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縢

(《尚書·周書》篇目)

鎖定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最早文本出自《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在傳世《尚書》目錄中依文內『金縢之匱』一句,簡稱為《金縢》。 [2] 
整理者在篇首的《説明》中説:『全篇簡文與《尚書》的《金縢》大致相合,當系《金縢》篇的戰國寫本。』 [1] 
作品名稱
金縢
篇    名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
簡    稱
金縢
著    錄
尚書·周書·金縢
出土文獻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

金縢作品原文

武王旣克殷三年,王不紓,有遲。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動吾先王。』周公乃為三壇同墠,為一罈於南方。周公立焉,秉璧戴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史乃冊祝曰:『爾元孫發也,遘害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於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命於帝庭,溥有四方,以定爾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嗚呼! 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今我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乃卜三龜,一習吉。啓龠見書,乃並是吉。公曰:『體,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於三王,惟永終是圖。茲攸俟,能念予一人。』公歸,乃納冊於金縢之匱中。王翼日乃瘳。
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羣兄弟乃流言於邦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闢,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宅東三年,禍人乃斯得。於後,周公乃遺王詩曰《鴟鴞》。王亦未逆公。
秋,大熟,未刈。天疾風以雷,禾斯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弁、大夫端,以啓金縢之匱。王得周公之所自以為貢以代武王之説。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曰:『信。抑公命我勿敢言。』王撫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王家,惟餘沖人亦弗及知。今皇天動威,以彰公德。惟餘沖人其親逆公,我邦家禮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凡大木之所拔,二公命邦人盡復築之。歲則大熟。

金縢註釋譯文

武王攻克殷都後的第三年,生病遷延不愈。太公、召公告訴周公説:『我們為王恭敬地佔卜吧。』周公説:『這還不足以打動我們的先王。』周公於是在同一地面上夯築了三座土壇,又在其南面夯築了一座土壇。周公站在上面,手持著璧,頭上戴珪,就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
史官於是拿起寫了祝辭的簡冊進行祝禱,告先王説:『你們的長孫發,遇到了正在惡化的疾病。假若你們三位先王這時在天上有助祭的職責,就用我姬旦代替他的身子吧!我柔順巧能,多材多藝,能奉事鬼神。你們的長孫不如我多材多藝,不能奉事鬼神。所以他在上帝之庭院承受了大命,廣有天下四方,從而將你們子孫的世代統治奠定在下土,天下的老百姓也無不敬畏他。唉!不要喪失上帝降給的寶貴使命,我們的先王也就永遠有所歸依。現在,我來聽命於大龜,你們如果用我服侍,我就把璧和珪埋在地下獻給你們,等待你們的命令。你們如果不用我服侍,我就帶著璧和珪回去。』於是卜問三龜,都重複出現吉兆。打開藏書的鎖鑰查書,竟然都是吉利。周公説:『根據兆形,王會沒有危險。我新向三位先王禱告,只圖國運長遠;現在期待的,是先王能夠俯念我的誠心。』周公回去,把冊書放進金屬束着的匣子中。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到後來武王昇天了。成王在位,年紀尚小。管叔及其多位弟弟在邦國中傳言説:『周公將對孺子不利。』周公於是告訴太公、召公説:『我如果不避讓流言,我將沒法再面見先王。』
周公到東方去了三年,為禍的人被捕獲。後來,周公送給成王一首叫《鴟鴞》的詩,成王卻仍未迎回周公。
這一年秋天糧食豐熟,尚未收割。天颳起大風,夾雜雷電,穀物全部倒伏,大樹全被吹拔。國人大為震恐,成王和諸位大夫於是穿著朝服開啓金縢之櫃。王得到周公自以為犧牲來代替武王應先王之求的祝禱之辭。太公、召公和成王就詢問眾史官以及許多辦事官員,他們説:『這是真的。但周公命令我們不能説出去。』王拿著簡冊哭泣説:『不要敬卜了!從前周公勤勞王室,只因我年幼來不及知道。現在皇天動怒,以彰顯周公之德,我這個小童應該親迎周公,按我們國家的禮儀也應如此。』
成王於是出京到郊外迎接周公。當天晚上,大風反向回吹,倒伏了的穀物又全被吹起。那些被吹拔的大樹,二公命國人全部恢復扶起種回,並擣實樹根。這一年於是收成很好,秋天收穫豐碩。

金縢創作背景

本篇簡文原篇題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學界一般用《尚書・周書》中的傳世篇名『金縢』作為簡稱。文中記載了周武王病重,周公向祖先祈禱,請求自己代周王死去的情況,以及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周成王從誤解周公直至盡釋前嫌的史實。 [1] 
參考資料
  • 1.    劉國忠.走進清華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 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市打浦路四四三號榮科大廈十七樓(郵編:二〇〇〇二三):中西書局,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第一版:一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