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柱塔

鎖定
金柱塔是當塗縣乃至馬鞍山標誌性古建築之一,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長江口的南岸,距縣城2.5公里,該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金柱塔
地理位置
安徽省當塗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 [1] 
景點級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立時間
1589

金柱塔建設沿革

金柱塔
金柱塔(5張)
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
民國十七年(1928年),重修。
以上歷代維修均引自乾隆十四年《當塗縣志》、民國二十六年《當塗縣志》。
2004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9月,根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舊如舊,恢復明代古塔原貌”的維修方案進行了維修,2008年元月維修竣工。
金柱塔 金柱塔
金柱塔磚石構成,通體高37米,底徑9米,八角七層,各層檐口以磚仿斗拱,塔基由青石疊砌。塔體雙筒結構,外筒為梯道,內筒為各層塔心室,各室均為穹隆頂,頂沿下口鑲佛像磚,內設佛龕,各層各面均開塔門,門兩側築燈龕。
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並建一堂一亭於塔下,周圍植花竹,現堂亭俱廢。
金柱塔製作精細,氣勢磅礴,集宗教、風水、航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但不繁雜,體態穩重大方,塔的倚柱、佛龕建造精美,雙杪華拱、鴛鴦交手拱製作精細,佛像磚地藏菩薩形象刻畫細膩,燈龕設計巧妙,在一座明塔上同時融入這些結構,在省內古塔中為孤例。

金柱塔文物價值

金柱塔氣勢磅礴,當塗有句古語:“當塗雖小,三塔兩浮橋”,現三塔尚存金柱塔、黃山塔、凌雲塔(舊塔於1911年倒塌,現已重建)。登塔遠眺,可觀賞大江東去,天門山和採石磯的雄姿。
金柱塔位於安徽馬鞍山市姑溪河入長江口岸,為八角七層寶塔,建於明朝前期。那時當塗常患洪災。風水家認為,姑溪河水逆向西流,於水性地脈不宜,需建寶塔以鎮水口。縣令章嘉楨在發動民眾築圩治水同時,決定建塔。限於財力三年無果。萬曆十七年,縣城四條巷發現宋理宗時的窖金,嘉楨請求郡守陳壁,割金之半建塔。先購得新城圩民田為塔基,累土成阜而名之為山,所建寶塔,初名鐵淋,旋改金柱塔,又因金助之功和彌補星垣所未備,故有“非金而有金助,非柱而有柱形,非山而有山名”之説。金柱塔內有石階,遊人可拾級而上,登臨塔頂,俯窗憑眺。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詩為證:
金柱關寶塔
一塔飛峙大江邊,金柱鎮妖千百年。
社稷興亡民憂樂,盡在高瞻遠矚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