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脆蛇蜥

鎖定
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屬爬行動物。脆蛇蜥體肥壯,全身有復瓦狀的鱗片,形狀象小蛇,沒有四肢,但有肢帶的殘跡;體側各有縱走溝1條;吻短鈍;眼小,長形;耳孔小,同鼻孔差不多大;頭部背面有大形的鱗片;腹部鱗片光滑;尾部腹面的鱗有稜;尾比體約長2倍。 [3]  [10]  因尾易斷而得名。 [13] 
脆蛇蜥分佈於中國(四川、湖南、雲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和台灣)和越南的300-800米的山林、草叢、菜園、茶園的土中或大石下。脆蛇蜥營地下洞穴生活,行動像蛇; [2-4]  [9-10]  以蝸牛、蛞蝓、蚯蚓和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為食料;每次產卵8-12個(一説產7-9個 [3]  ),卵殼軟,雌體盤匍在卵上;無毒。 [10] 
脆蛇蜥常被捕捉, [14]  於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無危(LC), [2]  2015年5月20日,被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瀕危(EN), [11-12]  2021年2月1日被列為二級國家保護動物。 [7] 
外文名
Hart's glass lizard
別    名
金蛇
金星地鱔
碎蛇
蛇蜥
土龍
中文學名
脆蛇蜥
拉丁學名
Ophisaurus hart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有鱗目
亞    目
蛇蜴亞目
蛇蜥科
蛇蜥屬
脆蛇蜥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Boulenger,1899
保護級別
(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8] 

脆蛇蜥動物學史

脆蛇蜥因尾易斷而得名。 [13] 

脆蛇蜥形態特徵

體肥壯,頭頂被對稱大鱗。額鱗最大,近盾形,前尖後寬。額鱗前與1對近菱形的前額鱗相切。前額鱗前方是1枚較大的額鼻鱗,呈菱形,該鱗與外鼻孔相隔2枚小鱗。額鼻鱗與吻鱗之間相隔2枚比吻鱗稍寬的鱗片,這2枚鱗片前1枚寬而短,後1枚近菱形,這2枚鱗片外側是前後排列的2枚上鼻鱗。上眶鱗6對,第1對較長,與前額鱗相切,第2枚最大,近方形,第2至第4枚與額鱗相切,第5枚近矩形,與額頂鱗相切,第6枚較第1枚稍小,近矩形。頂間鱗大,僅次於額鱗,呈對稱的五邊形,前寬後尖,後外側的2個長邊與長條形的頂鱗相切。左右頂鱗僅以後方的內角相連,頂鱗后角與單枚菱形枕鱗的前角相連。枕鱗之後為1塊如同3塊背鱗癒合成的頸鱗。鼻鱗1枚,外鼻孔開口於鼻鱗中後部。頰鱗11-12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且排列不整齊。上睫鱗5枚,眼周和眼瞼上被大小不一的光滑鱗片。顳鱗12枚(4+4+4),排列整齊,由眼向後方呈放射狀排列。鼓膜內陷,外耳孔小,其孔徑小於鼻孔。吻鱗近三角形。上唇鱗11枚,第1、第2枚位於鼻鱗下方,第6-8枚位於眼下方。頦鱗三角形,很小,不及吻鱗的1/5寬。下唇鱗12枚,前方的近方形,向後逐漸變為長條形。後頦鱗2枚,前後排列,第1枚小,大小近似頦鱗,第2枚呈菱形,幾乎為前一枚的3-4倍大小。該鱗片側後方排列着4對較大的矩形頦片,除第4對的長軸與下唇平行外,其餘3對的長軸均向喉中央斜向排列。在頦片和下唇鱗之間有數行小鱗,其大小近似下唇鱗,在第2、第3下唇鱗處為1行,以後變為2行,再向後變為內、中、外3列頦片。喉、頸和腹部為光滑的圓形鱗片,呈覆瓦狀排列。頸背向體背背脊處鱗片逐漸出現鱗稜,此鱗稜一直延伸到尾部,尾部背腹鱗片均具稜,且較體背明顯。體背鱗片後緣平截,向後逐漸變為凹缺,尾背尤其明顯。體背和尾背鱗片排列整齊,橫豎成行,粗看如同許多小方塊。體側溝間背鱗為17-16-15列。體側溝間腹鱗為10-10-10列。體側溝縱長背鱗數為104枚。肛前鱗與腹鱗同形。雄體的半陰莖較粗,為雙葉型,在有精溝的一面有十餘排呈片狀的裙褶,這種褶從基部到頂端,每一橫排又分離為3-4個小片,片較厚,其頂端均有弱小的刺。精溝不分叉,止於半陰莖分叉處,但在精溝背面的兩葉基部有下陷而成的弧形小溝,這種小溝與精液的輸送有關。交配僅用一側的半陰莖。 [3] 
體色變化較大,體背有淺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雄體背中線兩側有17-20餘條不對稱的翡翠色橫紋及瑪瑙色、黑色點斑,側溝背緣的深色縱紋自腹側延伸至尾端。雌體背部無鮮豔的色斑,側溝背緣的深色縱紋起自頭後延伸至腹側。體腹面色較淺,無斑。幼體體側自外鼻孔經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個體腹呈黑色,體背乳白色,頸後側各有一指狀小黑斑,該黑斑與腹部的黑色相連。頭頂具2個醒目的黑色圓斑,似一對大眼睛,體背兩側具兩縱行稀疏的小黑點。以後逐漸出現黑色背脊線,背脊線兩側形成19-20個不規則的橫紋。 [3] 
染色體組型:據報道(陳壁輝,1991),脆蛇蜥染色體數目為2n=38,分為大型和微小型2組染色體。大型染色體7對,相對長度有較明顯的差異,容易識別,其中5對為中部着絲粒染色體,l對為端部着絲粒染色體。第8-19對為微小染色體組。 [3] 

脆蛇蜥近種區別


脆蛇蜥
特徵
體肥壯,全身有復瓦狀的鱗片,形狀象小蛇,沒有四肢,但有肢帶的殘跡;體側各有縱走溝1條;吻短鈍
外形上於蛇的顯著差異有:腹部鱗片不是寬短的鱗片,而是有多行於背鱗相似的鱗片
圖片
脆蛇蜥 脆蛇蜥
細脆蛇蜥 細脆蛇蜥

脆蛇蜥棲息環境

脆蛇蜥營地下洞穴生活,棲居於300-800米的山林、草叢、菜園、茶園的土中或大石下。棲息環境温暖潮濕,地面植被覆蓋率高,土層厚,土質肥沃而疏鬆,以通氣性能和滲水性能較好的沙壤土為多。地下活動距地面深淺隨土質條件和地下餌料多寡而異,一般距地面20-40毫米,無固定的洞道和洞室,亦常到地面活動,多見於農田邊或路邊草叢、灌叢中,亦見於溪邊、農舍附近陰濕處和樹林的枯葉下。 [3] 

脆蛇蜥生活習性

脆蛇蜥在10月中下旬,當氣温下降到13℃左右時,陸續進入冬眠。當氣温降至8℃以下,進入深眠。雌體和雛蜥在產卵洞穴內越冬,雄體在50-60釐米深的越冬洞中越冬。洞穴多匿藏在草根、樹根下,隱蔽、向陽而背風。洞道斜下,內徑約6釐米,末端洞室長圓形,內壁光滑,內徑7釐米×9釐米,高約6釐米,僅能容下身體。第2年氣温升至13℃以上時,陸續出眠。剛出眠時僅中午在地面活動,夏季在上午8-10時,下午3-5時到地面活動覓食,中午多不出來。雨天不外出活動,雨後天晴活動較多。善游泳,動作似蛇。不論是成蜥還是雛蜥,泄殖腔內均能放出一種特殊的臭味,雛蜥更為敏感,可能與逃避敵害和尋求異性有關。活動時,成蜥時常發出微弱而尖細的叫聲。多捕食蚯蚓、蝸牛、小蠕蟲和各種小昆蟲。 [3] 

脆蛇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和越南。在中國分佈於四川、湖南(大庸、衡山和宜章)、雲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浙江(杭州、臨安、建德、餘姚、開化、江山、泰順、遂昌、龍泉、慶元、景寧)、福建、廣西和台灣。 [3]  [2]  [4] 
脆蛇蜥分佈圖 脆蛇蜥分佈圖

脆蛇蜥繁殖方式

5齡以上(頭體長大於149毫米)的個體才達到性成熟。平時雌雄分散活動,進入繁殖季節才在一起,交配前雌雄個體有追逐現象,雌體在前,雄體在後,忽左忽右爬行。交配後又各自分開,雌性即尋找適宜的場所築巢產卵,每次產7-9枚(一説產8-12個 [10]  ),卵呈白色,橢圓形,卵殼革質。卵徑為(24-25)毫米×(16-17)毫米,卵重3-4.5克。卵一般產於距地面20-30釐米深的洞穴內,穴高6-8釐米,穴底近圓形,直徑9-10釐米,平坦而疏鬆,雌體身體盤曲,將卵圍於其中。卵在雌體保護下,經22-25天即可孵化。據陳壁輝(1991)報道,脆蛇蜥的卵在室內孵化,氣温在24℃±2℃下,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左右,能正常孵化,温度低於20℃,土壤相對濕度低於50%,則延長孵化期或不能孵出。剛出殼的雛蜥體被羊水,幾分鐘後即幹,平均體長40-50毫米,頭長約8毫米,頭寬約6毫米,全長約60-70毫米,體色與成體完全不同,上頜緣中央有一極小的卵齒,出殼後2天即消失,剛孵化的雛蜥基本無視力,不時伸出深色的舌,喜羣居,動作敏捷。 [3] 

脆蛇蜥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2]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5]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