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挖耳

鎖定
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old & Zucc.)是菊科天名精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被白色柔毛;葉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柄與葉等長;頭狀花序單生莖端及枝端,具花序梗,苞葉披針形或橢圓形,總苞卵圓形; [3]  因頭狀花序下垂,其形態類似挖耳勺,故名金挖耳。 [4] 
金挖耳產於中國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東北等地,在日本、朝鮮有分佈。生於路旁及山坡灌叢中。 [5]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金挖耳全草幹用煎水內服,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風殺蟲等功效。 [6]  金挖耳在食用方面的價值,金挖耳、糯米各適量,燒(存性)兑豬肝蒸服。 [7] 
中文名
金挖耳
拉丁學名
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old & Zucc.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天名精屬
金挖耳
分佈區域
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華東、華中、西南、華南、東北等地

金挖耳形態特徵

金挖耳
金挖耳(9張)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釐米,全株被白色毛。莖直立,質略硬,有槽。初時較密,後漸稀疏,中部以上分枝,枝通常近平展。葉互生;莖下部葉大,卵狀長圓形,長可達15釐米,寬6釐米,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基生葉柄與葉等長;基葉於開花前凋萎,下部葉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2釐米,寬3-7釐米、先端鋭尖或鈍,基部圓形或稍呈心形,有時呈闊楔形,邊緣具粗大具胼胝尖的牙齒,上面深綠色,被具球狀膨大基部的柔毛,老時脱落稀疏而留下膨大的基部,葉面稍粗糙,下面淡綠色,被白色短柔毛並雜以疏長柔毛,沿中肋較密;葉柄較葉片短或近等長,與葉片連接處有狹翅,下部無翅;中部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柄較短,無翅,上部葉漸變小,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兩端漸狹,幾無柄。 [8] 
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或分枝的頂端,下垂,徑約10-16毫米;具花序梗,苞葉3-5枚,披針形至橢圓形,基部寬,上部稍收縮,長5-6毫米,直徑6-10毫米,苞片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短(向內逐層增長),廣卵形,幹膜質或先端稍帶草質,背面被柔毛,中層狹長橢圓形,幹膜質,先端鈍,內層條形。其中2枚較大,較總苞長2-5倍,密被柔毛和腺點。總苞卵圓形,外層苞片長披針形,內層苞片膜質,橢圓狀披針形;全部管狀花,黃色,外圍數層為雌性花,中央為兩性花。雌花狹筒狀,長1.5-2毫米,冠檐4-5齒裂,兩性花筒狀,長3-3.5毫米,向上稍寬,冠檐5齒裂,筒部在放大鏡下可見極少數柔毛。瘦果細長,無冠毛,長3-3.5毫米。 [3]  花期秋季。

金挖耳生長環境

金挖耳生於路旁、荒地及山坡灌叢中。 [5] 

金挖耳分佈範圍

金挖耳產於中國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東北等地,在日本、朝鮮有分佈。 [5] 

金挖耳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金挖耳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痛、蛔蟲腹痛、急性腸炎、痢疾、尿道感染、淋巴結結核;外用治瘡癤腫毒、乳腺炎、帶狀皰疹、毒蛇咬傷。它的果實就是宋本草中記載的除州鶴蝨。 [1]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金挖耳全草幹用煎水內服,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風殺蟲等功效。 [6]  金挖耳在食用方面的價值,金挖耳、糯米各適量,燒(存性)兑豬肝蒸服。 [7] 
【異名】挖耳草(《重慶草藥》),樸地菊、勞傷草(《泉州本草》),野煙、鐵抓子草、野向日葵、鐵骨消、翻天印(《湖南藥物志》),倒蓋菊、山煙筒頭(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來源】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全草。
採集
【採集】8-9月花期採收。
藥材形態
【藥材】乾燥全草,莖細而長,通體被有絲光毛,幼嫩處尤為濃密,灰綠色至暗棕色。葉多皺縮破碎,卵狀長圓形,灰綠色至棕綠色。莖基叢生細根,長約5-10釐米,暗棕色。有時帶有頭狀花序,呈枯黃色。有青草氣,味澀。產於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金挖耳 金挖耳
【性味】苦辛,涼。
  • 植物名實圖考》:性涼。
  • 《重慶草藥》:微苦辛,性平,無毒。
  • 《泉州本草》:味辛苦澀,性涼,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感冒,頭風,泄瀉,咽喉腫痛,赤眼,癰腫瘡毒,痔核出血。
  • 《重慶草藥》:洗瘡。包瘡。
  • 《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咽喉。主喉科諸證,頭風目疾,風火赤眼,勞傷目黃,諸蟲螫傷。
  • 《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祛風殺蟲。
  •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炎祛痰。治感冒,腹痛,急性腸炎,淋巴結炎
用法與用量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搗汁。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
【選方】
  • 治咽喉腫痛:金挖耳鮮全草搗絞汁,調蜜服。(《泉州本草》)
  • 治寒毒瘡初起或未潰者:挖耳草葉搗絨,包。能散者散,不散者穿。(②方以下出《重慶草藥》)
  • 治痔核破潰出血:挖耳草煎水洗。
  • 治腮腺炎:挖耳草葉半斤,大葱頭四個。合酒糟子搗合,炒熟外敷。並用挖耳草根頭七個,搗爛泡開水飲汁。
  • 治瘡癤腫毒,瘭疽,帶狀皰疹:鮮倒蓋菊,搗爛敷患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 治毒蛇、瘋犬咬傷:金挖耳草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禁忌:氣虛者忌用。
參考資料
  • 1.    金挖耳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0-11-16]
  • 2.    金挖耳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5]
  • 3.    金挖耳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4.    柴天川,馬曉莉,王彥剛,太行本草圖譜之嶂石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09,第194頁
  • 5.    金挖耳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6.    張俊庭主編,中醫診療特技精典,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10,第558頁
  • 7.    趙能武,楊玉濤主編,水族藥物彩色圖譜,貴州科技出版社,2017.08,第133頁
  • 8.    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