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罌粟

鎖定
金罌粟(Stylophorum lasiocarpum (Oliv.) Fedde)是罌粟科金罌粟屬的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0-50(-100)釐米,具紅色汁液;莖常不分枝,無毛;基生葉倒長卵形,側裂片卵形長圓形,有不規則鋸齒或圓齒狀鋸齒,頂生裂片寬卵形,具不等粗齒;聚傘狀傘形花序,苞片窄卵形,萼片卵形,花瓣呈黃色,倒卵狀圓形,花葯長圓形;蒴果窄圓柱形,被短柔毛;種子卵圓形,具網紋;花期4-8月;果期6-9月。 [5] 
金罌粟分佈於中國湖北、陝西、四川等省地,常生於海拔600-1800米的林下或溝邊處。 [6]  金罌粟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近危(NT)。 [7]  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 [8] 
金罌粟味苦、澀,性平, [9]  全草可入藥,具有活血調經,除濕通淋,止血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打損傷、外傷出血、小便淋漓澀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產後腹痛等症狀。 [10] 
中文名
金罌粟 [4] 
拉丁學名
Stylophorum lasiocarpum (Oliv.) Fedde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毛茛目
罌粟科
金罌粟屬
金罌粟

金罌粟形態特徵

金罌粟
金罌粟(4張)
草本,高30-50(-100)釐米,具血紅色液汁。 [1] 

金罌粟

莖直立,通常不分枝,無毛。基生葉數枚,葉片輪廓倒長卵形,大頭羽狀深裂,長13-25釐米,裂片4-7對,疏離,側裂片卵狀長圓形,長3-5釐米,具有不規則的鋸齒或圓齒狀鋸齒,下部羽片較小,頂生裂片寬卵形,長7-10釐米,寬5-7釐米,邊緣具有不等的粗齒,表面綠色,背面具白粉,兩面無毛。 [1]  [4] 

金罌粟

葉柄長7-10釐米,無毛;莖生葉2-3枚,生於莖上部,近對生或近輪生,葉片同基生葉,葉柄較短。 [1] 

金罌粟

花4-7朵,於莖先端排列成傘形花序;花梗長5-15釐米;苞片狹卵形,漸尖,長1-1.5釐米。萼片卵形,長約1釐米,急尖,外面被短柔毛;花瓣黃色,倒卵狀圓形,長約2釐米;雄蕊長約1.2釐米,花絲絲狀,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子房圓柱形,長約1.2釐米,被短毛,花柱長約3毫米,柱頭2裂,裂片大,近平展。 [1] 

金罌粟

蒴果狹圓柱形,長5-8釐米,粗約5毫米,被短柔毛。種子多數,卵圓形,長約1毫米,具網紋,有雞冠狀的種阜。花期4-8月,果期6-9月。 [1] 

金罌粟近種區別

四川金罌粟
金罌粟
金罌粟(5張)
草本,高30-60釐米,具黃色液汁。根莖略粗壯,黑揭色。莖直立或斜上,通常不分枝,密被淡褐色捲曲柔毛。基生葉數枚,葉片輪廓倒長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0-25釐米,寬4-10釐米,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4-8對,疏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5釐米,寬1-2釐米,下部裂片較小,先端鈍,基部一側向上弧曲,另一側彎缺,邊緣為不規則的深圓齒,表面綠色,幹後褐色,無毛,背面粉白色,沿脈(尤其中脈)被淡褐色捲曲的柔毛;葉柄長10-15釐米,被淡褐色捲曲柔毛;莖生葉4-7,互生,具短柄,頂端2葉近對生,幾無柄,其他同基生葉。花數朵排列成頂生傘房花序;花梗長5-7釐米;苞片披針形,長2-4毫米。花芽倒卵形或近圓形,直徑4-5毫米;萼片卵形,長5-7毫米,先端漸尖,外面被柔毛和細毛;花瓣黃色,倒卵形,長1-2釐米,寬1-1.5釐米;花絲絲狀,長5-6毫米,花葯線形,長約1.5毫米;子房圓柱形,密被白色長柔毛,花柱長4-5毫米,柱頭2裂,裂片小。蒴果長圓形,長2.5-3.5釐米,粗5-6毫米,密被淡褐色捲曲柔毛。種子多數,卵形或近球形,長約1毫米,黑揭色,具網紋及小瘤狀突起,一側有雞冠狀種阜。花期4-5月,果期5-6月。產四川東北部、陝西(太白山、寧陝、石泉、山陽)和甘肅(天水黨川)的秦嶺、巴山區域,生於海拔1100-1700米山谷陰濕處。模式標本採自四川城口。 [3] 

金罌粟產地生境

金罌粟分佈於中國湖北、陝西、四川等省地,常生於海拔600-1800米的林下或溝邊處。 [6] 

金罌粟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 [8] 

金罌粟主要價值

金罌粟
金罌粟(13張)
金罌粟味苦、澀,性平, [9]  全草可入藥,具有活血調經,除濕通淋,止血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打損傷、外傷出血、小便淋漓澀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產後腹痛等症狀。 [10] 

金罌粟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