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竹壯寨

鎖定
金竹壯寨位於桂林市龍勝縣龍脊鎮,是龍脊十三寨的“第一寨”,因寨前有一片金色的竹子而得名。有98户人家,430多人口,是我國典型的壯族村寨,譽為“北壯第一寨”,其建築具有鮮明的壯族風格,吊腳樓建築風格獨特保持得比較完整,1992年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壯寨的楷模”,2007年被評為中國首批“中國景觀村落”,2014年獲得國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獲得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列入“中國傳統村落“
中文名
金竹壯寨
外文名
jin zhu Zhuang Village
地理位置
桂林市龍勝縣龍脊鎮龍脊風景區境內 [1] 
氣候條件
四季怡人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佔地面積
50000 m²
著名景點
金竹寨門
魔伊大王圖騰
百年古井
壯族連屋
百年古杉樹羣
榮譽稱號
壯寨的楷模、中國景觀村落
榮    譽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金竹壯寨國家級的榮譽

金竹壯寨的榮譽
金竹壯寨的榮譽(6張)
1992年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壯寨的楷模”
2007年被評為中國首批“中國景觀村落”
2014年獲得國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15年獲得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列入“中國傳統村落“

金竹壯寨古老的人文歷史

金竹壯寨位於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龍脊風景區境內,距縣城東南20公里,距桂林市區80公里。是進入龍脊景區的第一個壯寨,世為壯族聚居,務農,長期封閉,是典型的壯寨,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壯寨楷模。該寨為龍脊13寨之首。1993年,龍勝旅遊公司投資15萬元,利用自然的民居壯寨,開發金竹壯族民族旅遊村。
金竹壯寨的吊腳樓建築風格獨特保持得比較完整,這裏具有壯族魔伊大王圖騰、壯族連屋、古老寨門、石龍身、民族文化館、民族歌舞坪、百年古楓樹、百年古井、百年古杉樹羣等……,訴説着百年的壯族滄桑歷史。
金竹寨歷史悠久據考證是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至1620年)由定居龍脊的廖登仁之孫廖齋的後裔開發建成。依山就水,建造在龍脊梯田山麓的陡坡上,組成蔚為壯觀的“梯屋”。木樓寬敞乾爽,寨容整潔悦目,這裏有不事雕鑿的石門、石井,百年古楓樹、百年古杉樹羣、民族文化館、民族歌舞坪等……,掛在寨中古樹上的莫一大王(壯族民間傳説中的英雄)雕像,像守護神一樣守護着這裏的滄桑歲月,村寨佔地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
金竹壯寨
金竹壯寨(24張)
每户面積100平方米~200平方米之間,全杉木結構,以川方穿榫銜接,石頭地基,高壘石坎,保持傳統的幹欄(麻欄)式三層木樓建築風格。通為三柱二三間小屋和五柱三間大屋,兩頭披廈,懸山式,人字形剪刀架頂,單檐,四面倒水,四坡面相連,覆蓋小青瓦,四壁密裝。第一層架空,放置農具,圈養牲畜;二層為正屋,堂屋與火膛設在中心,兩側為居室;三層為閣樓,堆放穀物和雜物,山牆尖處局部開孔,作閣樓的通風與採光。户户有排水明溝,一條條石板道通達寨子的裏裏外外。
飲用山泉水,以竹筧、石槽引水,以石板鑲成水井。來到金竹寨,走進壯家麻欄木樓,就可品嚐到清朝皇室貢品“龍脊茶”和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水”的龍脊水酒,以及壯家五色糯飯。

金竹壯寨多彩的壯寨特色

金竹壯寨
金竹壯寨(28張)
金竹的民族風味餐竹筒蒸雞、竹筒糯飯和清一色的竹杯、竹碗餐具,充滿了鄉風土味。金竹的壯族歌舞同樣古樸可愛,臉罩儺面具腰圍草裙的草裙舞,是壯家遠古時為女孩舉行成人洗禮的舞蹈;那慶豐收的扁擔舞,因敲擊竹扁擔歡快急促的節奏,而被遊客稱為“中國的桑巴舞”;感謝祖先發明和傳授釀酒技術的“葫蘆舞”,是用婀娜的形體語言演繹的酒歌。在寨中歌舞坪還可看到壯族“師公舞”、“扁擔舞”、“板凳龍舞”,奇特的“迎親儀式”,逗趣的“拋繡球”,神秘的“姑娘石”。
金竹壯寨的人文景觀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有廣西民族採風隊進行民族風情采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學者和遊客前來考察觀光的日益增多,先後來自國際的友人有以色列、加拿大、古巴、英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還有港、澳、台同胞和國內各地。
村寨內全是依山而建的“杆欄式”的吊腳木樓,環境典雅,曾作為電影、電視劇的有《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布洛陀河的戀情》、《萬山剿匪記》、《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英雄虎膽》等……的拍攝基地而享譽海內外。
壯族服飾是壯族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着壯族的社會經濟生活及變化,起到表徵、再現壯族文化內涵的作用。
壯族在清朝以前,壯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織、自縫製的。金竹的服飾已經有所改變,男子着青、藍色有領對襟上衣,下着青、藍色吊襠寬邊長褲,頭戴八瓣圓帽或打黑色包頭,腳穿布鞋或草鞋。
女子服飾比較豐富,上衣為一刷的潔白,選用上乘細棉布製成,如今更有選用絹、滌、綸等時新料子。平領、對襟、中袖,中襟結有兩顆別緻素淨的手工佈扣;袖筒中腰及袖口綴着“花欄杆”;內胸套褂線底細花胸圍。腰身寬暢平展,不講究曲線美,卻好體現了壯族姑娘含而不露的內藴氣質。下身是青色寬筒便褲,褲筒中腰亦鑲上兩道各寬一寸左右的緞底花邊。褲筒的設計既方便勞動,有具有民族特色。加上頭結潔淨印花頭巾,耳懸串珠耳墜,手套銀質鐲環,腳穿苧麻草鞋,更顯得風度翩翩,儀態嫺雅。

金竹壯寨豐富的特色土特產

金竹壯寨土特產
金竹壯寨土特產(10張)
金竹壯寨的土特產豐富,位於金竹壯寨山頂上的竹林面積約有1萬多平方米,竹林裏的竹子品種都是毛竹,箬竹。微風吹來,整個竹林瑟瑟作響,竹葉輕拂,竹影搖曳,古人“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的意境油然而生。
土特產種類主要有:繡球、壯族服飾、刺繡工藝品、銀飾、龍脊雲霧茶、龍脊辣椒、龍脊水酒、龍脊香糯、龍脊羅漢果、百香果、鳳雞、翠鴨、山茶油、竹筍、百柴臘百柴臘肉等……。

金竹壯寨傳統的壯族節日

傳統的壯族節日
傳統的壯族節日(32張)
壯族人民有很多自己的節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月初八牛王節。很久以前,因人間大地光禿,寸草皆無、塵土飛揚,牛王奉天帝的旨意,下到人間來播種百草。牛王腦瓜笨,天帝命它三步撤一把草,它誤記為一步撤三把草,結果雜草遍及大地。後來天帝罰它將功補過,不許再上天庭,在人間永遠吃草。牛王為農家乾重活,成了農家寶,但在壯家心目中它畢竟還是一個天神,所以在農曆四月初八牛王生日的這一天,眾人共同慶賀,為牛脱軛,讓它休息,久而久之,就演化為敬牛節、牛王節。
這裏可以聽到優美動聽的山歌,壯族人民很好客,吃飯時,就可品嚐到清朝皇室貢品“龍脊茶”和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水”的龍脊水酒,以及壯家五色糯飯。金竹民族風味餐竹筒蒸雞、竹筒糯飯和清一色的竹杯、竹碗餐具,村民們多會唱上敬酒歌勸酒,在您酒酣面熱之際,一羣着裝典雅的壯族姑娘會端起一杯杯龍脊水酒,唱上那流傳了幾代人的壯族敬酒歌。歌詞大意是:“小路路彎彎石板青,壯家姑娘迎貴賓,淡酒淡菜來招待,深表壯族一片心。”您若是接下酒杯一飲而盡,壯姑們還會接着為你唱上:“龍脊水酒清又清,水酒含來敬貴賓,請你接杯把酒飲,祝你越活越年輕。”您若是酒量好的話可站起來説“幹了”!我教您怎麼用壯話來説“幹了”二字:“囉雖”。在這一唱一答之間會增加和壯族人民的感情和友誼,還可以讓你真實的感受到原計原味的壯族風情。

金竹壯寨精美的壯族服飾

精美的壯族服飾
精美的壯族服飾(11張)
壯族服飾是壯族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着壯族的社會經濟生活及變化,起到表徵、再現壯
族文化內涵的作用。
壯族在清朝以前,壯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織、自縫製的。金竹的服飾已經有所改變,男子着青、藍色有領對襟上衣,下着青、藍色吊襠寬邊長褲,頭戴八瓣圓帽或打黑色包頭,腳穿布鞋或草鞋。女子服飾比較豐富,上衣為一刷的潔白,選用上乘細棉布製成,如今更有選用絹、滌、綸等時新料子。平領、對襟、中袖,中襟結有兩顆別緻素淨的手工佈扣;袖筒中腰及袖口綴着“花欄杆”;內胸套褂線底細花胸圍。腰身寬暢平展,不講究曲線美,卻好體現了壯族姑娘含而不露的內藴氣質。下身是青色寬筒便褲,褲筒中腰亦鑲上兩道各寬一寸左右的緞底花邊。褲筒的設計既方便勞動,有具有民族特色。加上頭結潔淨印花頭巾,耳懸串珠耳墜,手套銀質鐲環,腳穿苧麻草鞋,更顯得風度翩翩,儀態嫺雅。

金竹壯寨怡人的金色竹林

怡人的金色竹林
怡人的金色竹林(8張)
位於金竹壯寨山頂上的竹林面積約有1萬多平方米,竹林裏的竹子品種都是毛竹,箬竹。微風吹來,整個竹林瑟瑟作響,竹葉輕拂,竹影搖曳,古人“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的意境油然而生。

金竹壯寨行走路線圖

發展歷史金竹壯寨位於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龍脊風景區境內,距縣城東南20公里,距桂林市區80公里。是進入龍脊景區的第一個壯寨

金竹壯寨擰成一股繩子、共圓家園夢

起房習俗
起房習俗(41張)
金竹壯寨起造,有相互幫工的習俗。從搬木料,開挖屋場,上下瓦,到扎排豎,每人至少要幫上4~5天義務工。其中開挖屋場、上下瓦是不吃主家的飯,豎柱上梁的這兩天,寨叢們還帶來“禮性”。舊時每人一甕水酒(三市斤)一斗大米(六市斤),如今糧食以不成問題,就興打“紅包”了封包的數額隨市場物價而定。這個習俗是家家任如此,代代相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