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稚石

鎖定
金稚石(1888-1965),字性畲,安徽無為無城鎮人,幼年入塾隨父就讀,後考入蕪湖皖江中學、安慶巡警學校。1914年畢業於安慶江淮大學。歷任無為縣第9警察分所所長、縣光明小學教員、《安慶警刊》編輯、國民黨軍隊第1軍第2師秘書、第17軍秘書、無為縣私立撥雲樓圖書館長。1937年執教於無為中學。1942年至1945年,先後任皖江參議會參議長、副參議長。1945年兼任無為聯中校長。同年秋,任蘇皖邊區參議會駐會委員。解放後,歷任合肥女中、合肥第二初級中學校長,皖北行署委員和省文史館館員。1954年當選省人大代表。次年當選省政協常委。1956年任省博物館副館長。1958年,任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主任。1965年春病故。 [1] 
中文名
金稚石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安徽無為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65年

金稚石人物生平

金稚石早年經歷

金稚石,1888年8月6日出生於無為城一個書香門第。童年時,金稚石讀的是私塾,盡是其父教的四書五經,做八股文、試帖詩。1906年,金稚石就讀於無為簡易師範,1907年求學於蕪湖皖江中學。 [2] 
當時同盟會創辦的《明報》同改良派的《新民叢報》之間展開了一場是革命還是改良的大論戰。金稚石關心雙方的論戰,逐漸接受同盟會的觀點,時常和同學們交換看法。1910年考入安慶巡警學校,學校中同盟會活動十分活躍。金稚石積極投身於反清活動。 [2] 
辛亥革命爆發後,淮上起義軍進軍無為,金稚石不顧家中反對,積極參加迎接活動,招致其父的不滿,雙方發生激烈爭執。不久,金稚石離家赴上海擔任家庭教師,自謀生路。積蓄一點錢後,於次年考入安慶江淮大學,就讀於法律別科。 [2] 
五四運動時期,金稚石通過接觸《新青年》《覺悟》等報刊,眼界大開,思想發生急劇變化,認為要使民主得到發展,必須普及教育,因此決定從事教育事業。1920年,他在無為縣光明小學任教師,開始了教育生涯。3年後,又在開明士紳王試之家所在的東鄉王村任教。30年代初期,金稚石兼任無為縣立中學老師。 [2] 
抗日戰爭爆發後,金稚石決心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投入到抗日救國中去。他到無為中學擔任教師,同時在王家北園私塾任教。金稚石在北園開始了新的課程,如新文學、數學、自然科學等。他指導學生閲讀《拓荒者》、《嚮導》、《狂人日記》、《女神》等進步書刊,啓發學生愛國意識,喚起學生抗日救國的熱忱。 [2] 

金稚石創辦學校

1940年6月,日軍攻陷無為城,金稚石和家人逃往城外,後來定居東鄉王村。那時生活極為艱苦,住的是臨時搭起的泥草屋,睡的是土坯壘起的牀,衣食不全。然而金稚石卻借用人家堆放雜物的舊草屋,於次年辦起了一所新型學校——王村學堂,為皖中抗日根據地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幹部。 [2] 
金稚石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條扁擔、一個算盤、一支筆,教學之餘,自己身體力行和學生一起勞動,赤着腳挑東西。有人嘲諷説:“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金稚石聽之泰然,捋須自得其樂。他還編了幾首歌謠,讓學生傳唱,其中有一首扁擔歌,歌詞是:“小小扁擔不簡單,百斤重物它承擔;吃苦求學不忘本,頭枕扁擔讀書忙。”他常説:“吃苦是做人的秘訣,苦到哪裏做人進步到哪裏。” [2] 
金稚石除傳授各方面文化知識外,還突出了“抗日”這個重大課題,把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論持久戰》《整頓三風》等文獻作為教材。王村距臨江壩、神塘河等處日偽據點較近,甚至長江上日軍的巡邏艇和據點的探照燈都能清楚看見,日偽軍經常下鄉“掃蕩”,金稚石常常帶着學生們出村躲藏。敵人走後,又回村上課。他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堅持向學生們傳授文化知識和宣傳抗日道理。 [2] 

金稚石參加革命

1941年5月新四軍第七師成立,開闢了皖中革命根據地。組建無為縣民主政府時,邀請金稚石參加民主政權負責教育工作,金稚石欣然同意準備前往。不料生了一場病,未能去成。1942年2月中共皖中區黨委決定成立皖中參議會。參議會是民意機構,是抗日戰爭期間黨團結各階層人士的一條重要的紐帶,也是廣大愛國人士表達自己意願的場所。7月25日至28日,無為縣參議會在恍城召開,會議邀請和縣、巢縣、廬江縣、桐城縣代表參加,經過共同協商,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民主選舉產生第一屆皖中參議會。金稚石以全票當選為議長。一大批在地方上有聲望,能反映民意,擁護抗日政策的各方面人士被選為參議員。皖中參議會發揮了積極作用,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了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2] 
這一時期,金稚石的思想有了根本的變化,從一心教育救國,逐步轉變到以民主革命為己任。當時,金稚石一邊在王村學堂教學,一邊配合新四軍七師黨組織開展各種抗日活動。在參議會上討論各項提案時,他總是從維護黨和羣眾利益出發,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共同抗日。他還經常在皖中區黨委機關報《大江報》上發表文章,宣傳抗日,駁斥國民黨反動派的投降論調。 [2]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為了顧全大局,決定撤出皖江、皖南、蘇南等8個解放區。皖江行署秘書長鄭曰仁根據七師黨委指示,派人通知金稚石隨部隊撤退。金稚石從夢中被喊醒,在燈下讀完鄭曰仁的信,馬上斬釘截鐵地説:“天亮就走”。 [2] 
金稚石堅定不移地追隨革命,對所有撤退人員都是一個鼓舞。到了路東,就是蘇皖解放區,中共中央華東局和新四軍軍部來人迎接七師部隊。在盯胎縣黃花塘軍部駐地大會堂召開幹部大會時,金稚石和譚震林曾希聖等領導同坐在主席台上,華東局組織部幹部科長温仰春講話時特別提出:“向不辭勞苦隨軍撤退的金稚石老先生致敬”。 [2] 

金稚石加入共產黨

1945年10月29日華中地區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區的區參議會、行署負責人及各界人士在淮陰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統一機構,成立蘇皖邊區政府。隨後金稚石參加蘇皖邊區參議會的籌備工作。11月蘇皖邊區參議會成立,金稚石被選為駐會參議員。 [2] 
1946年夏季,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後,重兵進犯華中解放區。華中軍民予敵以重大殺傷後,主力部隊北上,黨政機關也隨之轉移。金稚石當時隨着黃河大隊從淮陰到漣水,又到山東。 [2] 
隊伍過了黃河之後,才住定下來,學習中央文件和參加當地土改。在冀南故城參加土改學習時認識到:“非無產階級出生的小知識分子,只有在黨的教育和培養下,才能解放自身與更好的進步,也才能真正地為勞苦大眾服務!”下決心寫了入黨申請書。華東局組織部部長曾山和金稚石作了一次懇切的談話,鼓勵他在革命道路上繼續前進。1949年6月,金稚石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批准金稚石入黨的會議上,曾希聖同志説:“金稚石同志,舊社會是一個窮教員,參加革命受到鍛鍊,在革命遇到困難的時刻,相信黨的事業必勝,堅定地跟黨走到底,是難能可貴的。” [2] 
全國解放後,金稚石被選為皖北行署委員,先後擔任合肥女中、合肥第二初級中學校長,1953年調省文史館,1954年當選為省人民代表,1955年被推選為省政協常委,1956年任省博物館副館長,1958年起任省政府參事室主任。 [2] 
1965年9月23日,金稚石因患膽結石與世長辭。入院不久,他自知病情嚴重,立即口述一份遺囑,自願故後開刀將膽囊取出獻給省立醫院作治病參考,遺體付諸火化。金稚石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和解放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特別是他關於教育方面的理念和行動,更無愧於“安徽第二個陶行知”的殊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