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寄水

鎖定
金寄水(1915—1987),原名頤豐,字瘦梅。1915年舊曆三月二十二日生於北京外交部街原睿親王府。戲曲研究工作者,曾業新聞記者、報刊編輯有年,撰寫過小説、戲曲多種。1987年金寄水去世,享年72歲。 [1-2] 
中文名
金寄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87年
職    業
詩人,作家,編輯
出生地
北京
代表作品
《紅樓夢》

金寄水人物生平

金寄水(1915—1987),原名頤豐,字瘦梅。1915年舊曆三月二十二日生於北京外交部街原睿親王府。他家隸屬原滿洲正藍旗,系清代第一位攝政王睿忠親王多爾袞第十三世孫。按愛新覺羅世系序列,輩分應與“啓”字雁行。 [1] 
金寄水是戲曲研究工作者,曾業新聞記者、報刊編輯有年,撰寫過小説、戲曲多種。他工書法,尤擅於近體詩和長短句。其詩品出諸劍南,徜祥於清初諸家,深得黃仲則、張船山之致;詞格則力追李後主及大小晏,自然超脱之處,方之納蘭容若而不為過。中年以前的詩詞作品,曾選收為《如是觀閣詩詞吟草》,惜未及付刻而毀於“文革”;近作則收入《野石齋吟草》,尚未結集。 [1] 
金寄水10歲以前的歲月,是在睿王府內度過的,沒落王府的生活,吞噬掉了他的童年。辛亥革命後,滿洲貴族賴以生存的統治基礎垮了,經濟收入枯竭,但各府第內仍竭力維持局面。金寄水6歲喪父,加之生在這個禮重於情的環境中,得到的母愛也不多。他害怕逢年過節,沒完沒了地磕頭,鬧得頭昏腦脹。他還隱隱約約地記得:4歲那年,曾和大人一起,在假山頂上看到城東南方向濃煙滾滾。事後才曉得,那就是“火燒趙家樓”的景象。就在這年,大人開始教他識字。轉過年便由塾師啓蒙;從此同書本結下了不解之緣。因他秉賦聰穎,不過三兩年已通讀《四書》《左傳》《詩經》《尚書》,接着開筆屬文。13歲前後,已初步學會做詩、填詞。 [1] 
“七七事變”後華北淪陷。22歲的金寄水偕兩弟兩妹生活。當時他們只能靠典賣字畫古玩等浮財度日了。此際有人願幫他在社會上謀個職務,他總是説:“我怎能為五斗米向非我族類的外國人折腰!”一再拒而不就。1939年,偽滿“宗人府駐京辦事處”動員他去“新京”承襲“睿親王”世爵,他斷然拒絕,表示:“金某人縱然餓死長街,也不能向石敬塘輩稱臣!”這樣,他硬撐着熬過了8年淪陷生活。當時他曾寫過一首詩:“不把深杯便索然,況逢燈節雪連天。衣裳典盡箱何用,抬向長街換酒錢!”可謂生活紀實。 [1] 
盼到抗戰勝利,大地重光,金寄水已家徒四壁。於是應朋友之約,進了民營的《商業日報》,既是編輯又當記者;後來又在民辦刊物社當過編輯。他的幾部連載小説《惆悵西風》《夢裏朱門》以及系列小品文《秋齋碎墨》等,即撰寫於此時。可惜因刊物中斷,小説都未終篇。 [1] 
腐敗的國民黨政府發動了有敗無勝的反人民戰爭,覆滅已成定局。金寄水雖對共產黨缺乏認識,心裏卻朦朧地想:歷代總是得人者勝,逆天者敗,共產黨既然節節勝利,必有道理。有人對他説:“你是王孫,共產黨能放過你嗎?”他説:“我沒當過王爺沒做過壞事,只是個落拓文人,共產黨不會跟我過不去!”在北京解放前的最後一個春節,他寫下了“莫道窮途風趣減,柴門親換舊桃符”的詩句。 [1] 
解放了。他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充滿朝氣的新中國誕生了,他積極地參加了工作。他加入北京大眾文藝創研會,於1950年10月當選為執行委員,並擔任《説説唱唱》和《新民報》曲藝副刊的編輯。1954年出席了北京市第一次文代會。其後任《北京文藝》編輯。1962年調北京市戲曲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 [1] 
在“十年動亂”中,金寄水無辜地而又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他目睹“四人幫”一夥的倒行逆施,心中憤,寫下了“吳鈎易染心頭血,秦火難焚腹中書”的詩句,鮮明地表現了抵制的態度。他還寫下了“分明一場戲,只恐不堪收”、“欲借銀河千擔水,洗清雙眼看何如”的詩句,深信黨和人民對“四人幫”決不會聽之任之,遲早會有撥亂反正的一天! [1] 
這是難捱的10年。金寄水不僅心情壓抑,且子女漸長,生活拮据。他還是按下心來,與其他同志一道,為人民衞生出版社校點了我國古典醫藥鉅著《本草綱目》。 [1]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金寄水獲得了新的生命力。短短几年來,重新修訂並發表了小説《司棋》;參加了北京戲研所《京劇劇目詞典》編纂工作;還陸續撰寫了一批散文、掌故札記,以《客窗雜憶》為專欄標題在有關報紙上次第發表。 [1] 
在進一步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過程中,金寄水家遷入了新居。他感激黨和人民的照顧,願以實際行動做出貢獻。他計劃在幾年內創作一部反映封建寄生階級剝削本質及崩潰趨勢的長篇小説《衰草王孫》,還擬抽時間再創作一本屬於《紅樓夢》外編性質的中篇作品。1987年金寄水去世,享年72歲。 [1]  [2] 

金寄水主要作品

金寄水在工作之餘,寫過不少短文、札記和韻文作品,一部分曾公開發表;戲曲創作有京劇劇本《同心結》;作為《紅樓夢》外編的《司棋》的初稿,也在“文革”之前寫成;此外還會同其他同志,採用再創作形式,改寫了“聊齋故事”多篇,由通俗讀物出版社分冊出版。 [1] 
參考資料
  • 1.    關紀新編,滿族現代文學家藝術家傳略,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06,第186-189頁。
  • 2.    金梅著,貴胄凡塵 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的前世今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03,第2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