族居民約有8萬人,佔江蘇省回族人口的一半左右。南京最重要的清真寺是位於升州路28號的淨覺寺。南京的穆斯林大多屬於格底木派,也有哲和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的信眾。

南京文化飲食

南京文化金陵菜

鹽水鴨 鹽水鴨
金陵菜是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又稱京蘇菜、京蘇大菜、南京菜。所謂“京”,是指南京乃六朝和明朝的京都;“蘇”是指南京乃江蘇省會及代表之意。“大菜”是形容南京菜的名貴、典雅、華美、大方。
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朝成流派。金陵菜烹調擅長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鹹、香、臭;鮮、爛、酥、嫩、脆、濃、肥。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 、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
南京菜以善制鴨饌而出名,素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金陵菜的代表有鹽水鴨鴨湯鴨腸鴨肝鴨血豆腐果(北方人叫豆泡)和香菜(南京人叫芫荽)。
京蘇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在民國時期京蘇大菜享有極高的聲譽,受到上層名流顯貴的喜愛,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傲。
據史料記載2400多年前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在今南京中華門外建一小城叫越城,楚亡越,公元前333年始置邑,改稱金陵。吳孫權建業定都後當時經濟繁榮,金陵富豪“珠服玉饌”。講究飲食,“鈎餌縱橫,網置接緒”(《吳都賦》)説明其漁業發達,淡水產品豐富。
六朝天廚之代表南齊的虞悰,他善於調味,所制之雜味菜餚非常鮮美,勝過宮中大官膳食,號稱天廚當之無愧。北宋陶谷所著《清異錄》記的“建康七妙”中雲“金陵,士大夫淵藪,家家事鼎鐺”。南唐李煜派顧問中考察韓熙載的夜宴,畫了著名的長卷《韓熙載夜宴圖》是當時金陵家宴的真實寫照。“建康七妙”雲:“有七妙:齏可照面,餛飩湯可注硯,餅可映字,飯可打擦擦台,濕面可穿結帶,醋可作勸盞,寒具嚼者驚動十里人”。即切碎搗爛的醃酸菜,均勻清潔的象鏡子一樣可以照出人面;餛飩湯清的可以入硯磨墨;餅薄如蟬翼可以透過它看出下面的字;飯煮得顆粒分明,柔韌有勁;調和好的面,筋韌如裙帶,打結也不斷;醋味醇美得可以當酒饊子香脆,嚼起來清脆打聲,可驚動十里以內的人。 唐宋時金陵飲食市場繁榮,杜牧泊秦淮》詩中雲:“煙籠寒水夜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説明不僅有日間鬧市也有夜市酒家。明清時代江寧食肆振興,明洪武27年8月南京新建酒樓15座,可見飲食市場繁榮。
歷史上,京蘇大菜是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構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講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節分明,鹹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膩,酥爛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在製作上,擅長野菜和締子菜(即花色菜);烹調方法上,一年四季燉、燜交替更換,叉烤肥鴨、叉烤鮰魚、叉烤酥方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是鴨類菜餚和全鴨席、燕翅烤鴨席、魚翅烤鴨席,享有“金陵鴨饌甲天下”之美譽。
一般來説民國大菜即是京蘇大菜。民國大菜是以本幫京蘇大菜為主體,外幫菜餚為輔,包含浙紹、廣東廣西湖南並融入了清真等一些在民國期間流行於南京的風味菜餚。同時民國大菜與京蘇大菜等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選材精緻、做工考究、費時費工,甚至連餐桌的擺台造型、上菜的時機順序、服務員的服務技巧都有一定的規矩。京蘇大菜在眾多烹飪流派中,使歷史悠久的南京,越來越顯示出“天下美食之都”的輝煌。

南京文化金陵小吃

南京小吃 南京小吃
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多達百十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態各異,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廟地區,夫子廟秦淮小吃手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夫子廟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宮、長樂路、山西路、中央門、惠民橋、燕子磯等地,也逐漸形成了比較集中的點心小吃羣。
秦淮小吃源於六朝時期,明清時期便有了名氣。吳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傳杯換盞,吃到午後,杜慎卿叫取點心來,便是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燒賣鵝油酥軟香糕,每樣一盤拿上來。眾人吃了,又是雨水喂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字裏行間,可見當年秦淮小吃的景象。
如今,夫子廟小吃越吃越紅火,五香茶葉蛋豆腐腦鴛鴦燒餅翡翠包桂花糖山芋蜜汁藕等幾乎家家小吃店都有一個絕招,品種達300多種,令人眼花繚亂。小吃名點,幹稀相配,品種內容隨着時令季節而翻新變化。夫子廟地區茶樓飯店,街邊小吃,滿目皆是,形成獨具秦淮傳統特色的飲食集中地。在夫子廟吃小吃,就是吃個“小”字,人坐的畫樓小巧玲瓏,吃的東西小來小去,就連餐具也是小模小樣。
秦淮八絕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葱油餅
第四絕:奇芳閣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
第五絕:奇芳閣麻油素乾絲和雞絲澆面
第六絕:蓮湖糕團店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絕瞻園麪館燻魚銀絲面和薄皮包
第八絕:魁光閣的五香豆五香蛋

南京文化金陵鴨饌

金陵鴨饌,自古以來,金陵人素以喜食鴨饌而著稱,南京有"鴨都"之稱和"金陵鴨饌甲天下"之譽。早在六朝時期,南京不僅有了鴨饌的製作,而且鹽水鴨已是南京享有盛名的食品。
宋代,南京城盛行用鴨制菜,並有"無鴨不成席"之説。"金陵鹽水鴨"被譽為"六朝風味,白門佳品"。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烤鴨能手,便是南宋建康的王立。
明代,南京的板鴨已很出名。明代初年,南京流傳一首民謠:"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同時,烤鴨也已聞名遐邇,成為明代宮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後來,烤鴨的烹飪技藝隨着明都的遷移而傳至北京,20世紀30年代,北京著名的烤鴨店--便宜坊,還掛着"金陵烤鴨"的牌子。
清代,南京鴨饌品種很多,《調鼎集》中"鴨"一節收錄的80多種鴨饌中,有幾十種屬金陵風味。當時,除了各大菜館烹製鴨饌外,還有眾多的專門加工鴨饌的鴨子鋪,其中,有名的有"劉天興"、"金恆興"、"濮恆興"、"韓復興"等八大家。他們烹製的板鴨常用作"貢鴨"和"官禮板鴨"。清末,金陵烤鴨技術又傳到了廣東。
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後,刺激了鴨饌業的發展,除大小菜館烹製鴨饌外,還形成了鴨鋪行業,最高時全市有156家,鴨饌的年銷量高達51萬隻,並又出現了"濮恆興"、"劉天興"、"馬恆興"、"韓復興"等新的八大家。特別是馬恆興菜館的著名鴨饌"美人肝"和韓復興板鴨店的板鴨,尤為精美。
20世紀90年代的南京鴨饌,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超過了歷史最好記錄。全市1 萬多户飲食企業中,鴨子鋪約有4000户,年銷量1500萬隻以上。烹飪鴨饌的技藝,達到了精湛的程度,鴨子身上的東西,幾乎無一廢棄,都用來烹製鴨饌,共有上百個品種。名店有"韓復興"、"魏洪興"、"江蘇酒家"、"東郊賓館"等幾十家。南京鴨饌屢獲殊榮,先後有13家企業的15種鴨饌,榮獲各種獎勵或稱號30次。

南京文化民俗

南京民風淳厚,有悠久的歷史,“華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質。南京向為文化之邦,文化融進民俗;民俗又豐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娛樂中充溢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民間傳統娛樂舞龍燈,高淳區的跳“五猖”、花台會、打水滸,溧水的打社火,江寧的方山大鼓,江浦手獅舞、玩石擔、六合的玩飛鏜等,看似樸拙,卻是深深紮根於民族沃土之中帶露的奇葩,而深受羣眾喜愛。
南京的傳統習俗則有爬城頭(踏太平)、食烏飯跳五猖、長蘆龍燈(高淳)、金陵燈會等。
  • 春節
以前稱元旦,俗稱過年。南京人過年要灑掃庭除,張燈結綵,穿新衣,戴新帽,貼春聯,放鞭炮。
南京人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門神,還有文人雅士在大門貼一幅畫雞,取“雞日相長”之意。這是他處所沒有的。初一早上必飲屠蘇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寧府,在詩中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此俗始於南朝,千百年來,南京人一直飲用,而且形成一套規制:日升之時,面向東方“自少至長次第飲之”。年少的先飲,年長的後飲,取旭日東昇,蒸蒸日上之意。上午起,親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來時,雙手合揖,並以茶點相待。還獻二枚元寶蛋,稱“進元寶”。人們過年相見,互祝“恭喜發財”,並敬遞茶煙,以時尚糕點相待。
  •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是農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元宵節最初由祭祀而起,漸演為隆重熱烈異彩紛呈的娛樂節慶。古時為一日,唐代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節一下延長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燈。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嚐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
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玩龍燈不但老百姓玩,軍人也玩,長度也為他處所不及,短的十餘丈,長的百餘節,玩起來多則上百人。紗燈有楮練紗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畫,愈是高手價值愈高。商家屆時也在店前舉辦猜燈謎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猜中者即獎所售物品。有一種由南京人首創的“走馬燈”,外罩燈籠,內點蠟燭,利用空氣熱脹上升的原理,帶動燈面轉動,燈面上畫着各種姿勢的駿馬疾馳,宛如萬馬奔騰。英國學者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人的一項發明。龍燈氣勢磅礴,紗燈精美絕倫,五光十色,萬象爭輝,引得長居逗客傾城出,歡歌笑語動地來,“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近幾十年來,夫子廟元宵燈會越辦越紅火,利用新工藝、新材料,聲光電控,五花八門,維妙維肖,斑斕奪目。燈會自春節起,為期一月。期間,每天吸引四方遊客達二三十萬人之多。
  • 清明踏青
清明節自古以來由於注入掃墓祭祖的習俗,受到歷代朝廷和民間的重視。民間屆時上墳祭掃、祭灑、燒紙、挖蓋墳帽、插柳以表達慎修追遠的情思。並帶茶點到看墳地者門上看望,看墳者亦留食茶飯,互稱“墳親家”。
此時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攜酒遊山,謂之踏青”。有諺雲“春牛首”。
近年牛首山又經修葺增設景點,並與附近新開發的將軍山聯成一線,成為遊人觀賞郊野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此外,城南雨花台、東郊梅花山也是遊人常到之處。近十多年來,梅花山造萬畝梅園,還舉辦國際梅花節。每到春暉融融,萬花爭放,雲蒸霞蔚,暗香浮動,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連忘返。
  • 端午節遊秦淮
夏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這一天,南京人最喜粽子綠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銀魚蝦米、茭菜、韭菜、黑幹雜炒)、菜和雄黃豆,飲雄黃菖蒲酒,以求免災。用經過曝曬的水洗眼,謂之“破火眼”,説可免一年眼疾。還用菖蒲、艾葉蘸水灑地而後插門楣,用以“禳災”。懸掛鍾馗圖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蠍子蜈蚣壁虎)形圖,“驅鬼避邪”。兒童頸項掛五色絲絡,絡中裝鹹鴨蛋;臂系五色絲挽成的絲絛,叫“長命縷”,穿虎頭鞋,背虎頭披,用雄黃酒在額上畫王字。婦女鬢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飯後,全家人去夫子廟觀看秦淮河龍舟競渡。金陵龍舟向有“三幫”,有河幫、江幫、木幫,龍舟之多,規模之大,別處也不多見。各船均飾以彩箏;有少兒扮戲中人物在上作種種遊戲。當舟過之時,河岸人家擲銀角、銅錢或放鵝鴨,為龍舟競取之以為樂,謂之“奪標”。岸邊男女蟻集,羅綺如雲,金鼓齊鳴,歡聲雷動。富庶人家還事先訂租遊船,泛舟覽勝。秦淮遊船自唐朝興起,明清直至民國前期為盛。畫船簫鼓,槳聲燈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斕奪目的亮麗風光。這在顧起元客座贅語》、孔尚任桃花扇》和餘懷板橋雜記》中均有生動記述。近20多年來,秦淮河又進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換水,增添畫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兩岸萬家燈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遊人置身遊船中,船在景中過,人在畫中行,自有別樣情趣。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此夜,天上月圓,人間圓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回家團聚。南京人喜閤家賞月,叫“慶團圓”,團坐聚飲稱“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皆為遊人賞月之所,而以遊玩月橋為最盛。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為舊院所在地。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是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遂漸衰落,後人有詩云:“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玩月橋。
清以下,賞月之風仍盛,人們祭月,陳列鮮果、月餅,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紙鬥,叫斗香),講《嫦娥奔月》故事,然後分食月餅。月餅以瓜埠“賴月”,民國時期以“金陵套餅”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園“摸”(以摸“偷”瓜果取樂)得瓜豆者宜男,此遊戲盛傳頗久。近20年來,人們又重視中秋節,登台城賞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廟秦淮河划船賞月。自購或單位贈發月餅頗為盛行,圓月之夜情意融融。
  • 重陽登高會
夏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為陽數,故稱重陽。歷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會”。此俗源於一個古怪離奇的避邪傳説,南朝梁吳均寫的《續齊諧記》中有詳述。從魏晉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陽風俗猶盛。當時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極閣,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為最著。此山漢時建有一亭,晉元帝渡江傳説“馬化為龍”,遂命此亭為“化龍亭”;山側有梁達摩古洞,遊者甚眾,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慶十年(1805),由胡蘭川太守(江寧知府)等府縣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發起,有制軍、撫軍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樓”,長夜明燈,既為導航燈塔,又可觀覽勝景,被遠近百姓譽為善事。
重陽節,南京人喜食重陽糕,“或粉或面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稱駱駝蹄”,飲菊酒,賞菊花,制重陽旗賞給兒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時鮮盒,謂“重陽節盒”。
如今人們逢重陽也欣然登高,但不為避邪,而是欣賞祖國壯麗河山及建設新貌,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南京文化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底,南京有4項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南京雲錦織造、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剪紙)、1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項江蘇省和70項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象徵着南京歷史上最為發達的手工製造業。1項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是中華民族慘遭殺戮、英勇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見證。 [7] 
南京主要文化遺產(截至2012年)
類別
遺產名單
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學
省級
南京六合達摩傳説,高淳卞和獻玉傳説,伍子胥故事,崔致遠雙女墳故事,南京項羽故事
美術
國家級
南京剪紙,秦淮燈綵
省級
南京戲劇臉譜,南京十竹齋餖彩拱花技藝,南京仿古牙雕金陵竹刻
音樂
國家級
省級
舞蹈
國家級
省級
南京麻雀蹦,六合灣北小馬燈,高淳跳五猖,南京棲霞龍舞,高淳長蘆抬龍,南京江浦手獅,高淳龍吟車,溧水跳噹噹,柘塘打社火
市級
茶山會
曲藝
國家級
技藝
國家級
民俗
國家級
市級
獅子嶺廟會,泰山廟會

南京文化重要文物

截至2018年3月,南京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4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25處;新公佈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588處,合計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名錄2429處。南京有1項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南京明城牆(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正在推進。 [7] 
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代表中國古代陵寢建設的巨大成就,南京明城牆(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的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南京明城牆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現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完整性最好的城市城牆。此外,南京現存的近現代建築數量多、規格高、類型齊,素有“民國文化看南京”之美譽。 [7] 

南京文化文化價值

今日南京 今日南京
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科學價值,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世界都城建設史上巧奪天工的傑作,也是近代中華民族抵抗侵略、英勇鬥爭精神的集中展現地和中國近現代發展的先鋒基地。南京在源遠流長的歷史變遷中形成了南北交匯、開放包容多元文化,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7] 

南京文化規劃定位

南京是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在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南京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復興重要承載基地、中華文化基因南方保護中心、對外文化合作交流節點城市、具有時代魅力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