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東北路界壕邊堡

鎖定
金東北路界壕邊堡 又稱“烏爾科”(達翰爾語)、“老邊”、“舊邊”、“邊牆”、“邊壕”等。
中文名
金東北路界壕邊堡
壕    長
200餘公里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為金朝抵禦西部蒙古諸族而修築的重要軍事防禦設施。始建於12世紀下半葉,北起嫩江西岸的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北七家子村月亮泡,穿過東側的黑龍江省甘南縣、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龍江縣和西側的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市,然後繼續向西南直行進入科爾沁草原,止於霍勒河,黑龍江省境內界壕長200餘公里。
金東北路界壕邊堡,是以牆垣為主體,包括許多軍事設施和生活設施。界壕邊堡分單線和複線,多為複線。複線是指同段界壕有內外兩道牆垣,居內的一側深闊高聳為主牆。主、副牆通常大致保持平行,並充分利用地形地勢的起伏,加大主、副牆的落差。主、副牆之間有塹壕。邊牆為土石混築,牆基底寬14米,頂寬2米,高4米。緊貼主牆外緣附有間距80、90、100米不等的馬面。界壕內側每隔10公里的開闊高阜或坡崗上築有一小型城堡(即邊堡),共有邊堡19座。邊堡平面呈正方形,每面牆長150米左右。門開在東牆中間,其外附築甕城。四隅設角樓。堡外有護壕。界壕邊堡內側還築有大型戍邊古城,一般距界壕較遠,黑龍江省境內有3座(查哈陽古城、土城子古城、沙家街古城),其中查哈陽古城距查哈陽鄉北1公里,距界壕9公里,古城呈長方形,周長1210米。還有邊關隘口兩處,即諾敏河關和阿倫河關。界壕邊堡及古城中曾出土的遺物有陶、瓷器物殘片,如碗、盤、壇、罐之類;鐵器有鏃、刀、甲片、鏵、鍋等;還有石臼、手搖磨及宋代銅錢等。金東北路界壕邊堡,對於研究地方史有重要價值,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