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棕櫚獎

鎖定
金棕櫚獎(Golden Palm Award)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每年頒發一次。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1] 
中文名
金棕櫚獎
外文名
Golden Palm Award
獎項性質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
創立時間
1957年
獎盃標誌
金制棕櫚枝
獲獎華人
陳凱歌 [1] 

金棕櫚獎獎項介紹

金棕櫚獎(Golden Palm Award)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創立於1957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
另外,戛納國際電影節設有榮譽金棕櫚獎、短片金棕櫚獎等。

金棕櫚獎獎項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會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盃,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金棕櫚獎。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盃。1964年至1974年期間,金棕櫚獎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名稱。1975年開始,金棕櫚獎固定。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盃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2-3] 

金棕櫚獎獎盃標誌

棕櫚獎獎盃為金制棕櫚枝,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櫚樹。金棕櫚獎以1公斤重的水晶為基座,上面鑲嵌着高13.5釐米、寬9釐米、由19個葉片構成的金色橄欖枝,橄欖枝和葉片均由24K黃金打造而成,總重量為118克,價值約2萬歐元。 [2] 
作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無可爭議的標誌,最新的金棕櫚獎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 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
自2014年起,金棕櫚獎便採用符合標準的“公平採礦”認證金原料製作,具有了環保的寓意。
201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迎來70週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制作金棕櫚獎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 [4] 
2017年,全新的金棕櫚獎上點綴的鑽石原料來自經責任珠寶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認證的供應商,如星塵一般鑲嵌在標誌性的棕櫚葉上,映襯着纖巧精緻的葉柄,綻放出灼灼光華。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聖盃煥發出全新華彩,成為所有電影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採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水晶底座之上。臻美細節令每一座金棕櫚獎都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歷屆獲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歷屆獲獎名單
屆次
年份
作品
導演
1946年
Frantisek Cáp
貧民窟
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寶石花
《217註冊證》
1949年
第三人
1951年
1952年
奧賽羅
1953年
1954年
地獄門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雁南飛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長別離
1962年
諾言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放大
1969年
如果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埃里奧貝多利
1973年
受僱者
稻草人
1974年
對話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木屐樹
1979年
鐵皮鼓
1980年
影武者
1981年
鐵人
1982年
大失蹤
科斯塔·加華斯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教會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鋼琴課
1994年
1995年
地下
1996年
1997年
鰻魚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鋼琴家
2003年
大象
2004年
華氏911
2005年
孩子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白絲帶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冬眠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寄生蟲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參考資料: [5-7]  [9]  [12]  [16] 

金棕櫚獎兩次獲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兩次獲獎記錄
導演
作品(年份)
對話》(1974年)、《現代啓示錄》(1979年)
今村昌平(日本)
楢山節考》(1983年)、 《鰻魚》(1997年)
埃米爾·庫斯圖裏卡(南斯拉夫)
爸爸出差去了》(1985年) 、《地下國度》(1995年)
比爾·奧古斯特(丹麥)
征服者佩爾》(1988年)、 《善意的背叛》(1992年)
達內兄弟(比利時)
美麗羅塞塔》(1999年)、 《孩子》(2005年)
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白絲帶》(2009年) 、《》(2012年)
肯·洛奇(英國)
風吹麥浪》(2006年) 、《我是布萊克》(2016年)
自由廣場》(2017年)、《悲傷三角》(2022年)
注:上表不包括“短片金棕櫚獎”獲得者,兩次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僅有8位(共九人),詳見雙金棕櫚俱樂部詞條。 [6] 

金棕櫚獎華人獲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1] 
2017年,邱陽導演的《小城二月》獲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短片金棕櫚獎。 [8] 
2021年,唐藝導演的《天下烏鴉》獲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是中國電影第二次獲得短片金棕櫚獎。 [10] 
2022年,陳劍瑩導演(編劇李少華)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是中國電影第三次獲得短片金棕櫚獎。 [13-14] 

金棕櫚獎榮譽金棕櫚

2022年5月18日,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壯志凌雲2:獨行俠》在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舉行首映禮。在首映禮上,戛納組委會為湯姆·克魯斯頒發了一座榮譽金棕櫚獎,向他的輝煌演藝生涯致敬。 [11] 
2023年第76屆獲獎者:哈里森·福特邁克·道格拉斯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