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胭脂水釉

鎖定
一種低温顏色釉。亦稱“金紅釉”。以黃金為着色劑(0.5—0.6%),釉汁細膩,光潤勻淨,色如胭脂,故名。在薄胎製品上,內施白釉,外施胭脂水,紅白相映,瑰麗非凡。金的呈色屬於膠體着色,膠體粒子大小與呈色關係密切,必須嚴格控制燒成温度。胭脂水均為官窯產品。
中文名
胭脂水釉
外文名
金紅釉
着色劑
0.5—0.6%
類    型
官窯產品

胭脂水釉胭脂水釉

一種低温顏色釉。亦稱“金紅釉”。以黃金為着色劑(0.5—0.6%),釉汁細膩,光潤勻淨,色如胭脂,故名。在薄胎製品上,內施白釉,外施胭脂水,紅白相映,瑰麗非凡。金的呈色屬於膠體着色,膠體粒子大小與呈色關係密切,必須嚴格控制燒成温度。胭脂水均為官窯產品。

胭脂水釉清雍正胭脂水釉小碗

【簡介】
高4.8cm 口徑9.5cm 足徑3.6cm。
瓶撇口,弧壁,圈足。裏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體極薄,造型曲線十分優美。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呈粉紅色的胭脂水釉勻淨光潔,在細白的底釉映襯下,更顯嬌麗。此碗製作過程是先燒出精緻的白瓷小碗,然後採用噴釉的方法將釉漿均勻地噴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爐在800℃的温度下燒成,屬於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種之一。
胭脂水釉主要用於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盤等,是清代康熙年間新創的品種,雍正時期燒造得最為精緻,乾隆朝之後直到晚清都在燒製,只是呈色越來越差。此小碗造型優雅,小巧玲瓏,其底釉極白,胭脂水釉粉嫩嬌豔,代表了清代這一品種的最高成就 [1] 
參考資料
  • 1.    張瑩. 霽霞尊雅:清代宮廷紅釉瓷器[J]. 收藏, 2016(5):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