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鈍頭冬青

鎖定
鈍頭冬青(學名:Ilex triflora Blume var. kanehirai (Yamam.) S. Y. Hu)是三花冬青的變種,是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10米;葉片近革質,葉片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1-5聚傘花序簇生於當年生或二三年生枝的葉腋內,花4基數,白色或淡紅色;花萼盤狀,花葯橢圓形,黃色;子房卵球形,果球形,成熟後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1月。生於海拔200-1100米的山地林中、林緣或溪邊灌木叢中。分佈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
中文名
鈍頭冬青
拉丁學名
Ilex triflora Blume var. kanehirai (Yamam.) S. Y. Hu
別    名
金平氏冬青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無患子目
亞    目
衞矛亞目
冬青科
冬青屬
亞    屬
冬青亞屬
矮冬青組
三花冬青
變    種
鈍頭冬青
命名者及年代
(Yamam.) S. Y. Hu, 1949

鈍頭冬青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10米;幼枝近四稜形,稀近圓形,具縱稜及溝,密被短柔毛,具稍凸起的半圓形葉痕,皮孔無。葉生於1-3年生的枝上,葉片近革質,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2.5-10釐米,寬1.5-4釐米,先端圓形或鈍,絕不漸尖,基部圓形或鈍,邊緣具近波狀線齒,葉面深綠色,干時呈褐色或橄欖綠色,幼時被微柔毛,後變無毛或近無毛,背面具腺點,疏被短柔毛,主脈在葉面凹陷,背面隆起,兩面沿脈毛較密,側脈7-10對,兩面略明顯或不明顯,網狀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3-5毫米,密被短柔毛,具葉片下延而成的狹翅。雄花1-3朵排成聚傘花序, 1-5聚傘花序簇生於當年生或二三年生枝的葉腋內,花序梗長約2毫米,花梗長2-3毫米,兩者均被短柔毛,基部或近中部具小苞片1-2枚;花4基數,白色或淡紅色;花萼盤狀,直徑約3毫米,被微柔毛,4深裂,裂片近圓形,具緣毛;花冠直徑約5毫米,花瓣闊卵形,基部稍合生;雄蕊短於花瓣,花葯橢圓形,黃色;退化子房金字塔形,頂端具短喙,分裂。雌花1-5朵簇生於當年生或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總花梗幾無,花梗粗壯,長4-8(-14)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或近中部具2枚卵形小苞片;花萼同雄花;花瓣闊卵形至近圓形,基部稍合生;退化雄蕊長約為花瓣的1/3,不育花葯心狀箭形;子房卵球形,直徑約1.5毫米,柱頭厚盤狀,4淺裂;果球形,直徑6-7毫米,成熟後黑色;果梗長13-18毫米,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宿存花萼伸展,直徑約4毫米,具疏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分核4,卵狀橢圓形,長約6毫米,背部寬約4毫米,平滑,背部具3條紋,無溝,內果皮革質。花期5-7月,果期8-11月。 [1] 

鈍頭冬青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100米的山地林中、林緣或溪邊灌木叢中。模式標本採自台灣(R. Kanehira s. n.) 。 [1] 

鈍頭冬青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浙江(泰順、瑞安、麗水、龍泉、雲和、遂昌、慶元、景寧、天台山)、江西(永修、武寧、資溪、黎川、石城、寧都、瑞金、會昌、尋烏、銅鼓、白鶴)、福建(長汀、上杭、寧德、祟安)、台灣(北部和南部恆春半島)、湖南(沅陵、新晃、芷江)、廣東(從化、潮安、龍門)、海南(五指山)等省; [1] 

鈍頭冬青變種信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