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山派

(道教全真金山派)

鎖定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因發源于山東嶗山,又稱嶗山派。由龍門第四代孫玄清所創。據《玄門必讀》等載,孫玄清(1497—1569),字元玉,號金山,又號海嶽山人,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人。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禮李顯陀為師。後遊威海榮成鐵槎山雲光洞,遇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內丹法)。
中文名
金山派
地    址
山東嶗山
創立者
龍門第四代孫玄清
孫玄清(1497—1569)明朝青州府壽光縣人,著名嶗山道士,全真龍門派第4代弟子。系今壽光市化龍鎮埠西一村人,俗名超然。據譜載,是埠西孫氏始祖諱祥的五世孫,父諱鈞,行四。玄清性孤傲,天資聰敏,9歲時父母早喪,因悲痛雙目失明,不願寄養於眾伯父,而去鐵佛寺為僧。後來聽説嶗山道士徐復陽修行20年後復明,於是來到嶗山明霞洞,棄釋從道,禮李顯陀為師。後遊鐵查山雲光洞,遇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年十九,即墨縣太和真人攜住黃石宮,於此苦煉二十餘年。傳説孫玄清曾在嶗山偶遇著名的風塵俠道張三丰,進行傳授與點撥,“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以計數”,於是豁然貫通,20年後孫玄清終於雙目復明,從此名聲大噪。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京師白雲觀坐缽修煉,祈雨有驗。世宗敕封他為“護國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令他“掌管真人府事”。孫玄清由此開創了全真道教龍門派下的一個支派——金山派,嶗山明霞洞也因此成為金山派的祖庭。孫玄清是明嘉靖全真道士中最顯貴者,《全真須知》中列有金山派派目。《藝文志》載:孫玄清著有《注靈寶秘訣》、《玉皇心印經》、《上清淨經》、《皇經始末玄奧》諸編。
明霞洞始建於元代,名“鬥母宮”。自元代至明代曾有不少的道教名人在此清修,他們是邱處機、郝太古、孫不二、張三丰、孫玄清等,其中以張三丰在此修煉的時間為最久。明隆慶年間,孫玄清主持對洞右全真道金山派道院進行擴建,佔地2000多平方米,房屋32間,建三清殿一座,為磚木結構。在明霞洞洞石上刻有《孫紫陽疏》,敍述了他修行始末。道院藏有《五老圖》長卷,捲上繪着孫玄清以下5人的畫像。
孫玄清在上清宮和明霞洞共修行50餘年,“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以計數”。他創立了道教全真金山派,並以明霞洞為金山派的祖庭。明霞洞左側鐫刻有《孫真人紫陽疏》成篇石刻,又稱《海嶽修真記》,該刻石佔明霞洞巨石之大半,字尚可捫讀,疏中述孫玄清事蹟甚詳。又據記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嶗山道士王生本在白雲洞立有白雲洞歷代碑,內述其金山派祖師海嶽山人之功果,惜碑文已佚。
金山派是較早融合齋醮祈禳等正一符籙法術的全真龍門道派之一,主要分佈在東北遼寧、吉林及山東的嶗山、泰山、淄博。嶗山明霞洞是金山派祖庭。泰山碧霞祠、千山五龍宮是金山派比較大的道觀。吉林省磐石市龍泉宮也是金山派的道觀。2009年起建,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是道教建廟歷史上大廟建設速度最快的,2013年開始建設龍泉宮養生院以及龍泉宮孤兒院,龍泉宮養老院,塔林,祭天壇,玄門塔。
金山派歷史上高道輩出,著名的高道有嶗山匡常修、山東首任道協會長泰山碧霞祠張常明、千山五龍宮傳戒大律師王全林方丈、嶗山太清宮劉懷元道長。王全林、劉懷元都曾是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嶗山匡常修道長 嶗山匡常修道長
金山派祖庭明霞洞 金山派祖庭明霞洞
山東道協第一任會長泰山碧霞祠張常明道長 山東道協第一任會長泰山碧霞祠張常明道長
千山五龍宮王全林方丈 千山五龍宮王全林方丈
金山派傳派百字
玄至一無上 天元妙理生 體性浮空坐 自然是全真
常懷清靜意 合目得金丹 道高扶社稷 留名萬古傳
宏揚開大化 正法度賢宗 温良恭儉讓 寬仁慈善容
潛心存本位 密念守規中 勤修延壽命 內息潤黃庭
安義黍珠成 凝照慧光靈 衝舉雲霄外 永與太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