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田寺

鎖定
金田寺位於安溪鎮臨溪場左後側(面南方)高山頂上,與青山嶺大坪隔河相望。海拔400餘米,與山下順山公路垂直高約200餘米,比隔河大坪山還高一個頭。
金田寺全系荒山,總面積近1000畝,現共居46户人家164口人。金田寺寨子全在山頂上,總面積200畝。
金田寺充滿神奇色彩,傳説明代建文皇帝曾雲遊至此,分別有程濟《和建文金田寺詩》、劉茞《建文從遊十一先生記》為證。後來到成化年間(1465—1487),金田寺得到重修,並新塑建文帝像。 [1] 
中文名
金田寺
外文名
Jintian temple
地    址
四川省富順縣安溪鎮臨溪場左後側

金田寺景點介紹

金田寺位於安溪鎮臨溪場左後側(面南方)高山頂上,與青山嶺大坪隔河相望。海拔400餘米,與山下順山公路垂直高約200餘米,比隔河大坪山還高一個頭。從富順開往安溪的車,一過臨溪場抬頭仰望即可望其項背。兩嶺隔柯相夾,構成山翠河幽奇景,名之為“青山峽”,或“青峯峽”,順流而下一段則有“小三峽”之稱。金田寺屬臨江村九組,介於尖山坡山脈至起風之間,使臨溪場依山傍水,倍加秀麗。 建寺時間 中國自南北朝以來佛教盛行。隋、唐是佛教在我國傳播的極盛期。隋文帝致力於佛教的傳播,令百姓出錢營造佛像,抄寫佛經。唐太宗親自為玄獎寫了《大唐三裁教序》,唐高宗又寫了《大唐三藏教序記》,女皇武則天下令造大佛像(樂山大佛即建於此時),唐代宗、唐肅宗在宮裏開設道場,養了幾百個和尚拜佛唸經。五代十國時期,各地佛教也盛行,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經》。宋真宗時,全國僧尼將近50萬。南宋高宗時無節制地出賣允許出家的憑證,導致僧尼越來越多,當時有“無路不逢僧”的説法。元朝統治者對各種宗教採取兼容幷包的政策。蒙古人信仰佛教,元朝皇帝常常大作佛事,有時一個寺院的佛事一天就用上萬只羊……。基於上述情況,金田寺建於以上任何朝代均有可能,因無實據,不敢臆斷。但據歷來傳説,當初建文皇帝被明成祖擊敗後曾在金田寺當過和尚。據此,金田寺建於明朝以前,是比較合乎事理的,但其確切年代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金田寺 金田寺
金田寺全系荒山,總面積近1000畝,現共居46户人家164口人。金田寺寨子全在山頂上,總面積200畝。原有城(寨)牆,設東、北、南門。西門為高山,築一大炮台,設土炮六門。守禦城寨,現炮址擾存(原城門1寸多厚,面上包有鐵皮,異常堅固)。北門坡下20米處有左右相對兩片高而陡的“關門石”,順着“關門石”兩側修有狹長的夾道至北門牆。夾道中有人防守,北門城上更有專人守護,易守難攻。寨牆2米寬,1957年拆毀,將石頭運往鄧關修(鄧關)大橋,後組上修麻瘋病院亦是用的這寨上石頭。寨門等均已拆除。

金田寺地址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

金田寺歷史文化

青山峽旁,有一名寺金田寺,傳説明代建文皇帝曾雲遊至此。程濟和《建文金田寺詩》雲:“回首金陵悲往事,短筇高岫一登臨。”劉蒞有《建文從遊十一先生記》載於縣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