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鐃山

鎖定
金鐃山原名大曆山,又名太弋山,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和三明市建寧縣兩縣境內,海拔1858米,在我國東南僅次於台灣玉山和武夷山主峯黃崗山(2158米)、香爐山(1930米),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稱。因閩越王無諸校獵於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
金鐃山綿亙300餘里,共有84峯,峯峯險峻,主峯白石頂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峯峻嶺。有“八閩第一峯”之稱,海拔1858米。
該景區內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長度最長(2.1公里)的金鐃山客運索道,海拔最高的時空隧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凌空棧道。
登上主峯,可眺望閩西北的建寧、泰寧、寧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也盡收眼底。
中文名
金鐃山
外文名
Mount JinNao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境內
開放時間
5月1日-10月7日:週一至週日 07:30-14:30;10月8日-4月30日:週一至週日 08:30-13:3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通票180元(景交車40元+索道往返80元+門票60元)
佔地面積
130.22 km²
著名景點
雌雄雙瀑
凌空棧道
白石頂
時空隧道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可

金鐃山交通信息

自駕車:建寧縣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沿民主街行駛70米,右轉行駛約30米,左轉行駛約70米過右側的建寧金峯電器商場,左轉行駛約100米,過萬安大橋,右前方轉彎進入萬安大橋,沿萬安大橋行駛約90米,右轉進入河南東路行駛約340米,稍向左轉行駛約470米,左轉行駛約720米,稍向左轉進入Y012行駛約5.5公里,右轉行駛約3.1公里,右前方轉彎行駛約51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金鐃山主要景點

金鐃山以“奇、絕、秀、幽”著稱。白石頂上看日出乃一大奇觀。東方漸露魚肚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由桃紅、桔紅頃刻變成火紅,躍出地平線,放射萬道光茫,整個大地頓時沐浴在一片金華之中,洋洋大觀,令人陶醉。
觀雲海秀色,千頃雲浪在腳下湧動,如萬馬奔騰,蚊龍嬉戲,碧紗披垂,瞬息多變,使人恍若置身於瓊樓仙境。
幽深之處在金鐃山南端的石燕巖、仙人池和白雲峯。
石燕巖嶙峋險峻、峭壁挺立、巖洞敞然,洞壁保存着清乾隆年代的摩崖石刻。
而仙人池是山頂上天然形成的橢圓形平底石池,瑩瑩玉液,終年不涸。白雲峯秀色則更令人傾倒,只見峯巖嗟峨,懸崖欲墜,造形各異,萬態畢陳。這三大景點構成了山、水、巖。洞齊備的大景觀。探勝尋幽者絡繹不絕。
金鐃山四季風光
金鐃山四季風光(4張)
建寧縣已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交通十分便利,可走福銀高速公路,或乘坐經由向莆鐵路建寧縣北站至建寧縣城再走10多公里的鄉村道路即可抵達金鐃山。金鐃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雌雄雙瀑
千層崖瀑布(俗稱:雌瀑)
千層崖瀑布
千層崖瀑布(2張)
千層崖瀑布也叫七仙崖瀑布,是一條天然瀑布。很遠就聽到一陣陣轟鳴聲,每個遊客都有一種驚天動地的感覺,懷疑自己是不是來到了龍潭虎穴,這就是金鐃山一大絕景——雌雄雙瀑之千層崖瀑布。從公路下山十分鐘進入景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條白色的瀑布從四十多米高的懸崖上直瀉而下,千層崖瀑布,遠遠看去,飄然而下,紡織出千丈白練,纖柔輕盈,婉約動人,舒展於天地之間,搭在幾百米高的斷崖上,從天而降,使人如入仙境。
瀑布下的潭水不深,清爽之極,即使是炎炎夏日,倘若你靠近潭邊,陣陣涼風緩緩襲來,潭水極寒,就像是來到了空調房。是絕佳的避暑納涼之所。
大際面瀑布 (俗稱:雄瀑)
大際面瀑布,落差五十多米,同樣從公路下山十分鐘到達景區。景區內峯巒疊嶂、林木蒼翠、空氣清新,水源豐富。青山綠水,渾然一體。景區內到處是古樹名木,珍禽走獸。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花豔冶如笑,夏綠蒼翠 如滴,秋霜明淨如洗,冬雪慘淡如睡。大際面瀑布雨季水足,聲震數里,濺起飛沫如煙如霧,飄至百米以外,望瀑布似銀河瀉落,故有“星漢流珠落九天”之句。
雄瀑 雄瀑
索道
金鐃山索道 金鐃山索道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天,蓮鄉人民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大膽地創造着金鐃山的新神話:四條閃着光澤的彩色綬帶披掛在金鐃山這位歷史老人身上——1.8公里的索道連着770米的隧道,隧道那一端連着5公里的龍脊步道;而步道的頂端與650米凌空棧道相連,直達白石頂的龍王巖。這“四道”緊緊繞着金鐃山,像四條彩色的綬帶,披掛在雄偉壯麗的金鐃山身上。
金鐃山金索 金鐃山金索
這一條巨龍逶迤在山嶺之上,將滿天雲濤攬在懷中,將滿山綠意夾在腋下。這就是2009年開通的金鐃山索道,索道從海拔1200米的坪崗上開始,沿着起伏的山嶺向海拔1650米高的寶峯山與白石頂中段延伸,垂直落差450米。這條索道總投資2100萬元,是福建省最長的一條索道。索道為單線循環固定抱鎖器兩人吊箱式客運索道,最大負荷為每小時單向運送遊客300人。從索道上山,可以節省以往從這個路段登山的兩小時行程,又可在纜車裏欣賞四野的美麗風光。如果遇上霧海茫茫的天氣,坐在纜車裏上山,別有一番情趣。濃霧一團團從四面八方湧來,天地間一片迷茫,人在空中緩緩而上,如在仙山雲端,體驗着神仙洞府的飄然境界。
金鐃山金索 金鐃山金索
沒有恐高症的人可以在纜車裏看到相當美麗的金鐃山風光,遠山如屏,近嶺如黛,白雲出岫,玉帶縹緲,不管是晴空萬里還是山嵐飄浮,都會令人如在詩畫之中,如登仙境之感。即使對纜車下方几十米的深淵有點害怕的朋友也不要緊,只要你舉目向天空遠望,藍天深湛白雲悠悠,不時還有一羣羣鳥兒從空中掠過,帶給大山無限的生機。這景象會讓你心曠神怡,一點也不會產生恐懼感。
雲海
金鐃山頂空氣清新,順着山脊而上的台階,一步步向主峯白石頂靠近。白石頂是一塊巨大的岩石,彷彿天外來客,就那麼擺在高山之巔。在那光滑的巖壁上,硬是靠人力,搭建起一條上下懸空的棧道。向上看,是無處可攀爬的絕壁,向下看,是深不見底的峽谷,遠望去,是一個個小山包,果真是“一覽眾山小”。
金鐃山雲海
越接近山頂,天氣變化得越快。在金鐃山,有“隔嶺不同天,十米不同風”之説。是的,剛才還是陽光普照,現在卻是雲鎖山頭,透着一股子朦朧。雲海使得大山姿態萬千,在飄忽不定的雲霧中,奇峯怪石越發撲朔迷離。無數的山峯,被白雲淹沒,只剩下幾個峯尖,像是大海中的島嶼,靜謐地躺在天地的懷抱中。
金鐃山雲海
金鐃山雲海(2張)
登上峯頂,放眼望去,只見潔白的雲靄鋪滿天際,宛若鑲嵌在天地之間的項圈。有時,這片雲海翻騰不止,一波一波地湧來;有時,這片雲海靜如處子,幾乎感覺不到她的運動;僅僅是一片雲海,就可以讓人心頭生出千萬感慨,使人恍若置身於瑤池仙境。
金鐃山的雲海奇觀,十分壯麗。冬天裏的清晨時分,白石頂景區天遊峯雲煙迷漫,層巒疊翠,在朝陽交相輝映下多姿多彩,時而云霧飄渺,時而云霧繞山轉,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美不勝收。千姿百態的羣峯在茫茫雲海中若隱若現,一如古人所描繪的人間仙境:白雲倒海忽平鋪,三十六峯連吞屠。風帆煙艇雖不見,點點螺會時有無。
雲海棧道
金鐃凌空棧道
金鐃凌空棧道(3張)
這條棧道懸掛在百丈深淵的石崖中間,頭上是刀斧劈開一般的懸崖峭壁,腳下是深不可測的百丈深淵。山風在耳畔呼呼地響着,有時濃霧將棧道全遮掩住,十步之內都看不清,只有濕漉漉的霧氣直逼得人喘不過氣來。當然,日麗風輕的日子,你登上棧道,就會倍感舒暢:輕紗般的雲霧在你腳下飄呀飄,使人像凌空飛舞一樣,飄飄欲仙。遠處是起伏的山巒,像一羣奔馳的野獸般競跑,並逐漸向綠色的遠方而去。
金鐃凌空棧道 金鐃凌空棧道
據説當年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摩天嶺,也只有像我們金鐃山這樣險峻的懸崖峭壁。只因為薛仁貴是大唐的功臣,他在摩天嶺打了仗,那地方就出名了。而在我們金鐃山狩獵的閩王沒有“一字並肩王”薛仁貴名氣大,也因為我們這裏旅遊開發的比較遲,所以名氣還沒有那麼大。不過,這也像“藏在深山人未識”美嬌娘,她的美貌會漸漸被世人所認識,她必將成為後起之秀,將無比美麗的風光展現給現代人。
萬年石蛋羣
金鐃山有一大特色,就是各個山頭上都有許多石蛋蛋,有像海龜殼的,有像海龜蛋的,有像鯨魚或其他海里的動物的。這些石蛋蛋證明了在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前,金鐃山還處在海水覆蓋的位置,如今,卻是上升到福建省數一數二的最高峯的位置了。真是滄海桑田,人間鉅變。石蛋羣,真正的名副其實。不知哪來那麼多的石頭,既然石頭上有傳説的仙人池,也許就是仙人帶到此地。石頭多圓少方,小的可以就座,大的能遮雨擋風。排列組合不同,景觀也不同,磐石穩如泰山,疊羅漢式的狀如壘卵,單個的孤傲不羣,成羣的如竊竊私語,不一而足。有一巨石,中間似被劈開,裂縫不大,卻一分為二,遠觀好似一艘江南的烏蓬船。與石蛋羣相間的,卻是鑲嵌着的蔟蔟映山紅,迎風搖曳之處,好處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白石頂
白石頂是金鐃山的頂峯,站在這裏可以看到周邊閩贛9個縣的地界。唐代大詩人杜甫説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這裏看周圍的羣山,就像大海中的波濤一浪一浪起伏不平,一個個綠色的山峯連綿不絕。泰寧的金湖,像一面鏡子,閃發着亮光,映着天光雲影,美妙的風光盡收眼底。如果是秋高雲淡時節,站在白石頂上觀景,輕風吹拂,陽光明媚,會使人精神倍增,感到心曠神怡。
歷史上曾有不少文人墨客,面對白石頂之秀麗景觀揮毫寫下妙文華章。據《增修膠志》載:“邑人李進士世錫題朝陽寺南澗詩云:‘上有珠山之高,下有滄海之深,中有古澗長千尋,危石撐掛結重陰。流水隱隱鳴後林,紫苔碧草覆前岑,高秋風日清衣襟,有客有客皆素心。美酒滿壺為我斟,黃花滿把為我簪,何必踞山而釣海,聊腹大醉而長吟’。”此詩鐫石壁上,末志康熙丁丑。後其宗人李鳴謙又題詩云:“石上觀詩剝綠苔,澗南有寺一橋開,遊人行到雲生處,疑是龍蛇出地來。”《靈山衞志》載:清朝宋坫《遊小珠山》詩云:“尋幽漸近海雲鄉,松樹陰陰下夕陽。長嘯一聲凌絕壁,山靈應聲米生狂。”範德壽《遊仙人跡》詩云:“大道雖無跡,真仙亦有痕。波濤磨有滅,即此悟仙根。”如今,小珠山上的名勝古蹟雖然歷經破壞,但經過規劃修復,就其遊覽價值,仍令人驚歎。每當春季,奇峯崢嶸,綠林新翠,怪石與清泉成趣,杜鵑與迎春爭豔,登山遠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舟帆點點,鷗鳥翻飛,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至於朝看日出,暮觀晚霞,則更可與泰山媲美。
仙人池
仙人池位於白石頂的一側,高度僅與主峯相差十數米。奇特的是這裏有個常年不涸的仙人池,在一塊巨石上面,形成一個平平展展的兩米左右的水池,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池裏的水從來不會乾涸。傳説這是天上仙女到此洗澡而留下的仙水。仙人池的周邊沒有一棵大樹,這塊岩石也高出周圍的山體,按理説水源是無法到達這塊岩石上面的。然而,俗話有説,山高水更高,這句話在白石頂得到了很好的驗證,這就是金鐃山的奇特景觀之一。
龍脊步道
金鐃佛光 金鐃佛光
龍脊步道是金鐃山“四道”中最長的一條,全長5公里。龍脊步道全是採用就地取材的方法鋪築,這一步一石都浸透着建設者的滴滴汗水和一片心血。由於金鐃山海拔比較高,所以這條處在高海拔山巔的龍脊步道,就多了幾分風景:往上看,白石頂直刺雲天,有時雲霧繚繞,如有仙人在上方出沒,聞得到天籟清音;有時則被濃霧遮掩的嚴嚴實實的,半天也不肯露出“廬山真面目”。在天高雲淡的日子,登上龍脊步道,可以放眼四周,羣山如屏,山嵐縹緲。遠處的一座座高山,此時都在腳下了。就是有數座奇峯突起,也只是像大海中飄浮的一葉輕舟,任憑風浪吹打。一團團雲霧從山澗之中起來,拱托着突起的山峯,這時雲海一片白茫茫,只有幾個尖尖的山峯刺破濃霧,露出蒼翠雄壯的本色,這是攝影家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風景。
龍脊步道是沿着金鐃山主峯山脈上行,像一條巨龍游移於綠色的山脈之間。由於我們身處山脈之上,“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感覺不到這條巨龍的雄壯威武。如果是站在另一座山峯看過來,或者坐在熱氣球甚至飛機上看下來,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一條巨龍背上出現的龍脊步道,也是同樣的壯觀、美麗。
金鐃山隧道
金鐃山隧道是一個穿山而過人工創造的奇蹟,這條隧道處於建寧縣與泰寧縣交界的建寧縣一邊。你們看,這裏是一座花崗岩的石頭山,要在這無比堅硬的岩石中間人工鑿出一條通道實屬不易。而今,這條隧道不但縮短了大家登山的路程,也為金鐃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隧道全是花崗岩,正好成為天然的浮雕之壁。
這是一條濃縮着豐厚歷史文化的隧道,也是一條展示着金鐃山豐富內涵的隧道,它一頭連接着悠悠的歷史時空和遙遠的傳奇,一頭卻對接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美妙景色。傳説中閩王狩獵時遺失一面金鐃在山上,一到夜裏,金鐃就會發出閃閃的亮光,所以此山叫金鐃山。而今,這裏雖然不見閩王的金鐃閃光,卻有索道、隧道、步道和棧道上的一串串電燈光,在夜色朦朧中與天上的月光、星光交映生輝,勝過那傳説中閃光的金鐃。
金鐃山高山雲端屋
金鐃山高山雲端屋,位於海拔1780米的山坡上,遊客可乘坐國內首列高山輕軌小火車直達小木屋。該項目佔地約15畝,建有11幢雲端屋,可同時接待100位遊客。居住在此,遊客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賞月、冬可滑雪,既遠離了城市喧囂,更體驗自然賦予我們的美麗勝景。
金鐃山建築羣
金鐃山建築羣建於明代,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龍王廟、五穀廟、土地廟三處建築組成,均坐北朝南,總佔地面積347.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3.32平方米。
龍王廟
龍王廟依鷹嘴巖巨石而建,單坡頂,前牆塊石砌築,供奉龍王。
五穀廟
五穀廟由院埕、廟宇組成,建築牆體、屋面、石龕的構件均為石質,供奉五穀神。
土地廟
土地廟牆體、屋面的構件亦為石質,內設有石刻牌位,供奉土地公。為當地百姓祈求風調雨順、祈福、祭祀的重要場所。

金鐃山歷史人文

佛教文化
千年古剎報國寺位於金鐃山半山腰,又稱金鐃寺。始建於後梁龍德元年(公元921年)。寺基面積1368平方米。寺院外有護寺轉牆,內有大廳、正廳、禪房、地藏樓、觀間 樓,共13廳64間。大廳為天王殿,
正廳為大雄寶殿,皆畫棟雕樑,四面壁畫。報國寺初建時有八景:白蓮池、紅芍圃、虎溪橋、蟾窟井、龍鱗松、鐵線梅、翠蒲 澗、白玉峯。白玉峯山樑瘠地,綠草如茵,巨石如林,有的屹立山頂直指天際;有的橫卧懸崖,險如欲墜;有的三五成羣,堆疊如山;有的相峙而立,互比高低。饅 頭石、墊腰石、棋盤石、仙人石、蛤蟆石、龜石,千姿百態,各顯其形。登上白石頂極目遠眺,山城披薄霧,濉水向東流,湖光山色盡收眼底。1984年山崩,泥 石流沖塌正廳,政府撥款和團體民眾捐款修葺。1987年1月,美國紐約福壽寺主持方丈、北美佛教會會長釋廣賢捐款1萬元人民幣修繕報國寺佛像。
自古以來,山因古寺而添色,寺因名山而增輝。金鐃山因有報國寺而增加了不少人文價值和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增添了金鐃山的禪宗意境,從而使金鐃山多了幾分誘人和神秘。
閩越文化
金鐃山原名大曆山,又名太弋[yì] 山。據説,閩越王無諸及越王勾踐的第十三代曾孫,晚年很愛圍山打獵,有一次來到建寧的太弋山白石頂打鹿,遺失他的金鐃一面,落在了金鐃山上,每到夜晚的時候,金鐃就會發出光芒,當地的居民撿到後覺得是個吉祥的物品,就把這座山改名為金鐃山。
閩越國在無諸的治理下,國家太平,經濟繁榮。據説,閩越王無諸每年都要到太弋山(即金鐃山)校獵,狩獵的同時,他還巡視地方吏治,瞭解當地民情,幫助太弋山百姓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使當地百姓過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無諸校獵,為金鐃山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有閩王橋、試劍石、貴妃池、分封台、金鐃佛光等。一些傳説故事如無諸祈雨仍在坊間流傳。相傳,有一年閩越王無諸校獵到太弋山(金鐃山),適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只見河道乾涸,莊稼枯萎,百姓祈雨,久無甘霖。無諸深感百姓疾苦,於是也加入祈雨。可是連求三日,滴雨未見,無諸焦急,拔出寶劍刺向左臂。閩越王的血流入祭器,驚動了老龍王,一查原來是九龍治水,龍多不管事。大怒的老龍王趕緊親自來到太弋山為周圍百姓呼風喚雨,降下甘霖。此後,太弋山方圓幾百裏一直都是風調雨順,物阜民安。後來當地百姓為了感謝閩越王無諸和老龍王,於是在太弋山一側的巖壁下建了一座龍王廟,並在廟門上刻下對聯:虎為聽經常拜佛,龍來歸缽恰朝王。直到今天,龍王廟依然香火不斷。
建蓮文化
建寧蓮子的來歷有一段傳説;有一次王母娘娘在天方宴請百花仙子,荷花仙子捧着一碗生蓮子湯,姍姍來遲。王母娘娘盛怒之下,將生蓮子湯潑向人間,這蓮子剛好落在金鐃山寺前的兩口池塘裏,後來那兩口蓮塘一口開紅花,一口開白花。傳説雖然美麗,卻不可信,但蓮中珍品棗西門蓮,實乃他鄉莫能及。據《縣寧縣誌》雲:“南唐、梁代龍德年間(922年),金鐃山寺門前二口塘極有白蓮和紅蓮,經自然雜交獲得新種,後傳入西門,經西門蓮農世代選擇而保存下來。”西門蓮為蓮之上品,將西門蓮放在剛衝開水的保温瓶中,半小時就爛,且湯汁清香。西門蓮的生長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產地風山坑、燈缽坑和吳家坑,東、西、北三面環山,呈“三字’形,那裏避風向陽,光照適宜,冬暖夏冰,土質肥沃。稱為“建寧第一泉”的風山玉泉水流入蓮塘,清泉涓流不息,西門蓮塘還是縣內的蓮種基地,長期以來為縣內外提供優良蓮種。建蓮的栽培加工也有其嚴格的傳統程序。有一年栽收三年、當年栽當年收,春分栽藕、四月長葉,六月開花結果,七月採蓮,一般可採蓮十七道。三伏天採的蓮子叫“伏蓮”,中伏蓮子尤佳。採摘蓮子在早晨日出之前,收回來後要及時剝掉蓮蓬、蓮谷,再小心翼翼地褪去蓮膜,捅去蓮心,再用木炭文火加以焙烤,火候要適宜,否則將焙得過老成太嫩。以上4道工序都要在幾十秒鐘內完成,且要精心細緻,不能損傷蓮仁,更不能讓汗手沾圬,否則將影響它的潔白。 建蓮一向被作為名貴中藥和滋補佳品,是建寧人饋贈親友不可缺少的禮品。《紅樓夢》第十四回從到張太醫給泰可卿開的藥方,其中“七粒建蓮去芯”做藥引,第五十二回又提到“建蓮紅棗湯”,其中“建蓮”就是建寧的蓮子。建蓮全身是寶,蓮子、蓮花、蓮葉、蓮順、蓮蓬、蓮藕、蓮梗均可入藥。蓮子具有益腎固精、養心明目、補脾健胃、增進食
欲的功效;蓮花能生津止渴,去毒收斂;蓮葉可消暑解熱,和血安胎;蓮順能補虛澀精;蓮蓬能補血解毒;蓮藕可通乳健脾。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認為:“蓮子浦中養神、益氣力,久服輕身耐苦,不飢延年,益心腎、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 近年來,建寧蓮子除在大陸暢銷外,還銷往台灣和澳大利亞、日本、東南亞和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984年4月26日,美國總統里根到中國訪問,李先念主席設宴歡迎,第8道菜為“冰糖銀耳建蓮”。199O年建蓮被確定為十一屆亞運會標誌產品;1993年建寧縣舉辦“’93中國首屆建蓮節”,建成了福建省最大蓮子專業市場,引來了眾多海內外客户。建寧蓮子深受台胞喜愛,凡來建寧探親的台胞,必定要帶上幾斤蓮子回台灣,以饋贈親友和寄託對家鄉思念之情。

金鐃山名稱由來

金鐃山最早叫作大曆山。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周圍幾百裏,沒有人煙,因中原戰爭,由北被迫南下而來的遊寇難民,到這座山周圍及建寧、泰寧境內,定居生活,安家樂業,久而久之,形成村落,逐步有了姓氏族系。由於金鐃山的高、大、陡、交通極為不便,居住這座山周圍的人,有講“最大山”、有講“最高山”、“最陡山”、還有人稱“登天山”、“神仙峯”,對此山的號名怎麼都統一不了。後來大家請一位年紀最大、威望最高的人來定名。大家找到了山中一位109歲的老人,向他講明來意,端坐閉目養神的老人,睜開雙眼道:這座山叫大曆山,這是我小時候聽爺爺講的,因為我們在這裏居住了五、六代,登過了無數座大大小小的山,唯有這座山歷史以來最大,所以才稱此山為大曆山,大家一聽,全都服了。從此,後來人都叫這座山為“大曆山”。
歷史又過了很久,居住在大曆山周圍村落的人,生活好了,開始懂得享受,懂得娛樂。每逢廟會之日就請戲班子來演戲,有一年江西進來一個弋陽戲團,弋陽戲團的特點是從歷史、現實生活中獲取素材,編成戲,演給這裏的羣眾看,很貼近生活,深受羣眾歡迎。弋陽劇團在建寧、泰寧演了幾年時間,也被請到大曆山頂上寺廟來演戲,以求神人共樂。保佑平安。在大曆山演戲的時候,演員們在山頂上唱戲,整個山谷發出了共鳴,唱出來的聲音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特別好聽,太美太棒了。劇團與大曆山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着不懈之緣。演員們就把大曆山改為太弋山,一傳十、十傳百,並代代相傳下去。
歷史又經過長時間的戰亂,改朝換代,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太弋山周圍幾百里人煙稀少,滿目淒涼。但這裏植被豐富,是野生動物棲息繁殖的最好樂園。也常發生狗熊、老虎傷人事故。公元前202年,勾踐後裔無諸經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戰爭,平定了福建,被封為閩越王,這也是滅秦之後,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福建的第一位首領。無諸平定八閩之後,沒有戰爭,沒有對手,愛好打獵(即校獵),無諸每年都要率領精兵強將,帶上鐃、刀、斧、箭等器械,安營紮寨於現在的報國寺位置,當時這裏也有一小寺廟為“歷弋寺”。無諸圍、追、射、砍的校獵技術很高,鐃在校獵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鐃的聲音很大,又很嚇人,野獸最怕聽到鐃的聲音。只要鐃在窠腳一響,野獸都害怕地躲在一起,然後暗箭全部射中。所以這裏的野生動物每年被消滅了不計其數。
有一年,無諸按往年一樣來到 “歷弋寺”,第二天便帶將兵、器械分隊分組上山打獵。滿載而歸後,晚上大家高興地圍坐在一起喝酒吃肉。酒足飯飽後,無諸檢查一下兵器,忽然發現鐃不見了,他火冒三丈,訓斥士兵,你們勝利充昏了頭腦,鐃都忘記帶回來了。於是士兵們三五成羣,立即上山去尋找,看到遠遠的地方,鐃在月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士兵們喜出望外,可是等到他們走過去取時,鐃又不見了,而鐃又在另一個山頭金光閃閃,他們走過去後又不見了,一連幾個晚上都是這樣,無諸無可奈何地説:“算了,鐃是找不回來了,咱們還是打道回府。”臨走時留下了一筆錢給歷弋寺的和尚,請他們今後修繕這座寺廟。並建議將“太弋山”改為“金鐃山”
從此,閩越王無諸再也沒打獵了。而這座山在月亮很大的夜晚,還可以遠遠看到一面鐃金光閃閃,奪目耀眼。不信,大家可以在有月亮時上山看看。金鐃山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金鐃山氣候特點

金鐃山地處中亞熱帶,隸屬武夷山脈,境內羣山重疊,主峯白石頂海拔1858米,羣峯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擋或削弱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氣候特點。四季氣温較均勻、温和濕潤,年均温17.6℃,平均降水量1864毫米。一般説來,遊金鐃山春夏秋季都宜,冬季雪景蒼茫,自然風光秀美,而夏季氣候涼爽,天氣常萬里晴空,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自然風光最具特色之時。金鐃山景區境內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和珍貴物種的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達95%,這裏朝暉夕陽,氣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有山花浪漫,夏有林木蒼翠,秋有冰凌霧松,冬有白雪皚皚。

金鐃山地質地貌

主要分佈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變質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崗岩和碎屑岩。所處的武夷山脈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 在中生代晚期,本區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繼之為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已發現本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為典型的亞洲東部環太平洋帶的構造特徵。其後武夷山地區發育了一套河湖相沉積,產有豐富的動、植物化石,成為研究我國東部侏羅----白堊系地層及時代劃分的典型剖面。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 受地質構造的嚴格控制,西部發育了長達幾十公里巖壁陡峭的深大斷裂谷和斷塊山脊,如黃崗山-大竹嵐的斷層深谷,NW和EW向斷裂谷與NNE和NW斷裂構造產生了曲折多彎的溪流和柱狀、錐狀、懸崖等丹霞地貌,形成山水相融的九曲溪風光。 武夷山豐富的地貌類型是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它是我國同類地貌中山體最秀、類型最多、景觀最集中、山水結合最好、視域景觀最佳、可入性最強的自然景觀區。為此在中國名山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