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毛裸蕨

鎖定
金毛裸蕨(拉丁學名:Paraceterach vestita (Hook.) R.M. Tryon)是鳳尾蕨科、金毛裸蕨屬植物。植株高(10)20-50釐米。根狀莖粗短,橫卧或斜升,密覆鏽黃色長鑽形鱗片。葉叢生或近生,柄長(6)10-20釐米,粗1-2.5毫米;葉片長10-25釐米,寬2.5-5(7)釐米,披針形,一回奇數羽狀複葉;羽片(7)10-17對,同形。葉軟草質,幹後上面褐色,疏被灰棕色絹毛,下面密被棕黃色絹毛;葉軸及羽軸均密被同樣的毛。孢子囊羣沿側脈着生,隱沒在絹毛下,成熟時略可見。
分佈於中國、印度、尼泊爾。生長於海拔800-3000米的灌叢石上。
金毛裸蕨株形直立從生,葉形美觀,耐乾旱,適於盆栽觀賞和較好的岩石園觀賞植物。全草可以入藥,性味辛、苦,涼。清熱解毒、止痛。主治傷寒高熱、胃氣痛、勞傷腰痛。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金毛裸蕨
拉丁學名
Paraceterach vestita (Hook.) R. M. Tryon [9]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鳳尾蕨科
金毛裸蕨屬
金毛裸蕨
命名者及年代
(Hook.) R.M. Tryon,1986 [2]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金毛裸蕨形態特徵

金毛裸蕨
金毛裸蕨(6張)
植株高(10)20-50釐米。根狀莖粗短,橫卧或斜升,密覆鏽黃色長鑽形鱗片。葉叢生或近生,柄長(6)10-20釐米,粗1-2.5毫米,圓柱形,亮慄褐色,從基部向上密被淡棕色長絹毛;葉片長10-25釐米,寬2.5-5(7)釐米,披針形,一回奇數羽狀複葉;羽片(7)10-17對,同形,開展或斜上,彼此有闊的間隔分開或接近,長1.5-4釐米,基部寬1-2釐米,卵形或長卵形,鈍頭,基部圓形或有時略微心形,少有上側耳狀突出,有柄,全緣,互生。葉脈多回分叉,往往在近葉邊處連接成狹長斜上的網眼。葉軟草質,幹後上面褐色,疏被灰棕色絹毛,下面密被棕黃色絹毛;葉軸及羽軸均密被同樣的毛。孢子囊羣沿側脈着生,隱沒在絹毛下,成熟時略可見。 [3]  [10] 

金毛裸蕨近種區別

金毛裸蕨近似川西金毛裸蕨Paraceterach bipinnata (Christ) R.M. Tryon),葉片長寬近似,羽片相同。不同在於金毛裸蕨葉片為一回奇數羽狀複葉,羽片較小,呈卵形或長卵形;而川西金毛裸蕨二回羽狀複葉(頂部為一回羽狀),羽片較大,呈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 [3-4] 

金毛裸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印度、尼泊爾。在中國分佈於河北(淶源)、北京(百花山)、山西(五台山)、四川(美姑、布拖、木裏、稻城、金川、馬爾康)、雲南(嵩明、屏邊、蒙自、景東、鶴慶、麗江、中甸)、西藏(林芝、郎縣、加查、察隅)及台灣(宜蘭、新竹、嘉義)。生長於海拔800-3000米的灌叢石上。 [3] 
金毛裸蕨 金毛裸蕨

金毛裸蕨生長習性

金毛裸蕨孢子三裂縫,成熟時黃褐色,接種後10-15天萌發,萌發類型為書帶蕨型。原葉體母細胞首先形成單列的絲狀體,其後配子體發育明顯區別於非旱生的蕨類,金毛裸蕨配子體發育最明顯的特徵是形成大量的分枝,通常單列的絲狀體基部細胞可通過細胞縱分裂形成絲狀分枝,這些分枝又可進一步產生新的分枝,分枝的末端可形成片狀體,這些片狀體又可產生分枝絲狀體或片狀體,最終整個配子體可發育為羣叢。有時,單列的絲狀體也可直接發育為片狀體,然而這些片狀體並不發育為原葉體而是產生大量的絲狀分枝。當羣叢形成時,在絲狀體或片狀體表面可產生數量較多的精子器,但在人工培養條件下並沒有發現頸卵器。如果培養條件適宜,配子體可進行營養繁殖,持續較長時間,老的片狀體上可產生新的絲狀體。金毛裸蕨位於羣叢外的大型心形原葉體可進行無配子生殖產生孢子體。 [5] 

金毛裸蕨主要價值

觀賞:金毛裸蕨株形直立從生,葉形美觀,耐乾旱,適於盆栽觀賞和較好的岩石園觀賞植物。 [6] 
藥用:全草可以入藥,性味辛、苦,涼。清熱解毒、止痛。主治傷寒高熱、胃氣痛、勞傷腰痛。 [7] 

金毛裸蕨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