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洞寺

鎖定
金洞寺,亦稱金門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創建於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 [2-3] 
金洞寺依地形而建,坐北朝南,南北長64.8米、東西寬54.8米,佔地面積約3551平方米。兩進院落佈局,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過殿、文殊殿,西側有轉角殿、僧舍,東側為普賢殿、三教殿。其中轉角殿為北宋遺構,文殊殿為明重建,餘皆為清代建築。轉角殿雖經元、明、清幾代修葺,但其主體大木構件及結構形制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北宋中晚期的特點,因此該殿可確定為北宋中晚期的建築,對於該時期政治、經濟、建築、文化、藝術的研究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2-4] 
2006年5月25日,金洞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金洞寺
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
所處時代
宋至清
佔地面積
3551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359-3-06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金洞寺歷史沿革

據寺內經幢銘文記載,金洞寺創建於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建轉角殿為所。
元代延祐五年(1318年),重修。 [2] 
明嘉靖七年(1528年),文殊殿重建。 [3] 
1997年,轉角殿揭頂維修,普賢殿移位重建。 [2] 

金洞寺建築格局

金洞寺坐北朝南,南北長64.8米、東西寬54.8米,佔地面積約3551平方米。兩進院落佈局,依地形而建,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過殿、文殊殿,西側有轉角殿、僧舍,東側為普賢殿、三教殿。其中轉角殿為北宋遺構,文殊殿為明重建,餘皆為清代建築。 [2-3] 
金洞寺內殿宇不多,分佈稀疏。但寺院佔地面積卻甚大,其中建築面積僅是寺院面積的16.51%。金洞寺建寺始,主軸線當在現在主軸線西面,轉角殿當時為過殿。隨着寺廟的變遷,寺院逐步向東面平川地勢移位,到明代方形成今日之軸線佈局。清代宗教信義融合,三教歸一,在軸線東又相繼建三教殿、普賢殿。轉角殿由於殿內塑像為“先師”,又俗稱”先師頭”。 [4] 

金洞寺主要建築

金洞寺轉角殿

轉角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分別為9.53米和9.5米,平面呈正方形。單檐歇山頂。殿頂筒板布瓦覆蓋。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前檐明間闢板門,次間置直欞窗,檐下斗栱五鋪作重栱單抄雙下昂偷心造,轉角鬥栱五鋪作重栱出雙抄偷心造。樑架結構規整,用材及結構形制均具有宋代建築特徵。 [3] 
轉角殿內中部設精緻佛閣一座。平面為凹字形,全部用木料製作,座底木雕須彌座,底層雕刻為雲形,束腰為海棠瓣,上枋雕成竹節形。須彌座上部置閣五小間,中部三間為二層三檐歇山頂,兩側一間各為一層。柱為方形,柱頂有卷剎。普、闌構件齊全,轉角處闌額不出頭。一層一週置斗拱32朵,二層平坐一週置斗栱18朵,二層重檐歇山頂,下檐一週置斗栱26朵,上檐一週置斗栱16朵。一層和二層上下檐明間補間鋪作出45度斜栱,其餘斗栱形制與轉角殿斗栱形制相同。佛閣明、次、梢間以小柵欄封護,左右各留一門可入閣內。山面與後面均置直欞窗。彩繪亦為青綠。佛閣上懸掛有“先師佑民之閣”牌匾。 [4] 

金洞寺文殊殿

文殊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懸山頂。殿內東西兩壁還保存有道教題材的壁畫4.9平方米,為單線平塗,水墨技法,與大殿同期,均為明代作品。 [3] 

金洞寺三教殿

三教殿為明代建築,面寬三間,進深四椽,隔扇門,直欞窗,懸山頂。 [2] 

金洞寺文物遺存

金洞寺內存北宋經幢一座。 [3] 

金洞寺文物價值

金洞寺轉角殿雖經元、明、清幾代修葺,但其主體大木構件及結構形制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北宋中晚期的特點,因此該殿可確定為北宋中晚期的建築,對於該時期政治、經濟、建築、文化、藝術的研究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4] 

金洞寺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金洞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金洞寺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金洞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 [2]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忻州市出發經和平西街—忻黑線—奇合線—金洞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