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蛀甲

鎖定
金蛀甲又名蘋果金蛀甲、旋皮蟲、串皮蟲。分佈於蘇聯、朝鮮、日本以及中國的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寧夏、山西、山東等果區。
中文學名
金蛀甲
中文別名
蘋果金蛀甲、旋皮蟲、串皮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    門
有顎亞門Mandibulata
昆蟲綱I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Pterygota
鞘翅目(Coleoptera)
吉丁蟲科(Buprestidae)
金蛀甲

金蛀甲形態特徵

金蛀甲 金蛀甲
昆蟲綱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蟲科(Buprestidae)。又名蘋果金蛀甲、旋皮蟲、串皮蟲。為害等果樹的毀滅性害蟲。為國際檢疫對象。成蟲體紫銅色,雌蟲體長7~9毫米,雄蟲略小,頭短而寬。前胸背板橫長方形,鞘翅後端收窄。卵長約 1毫米,橢圓形扁平,初產時乳白色,後變黃褐色。幼蟲體長16~22毫米,乳白色,扁平,節間明顯收縮,前胸膨大呈橫橢圓形。蛹長6~10毫米,紡錘形,淡褐色。

金蛀甲分佈

於蘇聯、朝鮮、日本以及中國的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寧夏、山西、山東等果區。
主要寄主為蘋果、沙果、花紅和,也為害香果等。

金蛀甲生長繁殖

在遼寧、河北、山東年發生1代,黑龍江三年完成2代。以低齡幼蟲在枝幹皮層內越冬。3、4月氣温轉暖後,越冬幼蟲繼續在枝幹皮層內串食為害,被害處皮層枯死變黑,稍下陷。一般在側枝向陽面受害較多,4~5月份幼蟲為害最烈,造成枝條枯死,幼樹則整株死亡。5~6月間老熟幼蟲蛀入木質部並作蛹室化蛹。蛹期12~16天。成蟲羽化後咬穿皮層外出,7月中至8月上旬為盛發期。成蟲取食樹葉,咬成缺刻;喜陽光,遇驚擾有假死習性;多在晴天中午活動,交尾產卵,多散產在枝條向陽面不光滑處。7月下旬幼蟲化,即蛀入皮下食害形成層,至11月間,在原處作繭越冬。防治措施有多種形式,包括嚴格檢疫,嚴禁帶蟲苗木調運,生長季節在被害表皮上塗抹敵敵畏藥液毒殺皮下幼蟲,以及在成蟲盛發期噴灑、敵敵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