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鑾殿

(北京故宮太和殿俗稱)

鎖定
金鑾殿是太和殿的俗稱,屬於北京故宮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舉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
金鑾殿初名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為“皇極殿”。“皇極殿”一直沿襲使用到清代順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稱為今名的“太和殿”。
明清時期皇帝登基、舉行盛大典禮、祭祀的地方。是世上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建築。除殿頂一條正脊外,兩層重檐各有四條垂脊。正脊和垂脊不僅使用黃彩琉璃瓦製作的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物,而且殿頂的垂脊獸是唯一十樣俱全的。八條垂脊共飾有八十八個仙人。
中文名
金鑾殿
外文名
Jinluandian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 [3] 
氣候條件
北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8:30—12:00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70元
佔地面積
面積達72萬平方米
著名景點
故宮博物院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
建議遊玩時長
20分鐘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金鑾殿建築形制

太和殿頂與全國各地許多宮殿頂上的裝飾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殿頂的正脊和岔脊(亦稱“垂脊”)上的裝飾,不僅使用了黃彩琉璃瓦製作的裝飾物,而且殿頂的岔脊獸是唯一十樣俱全的。
北京“金鑾殿”是世界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建築,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亦稱“岔脊”),兩層重檐有八條垂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
據《大清會典》裏記載,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後面排列順序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對於這十樣形象各異的走獸、各自均有“來歷”。

金鑾殿建築級別

“龍”是一種能興雲作雨的神奇動物,它是皇權神聖的象徵;“鳳”屬於鳥中之王,取“鳳”也是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獅子”始傳於佛教,據《傳燈錄》載:“釋迦佛生時,手指天,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獬豸”《異物志》中載:“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是公正的象徵;“狻猊”,也是龍子之一,非龍又非獸、似獅又似馬,因它形象似雄獅,用作鎮獸;“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説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鬥牛”是古代傳説的一種虯龍,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動物。
宮殿垂脊獸的裝飾,是有嚴格等級區別的,只有“金鑾殿”頂上垂脊獸十樣俱全。“中和殿”有七樣“保和殿”有九樣,其他宮殿的垂脊上雖然亦有走獸,但是都要按級遞減。 [1] 

金鑾殿歷史傳説

金鑾殿
金鑾殿(8張)
“金鑾殿”正脊上的裝飾物,名叫“鴟吻”,是用13塊中空的黃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古建上稱“十三拼”)它是傳説中“龍生九子”的一位“龍子”,關於這一龍子,自古有種種傳説。一説是由於這一龍子能噴浪成雨故將它裝飾在屋頂的正脊兩端,取鎮火之意;二説屋脊兩端的獸俗名為“吞脊獸”,其模樣似龍非龍,面朝裏,張着大嘴,好像要把整個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還插着一把利劍,只有劍柄露在體外。為什麼會這樣?據説是因為這一龍子“擅離職守”,逃回南海而死,死後把它鎮於屋脊上;三説是龍王把王位傳給了大兒子,可是,龍王死後,老二和老大爭奪王位,誰也不肯相讓,哥倆最後商量,以吞下一條屋脊來決定勝負,勝者為王。老大自知武藝不如老二,又恐王位被奪,心一橫拔出寶劍趁老二吞脊之時,從背後狠刺下去,把老二釘在屋脊上。

金鑾殿文物保護

對“金鑾殿”龍椅保養 對“金鑾殿”龍椅保養 [2]
從2014年起,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故宮將正式實行週一全天閉館。“金鑾殿”成了首批除塵保養受益者。據瞭解,太和殿的地面“金磚”加工工藝複雜,鋪墁工藝嚴格,地面擦拭時不能直接用水,需使用浸過煤油的墩布。這個墩布也是“大有來頭”,需要每兩週上一次煤油,要等油全部都“吃”進墩布後才能使用,否則就會留有痕跡。而金漆雕龍寶座--“龍椅”,也進行徹底保養。在現場,工作人員拿着軟毛刷和吸塵器,對其表面的塵土進行細心地擦洗,部分角落甚至用上了棉籤,讓“龍椅”恢復其金光燦燦的原貌。
故宮的修繕保養將實現常態化。故宮博物院將利用週一閉館時間,從中軸線太和殿開始,沿着中和殿、保和殿依次推進,後期擴散至東區和西區,每一大殿利用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進行保養清理工作。 [2] 

金鑾殿旅遊特色

據《大清會典》裏記載,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後面的排列順序為龍和鳳與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對於這十樣形象各異的走獸、各自均有“來歷”。“龍”———是一種能興雲作雨的神奇動物,它是皇權神聖的象徵:“鳳”———屬於鳥中之王,取“鳳”也是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獅子”———始傳於佛教,《傳燈錄》載:“釋迦佛生時、手指天、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獬豸———《異物志》中載:“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是公正的、象徵;“狻猊”又是龍子之一,非龍似獅又似馬,因它形象似雄獅,用作鎮獸;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説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鬥牛是古代傳説的一種虯龍,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動物……宮殿垂脊獸的裝飾,是有嚴格等級區別的,只有金鑾殿頂上垂脊獸十樣俱全。“中和殿”有七樣“保和殿”有九樣,其它宮殿垂脊上雖然亦有走獸,但是都要按級遞減
唐代大明宮金鑾殿
大明宮金鑾殿 大明宮金鑾殿
紫禁城中清故宮的太和殿經常被俗稱為“金鑾殿” ,然而,金鑾殿的出處卻在是唐朝長安的大明宮。不過,這裏的金鑾殿並非皇宮中最為重要的正殿,也不是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場所。
金鑾殿位於大明宮太液池南邊,地勢高爽。殿旁有金鑾坡,與麟德殿翰林院相鄰。《資治通鑑·唐順宗永貞元年》上載∶"蒼猝召翰林學士鄭絪、衞次公等至金鑾殿。"宋史學家胡三省·注引宋代程大昌雍錄》曰:"金鑾坡者,龍首山之支隴,隱起平地而坡陁靡迤者也。其上有殿,名曰金鑾殿。殿旁有坡,名曰金鑾坡。" 由於比鄰大明宮西邊的翰林院,金鑾殿是文人學士等待皇帝詔命應對之所,因此極有名氣。
大明宮金鑾殿 大明宮金鑾殿
李白在翰林院就職的時候,就經常出入金鑾殿,受到唐玄宗的召見。他曾寫《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承恩初入銀台門,著書獨在金鑾殿。"意思是説,身為翰林供奉,每天都進出翰林院,撰寫著作就在金鑾殿。又因為金鑾殿與翰林院相接,故翰林學士又美稱為"金鑾"。如元代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職官八》:"前朝因金鑾坡以為門名,與翰林院相接,故為學士者稱金鑾以美之。"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一》∶“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宋代時仍沿襲唐制,也在京城建有金鑾殿。而唐宋時期出現許多文人雅士,在寫作中都把皇宮正殿稱為金鑾殿,再加上之後的一些民間戲曲小説中,也有相同的稱呼。因此,皇宮的正殿稱為金鑾殿的俗稱也就日漸形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