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壽山

鎖定
金壽山(1921—1983年),浙江省紹興 [2]  市人。家學淵源,自幼攻讀醫書。17歲時父親病逝後,更發憤苦學,立志從醫。數年間,一面熟讀《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温病學説等中醫名著,一面運用於診療實踐,獲得廣博知識。
中文名
金壽山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1983年
職    業
醫生、中醫學家
出生地
浙江紹興
代表作品
《温病學講義》《温熱論新編》《續廣筆記》等

金壽山人物簡介

金壽山(1921~1983),浙江紹興人。中醫內科專家。早年隨父學醫,17歲在私塾執教,課餘深研醫著。民國25年(1936年)移居上海,在慈善團體坐堂施診。抗日戰爭期間,曾去桂林、昆明行醫。抗日戰爭勝利後定居上海,應聘在中國醫學院講授《金匱》、《傷寒論》等課程。1956年秋,入上海中醫學院,歷任傷寒温病教研組主任、中醫學基礎教研組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副院長兼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評議組成員,全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內科學會主任委員及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
金氏善治傷寒熱症和內科雜病,能博採諸家之長,不拘一格,運用益氣昇陽法治療上氣不足眩暈諸症有獨到經驗,1984年上海中醫學院編成計算機診療程序。著有《温熱論新編》、《金匱詮釋》、《金壽山醫論選集 [1]  》等書,主編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二版教材《温病學講義》。晚年猶抱病堅持參與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四版教材的編審工作。

金壽山著述作品

勤於著述,曾主編有《温病學講義》、《中醫學基礎》等教材。另撰有《温熱論新編》(1960年)。他指導研究生探索益氣昇陽的藥理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獲得成果。有他參加的《陰虛火旺證的研究》,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曾任《上海中醫藥雜誌》和《中醫年鑑》主編,主持編寫《中醫方劑臨牀手冊》、《中醫學基礎》。合編《中醫內科學》。著作還有《温熱論新編》、《金壽山醫論集》、《金匱詮釋》、《温病釋要》等。

金壽山學術觀點

金壽山綜述

金氏對中醫古典文獻涉獵甚廣,其中於仲景學説、易州張氏學説與温病學説研究尤深。對前人論著凡於理可通、其法可行者不問其派別、專長均掬為己有而發揚之。其學術特點是兼收幷蓄、博採眾長、理法全面、方藥無偏。他在終年手不釋卷、勤求歷代典籍密切聯繫臨牀中提出不少學術見解,對中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金壽山關於中醫學

金壽山著作 金壽山著作
金氏認為中醫學是一門不斷髮展着的學問,我們當代要比古人高明,決不能妄自菲薄,如現在編的《中醫學基礎》儘管還有不少缺點,但它從《內經》基礎上作了比較系統的論述和闡明。每個老中醫都有一技之長、獨特經驗,不能以為這算不了什麼,小看這些經驗,應把自己的直接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下一代。“集涓滴之細流,可以匯成江河”。對古人的經驗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有真正的心得體會,古人的書切忌死讀,要引導學生懂得把書本知識到實踐中去檢驗,看看是否真有道理,以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金壽山關於辨病

金氏説認為中醫只會辨證、不會辨病實在是一種誤解。中醫是講辨病的,有許多疾病中醫與西醫的認識基本一致,病名也相同,如感冒中暑痢疾瘧疾等;有的病名不同而內容是一致的,如西醫的神經官能症中醫稱“百合病”、“髒躁”,西醫的白塞氏綜合徵仲景早已稱之謂“狐惑病”;有些病名為中醫所特有,如痰飲、傷寒、温病、血痹、虛勞等,都有其病因、發病機理、發展規律、治療原則。“××病脈證並治”就是説明要在識病的基礎上來辨證施治。以為中醫只講辨證施治,只要辨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滯、血瘀等證就可異病同治,是把中醫看得太簡單了。辨證只能解釋疾病過程中出現某些證候的病理,而不能認識到某一個病的全部病理。“有是證用是藥”是指在見證確切的情況下應放膽使用而説,並不是説治病可以毫無原則地“隨證變法”。在臨牀上,暫時不能判明屬於何病,只能辨證施治,這是特殊情況,不能認為異病同治,更不能因此認為可以不要辨病。但強調辨病,並不是説不要辨證,不能認為辨病既確,治法就可千篇一律。如果不通過辨證,辨病是無從入手的。只是辨證要有全局觀點,不能僅着眼於當前的見症,要通常達變。另外,強調中醫的病,決不能以辨中醫的病為滿足,而必須與辨西醫的病結合起來,不斷總結經驗,使中西醫學真正從理論上做到融匯貫通而有所創新。
關於傷寒温病 
金氏強調學習《傷寒論》及温病學説的原著。認為《傷寒論》是對《素問·熱論》的發展,是一部夾敍夾議、有方有論的好教材。《傷寒論》對於疾病的認識包含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傷寒論》的112方大多是行之有效的,不僅可用於各種熱病,也常廣泛用於雜病。學習《傷寒論》首先要依次序從白文(即原文)上領會辨證論治精神,要先從有字處着眼,讀得精、讀得細,一句一字不能放過,到一定程度,可由約到博,看歷代註解,與從無字處着眼結合起來,舉一反三,再由博返約,用各種方法去整理。温病方號稱時方,為常用而有效之法。《温熱經緯》、《温病條辨》等都要學習原著為主。金氏認為這些原著不論在形式上或內容上都是中醫最好教材,能為學者提供較完整的學術經驗。
關於《金匱要略》 
金氏認為《金匱要略》中的中風、瘧疾、血痹、虛勞、肺痿肺癰胸痹寒疝、積聚、痰飲、消渴、水氣、腸癰蛔蟲等都是病名。既稱為病,就有一定的發病原因,有其發展過程與傳變規律,有其一定治療原則,有專方甚至還有專藥。全書各篇,先講辨病,後講辨證,“××病脈證並治”就是要在識病基礎上辨證施治。如咳嗽一症,不僅要辨虛實寒熱,而且將其分列於《肺痿》、《肺癰》與《痰飲》病篇之中。《金匱要略》從理論到方藥對常見病症的鑑別診斷是其重要內容之一。重視鑑別診斷其目的一是辨病,如風病與痹病作鑑別、女勞疸與水氣病作鑑別等;二是辨證,不但要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還要辨標本、辨主次、辨進退、測預後

金壽山關於河間學説

金壽山著作 金壽山著作
金氏認為河間學説是進步的學説,河間着重五運六氣,但他所論的運氣與一般所講的運氣學説內容有所不同,河間只承認有小運,有主氣,論及為病,但舉五臟六腑之應六氣,與統歲加臨全不相干。河間所講亢害承製,與《內經》的更勝而相平不同,是指六氣病變在亢盛到一定程度時所出現的一種假象,其本質還是一種亢害。金氏認為河間主火論是有實踐作為根據的,河間用藥則並不專主寒涼,治療上主養腎水而勝退心火,河間認為人身中有太乙天真主氣,非陰非陽,著名的河間地黃飲子,補腎精以交水火,用意就是如此。金氏認為河間在熱病提倡表裏雙解、養陰退陽等治法是一個很大轉折點,為開温病治法的先河,其學術在當時都是重要的創造革新。因而金氏強調重視繼承河間的理法方藥加以整理提高。但金氏也指出他受時代侷限,只能用“比物立象”方法説明病機,難免牽強附會,立論只能明其一義,少及其他,矯枉而又過其正。

金壽山關於易水學派

金氏對張元素(潔古)、李杲(東垣)之學十分推崇,借鑑甚多。對易水學派(包括張元素、張璧、李杲、王好古羅天益等)極為贊嘗。認為張潔古繼承六經分證,又倡古今異治,不拘古法,自制新方,確得仲景、錢乙二人之傳。張氏常於繼承中求創造,加減古方而化裁,如小續命湯分六經加減、大青龍湯改用九味羌活湯等,皆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對易水學派以養胃氣為本金氏尤為推薦,認為張氏枳術丸金匱枳術湯顛倒枳術用量改湯為丸而成,李杲制補中益氣昇陽益胃諸方又是從此方及清震湯等方脱胎而出,説東垣是闡明其師引而不發之理,發展為脾胃內傷學説。金氏在臨牀上廣泛應用益氣聰明湯、參苓白朮散於慢性雜病,均以東垣昇陽、補氣、清火合用治脾胃不足之證為本。金氏對易水學派處方用藥重氣味説、苦欲補瀉説、歸經説、時令説、重升降浮沉説等分析甚細,認為其法多有可取之處,但不可拘泥。還認為張氏提出的初治之道法當猛峻、中治之道當寬猛相濟、末治之道法當寬緩完全合理。

金壽山關於温病學説

金氏對葉天士學術研究最深,認為温病學説是《傷寒論》的發展。由《素問·熱論》至《傷寒論》到《温熱論》一個比一個進步。認為《温熱論》的價值在於繼承性、獨創性、總結性和靈活性,不少地方發前人所未發。衞氣營血作為辨證綱領對於温病的論治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用衞氣營血四個層次更能明邪之淺深、正之強弱,按衞氣營血辨證進行治療,多能制止疾病發展。金氏曾對《温熱論》詳加註釋,在《温熱論新編》和《温病論治》中對衞氣營血辨證規律和具體證治執簡馭繁,理法精詳,對葉氏温病學説有了較好發揮。金氏還強調指出,全部《温熱論》精神一方面是透解外邪,一方面是扶正存津,防止向重症轉變。認為當時用這套方藥療效還是比較高的,較之僅用《傷寒論》方為高,至於今天有些重症熱病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可以大大提高自可不必受衞氣營血辨證限制。金氏認為葉氏當時的主要不足是忌柴葛和熱病中少用温藥。主張邪留三焦可用小柴胡湯加減。温病傷陽要見微知著早用陽藥。金氏還對葉氏的陽化內風説、以上損中損下損為經陰傷陽傷為緯的理虛大法、講究奇經八脈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等極表讚賞,也為之作了很多發揮。

金壽山證治驗方

金氏重視實踐研究,堅持不離臨牀細察得失。在上承仲景、潔古、東垣、天士之學基礎上,積累有豐富經驗,對眾多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療效卓著。
力求選藥精當 
醫案 醫案
金氏認為選藥是辨證施治過程中最後一個環節,極為重要。選藥如奕棋,一着得當,滿盤皆活,一味藥用得好,這張方子就靈。指出選藥不但要辨證,還要辨病。如夏應堂治一瘧病系少陽證,改前醫小柴胡湯中柴胡為青蒿,投劑即瘥。以青蒿清暑療瘧,適宜於血虛有熱之人而無劫陰動肝陽之弊。金氏強調選藥精當必須熟識藥性,如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知母、龍膽草、連翹山梔、板藍根、大青葉都是清熱藥,雖味有甘寒、鹹寒、苦寒之別,功有清氣涼血之分,但仍不夠具體,需作進一步剖析。此類藥性味寒涼能敗胃,但黃連之弊較少,龍膽草、板藍根、大青葉較多,可和以甘草。清肺與大腸之熱多用黃芩,治心與小腸之熱,黃連作用最強,涼血解毒,瀉火清濕熱,治瘡瘍,適應範圍較廣泛。知母、黃柏常同用,取其協同以瀉相火,但有時只能單用,黃柏堅陰不宜於腸燥便秘,知母滑潤不宜於遺泄。梔子、連翹常同用,但梔子清肝膽之火,故用於肝膽病,連翹清心火故用於瘡瘍之疾、失眠之症,梔子配豆豉有透發作用,連翹配銀花既有透發作用也有解毒作用,梔子有滑泄之弊連翹則無比弊。大黃治療範圍可與黃連比擬,但一則通腑行一則厚腸胃,大黃還有化瘀作用。
善握攻補兩法 
金氏對適當擇用攻補兩法很有心得,認為“攻”要選擇最有利時機,在病邪還在萌芽狀態輕而易舉,當邪勢盛大就不能硬拼,硬拼只會傷正氣達不到祛邪目的,需等到正氣已具備充足的抗邪能力始可攻之。還認為攻法與補法相輔相成,在多數情況下或相兼併用或先後分別使用。認為病邪初襲可汗則汗,如早用寒涼看似直接清熱消炎,實則藥過病所每多淹延時日;氣熱爍津,過早用滋陰,看似扶正實則反致滋膩留邪。
金壽山著作
重視保護陽氣 
金壽山著作 金壽山著作
金氏認為無論健康人還是有慢性病的人都要刻刻注意保護陽氣,主要在於“動”而不在吃補藥。至於用藥保護陽氣須在有病時用之,治療重危病症就應該首先考慮保護陽氣。在用藥方面認為有昇陽、温陽通陽、養陰、潛陽之別。認為昇陽藥應該與補脾胃藥結合起來運用,單用昇陽不補脾胃便是無根之升,只能外散而不能昇陽。金氏在臨牀上曾用昇陽散火湯加減治療乾燥綜合徵獲得良效,常用益氣聰明湯加減治療眩暈等病症獲滿意療效。認為温陽主要用於回陽救逆,非參、附、姜、草莫屬,通陽與温陽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通陽藥多少帶點温性,但目的不是“温”而是“通”,作用一是通心陽二是化痰飲三是利小便,温陽用附為主,通陽則用桂。認為養陽用於虛勞,慢性病見陽虛之證不能長期把桂附等藥當作補藥,養陽之藥宜柔如蓯蓉、枸杞子、覆盆子、菟絲子、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等。還認為血肉有情之品如龜版鹿茸鹿角膠、河車、坎(無灬)qi,既可填精亦能養陽。認為潛陽針對亢陽無制用金石介類重鎮之品,也可與昇陽藥同用,一方面升其清陽一方面潛其邪陽,可以並行不悖。
細別治肺八法 
金氏認為治肺有宣肺肅肺、清肺、瀉肺、温肺、潤肺、補肺、斂肺八法。前四法屬於祛邪,温肺、潤肺有祛邪一面又有扶正一面,補肺、斂肺屬扶正,臨牀上對各法既強調細於區別又重視數法合用。認為宣肺是宣通肺氣之fen鬱,宣者布也散也,麻黃為宣肺之代表藥。肅是清除的意思,肅肺不就是降氣,在於肅清痰火水飲。先宣肺後肅肺是先表后里之大法,宣肅並行則屬表裏雙解。又認為化水飲藥物多温性屬温肺,肅肺藥多平和,甚至偏涼,如枇杷葉馬兜鈴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即是。認為清肺屬清法範疇,常用藥有桑葉、石膏、茅根竹茹、魚腥草、野蕎麥根、黃芩等。瀉肺是瀉肺中痰火和水濕,與肅肺有輕重緩急之別,藥性峻猛,葶藶子為代表藥。温肺是温化肺中寒飲之法,甘草乾薑湯、小青龍湯等屬温肺範疇。潤肺,針對肺燥,代表方是沙蔘麥冬湯清燥救肺湯,潤肺藥有川貝母瓜蔞、知母、蘆根、天花粉、阿膠、沙蔘西洋參、麥冬、石斛、玉竹等。認為補肺主要指補肺氣,於一般補氣藥中擇其温而不燥者,如人蔘、黃芪、甘草等即是。斂肺在於收斂肺氣之耗散,如五味子等,斂肺藥必須與補肺藥同用。

金壽山從醫醫案

金壽山風温夾濕

謝×,女,9歲。
1971年10月診:高熱7天(39℃以上),未得暢汗,每天用抗菌素而熱不退,咳嗽少痰,大便不暢,脈數,舌乾紅,苔微黃,風温夾濕,邪留少陽,治當清解。
柴胡9g黃芩15g桑白皮9g焦山梔9g銀花9g連翹9g川黃連3g桔梗1g半夏4.5g陳皮6g甘露消毒丹30g(包)鮮蘆根1支

金壽山表裏同病

夏×,女,22歲。
1976年7月4日診:發熱3天(38℃以上),無汗,頭痛偏右,飲食如常,便秘已經六天,咽痛舌紅,苔薄黃而糙,脈弦數,患者有結核性腦膜炎病史,且有後遺症癲癇陰虛內熱之體,風邪外襲,慮其化熱生風,引動宿疾,急當表裏雙解
淡豆豉9g薄荷9g(後下生大黃4.5g(後下)玄明粉4.5g(衝)焦山梔9g連翹9g炒黃芩9g生甘草3g桔梗4.5g2帖
服藥1帖後便通而未暢,2帖後大便暢通,得汗熱退病除,癲癇亦未發。
金自按:“此症卻不可用柴胡,用之有升肝陽、劫肝陰之弊。”

金壽山內傷兼外感

陸××,女,51歲。
初診:1978年9月7日。於今年6月切除咽喉部鱗狀上皮癌後,每天有低熱(37.5℃~38℃),夜間退而次日復作。伴噁心嘔吐,咽痛,經抗菌素治療不效。7月份患過“尿感”。7月30日感胸悶心悸,心電圖示心肌損害、竇性心動過速,他院確診為“冠心病”。血壓130~140/90毫米汞柱。經多方治療,諸症不解。現症:低熱不退,畏風怕冷,有汗不暢,夜間盜汗、失眠,納差,小便如常,大便不爽,咽喉腫痛口乾痰多白沫,常噯氣脈弦細不揚,苔薄黃中心剝。表邪失於汗解,致成三陽合病
柴胡4.5g炒黃芩10g太子參10g炙甘草3g天花粉10g桂枝4.5g炒白芍10g生石膏15g知母10g甘露消毒丹30g(包)姜半夏6g4帖
二診:9月12日。低熱微退,汗出甚暢,咳嗽,咽痛,痰白沫狀,大便不爽,脈沉弦而細,苔中心剝已縮小,咽喉腫痛現象減退。治從原法出入。
前方去柴胡、半夏,加銀柴胡3g半貝丸10g(包)3帖
三診:9月14日。低熱漸退,汗出已減,咳嗽亦緩,咽喉腫痛亦大為好轉,大便不爽,胸尚悶,脈不沉而弦細,苔中心剝更為縮小。前方去陽明經藥,加陽明腑藥
9月7日方去石膏、知母、柴胡、半夏;加銀柴胡3g半貝丸10g(包)制大黃10g炒枳殼10g。7帖
四診:9月21日。低熱已退,咽痛已好,齒浮頭痛,大便不爽,吐白沫痰,胃納不佳,脈弦細,舌根黃中心剝未盡除。治當從祛邪轉入扶正矣。
銀柴胡2g炒黃芩10g太子參12g炙甘草3g天花粉10g炒枳殼10g白芍12g生石膏12g知母10g半貝丸10g(包)升麻6g生黃芪9g谷芽10g麥芽10g7帖
藥後諸證均減,續用益氣昇陽、辛開苦降之法調治而愈,以後未再復發。
按:金氏謂內傷病人也可患外感,一般當治其新病(外感)。因失於汗解,熱度之低為受抗菌素遏制而邪仍未徹也。所幸未成壞病,所見各症,細加推敲,少陽、陽明都有涉及,故斷為三陽合病。盜汗不盡屬內傷,外感證亦有之,《傷寒論》有明文,半夏、桂枝正所以治咽痛,亦屬《傷寒論》法。至於苔剝確屬陰傷,但祛邪退熱,正所以存陰,方中略以照顧陰液可矣。《傷寒論》219條三陽合病用白虎湯,本例雖亦屬三陽合病,但見證與219條不盡相同,臨牀當靈活處理,不能囿於書本理論。金氏以其見證有三經並重之象,故不專用白虎而擇小柴胡、桂枝、白虎湯之主藥,復以花粉養陰,甘露消毒丹清熱解毒。二診、三診皆隨症略加出入,至四診低熱退、咽痛除,嗣後轉用調中益氣等法以鞏固療效。

金壽山經驗驗方

金壽山加減益氣聰明湯

組成:生黃芪12~30g太子參12~15g蔓荊子10g,赤芍、白芍(各)10g升麻5g黃柏6g葛根12~15g炙甘草5g
主治: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眩暈,頭痛,頭腦不清,神疲乏力,記憶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等。
加減:納少者,去黃柏,加香谷芽15克;便溏、面色萎黃者,去黃柏,加白朮10克;畏寒或腹中冷痛者,去黃柏,加乾薑3~6g甚則肢冷者更加附子3~10g;兼有痰飲苔膩脈滑而噁心嘔吐者,去黃柏,加澤瀉15g白朮10g姜半夏10g;兼心神不寧,夜寐不安者,炙甘草加至6g加淮小麥30g大10~15克,或更加棗仁粉6g(吞);兼月經紊亂、烘熱煩躁見於更年期者,加仙茅12g仙靈脾12g當歸10g知母6g。
按:益氣聰明湯出《證治準繩》,原方為黃芪、人蔘(各)五錢,葛根、蔓荊子(各)三錢,白芍、黃柏(各)6g升麻錢半,炙甘草3g。治內障目昏、耳鳴耳聾,乃據“五臟皆稟氣於脾胃,以達於九竅”之理而設。金氏據脾胃內傷學説,認為許多頭痛、眩暈、耳鳴等症皆為上氣不足之證,而上氣所以不足多由於中氣不足、清氣不升,於是將此方加以適當變化廣泛運用於心腦血管、內分泌、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疾病,取得顯著療效。方用太子參、黃芪、甘草以益氣,升麻、葛根、蔓荊子升發清陽,芍藥收斂,黃柏苦降以防升發太過。還認為上氣不足之症益氣藥必須與昇陽藥同用,祗益氣不升陽則氣無從上達;祗昇陽不益氣則無氣可升,反有造成虛陽上越之弊。

金壽山瀉心湯加減變方

組成:黃連3g黃芩10g姜半夏10g太子參10~15g炙甘草3g乾薑(或炮姜)3~5g
主治:膽病及胃,或上下交病,氣機不暢,寒熱錯雜之證。或脘腹時痛,或胃脘痞滿,或口舌糜爛,或腹瀉便溏,或噁心嘔吐,或噯氣口臭,或作酸嘈雜等症。
加減: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參12~15g便溏者,加白朮10g茯苓10g;泄瀉者,加煨葛根15g廣木香6g;納呆者,加陳皮6g;脘痛者,加甘松9g;口糜者,炙甘草改為生甘草、熟甘草各3g,改乾薑為生薑1片,加黃柏10g,細辛6g;噯氣者,加旋覆花(包)10g代赭石18g;便艱者,加制川大黃9g全瓜蔞(打)12g。
金壽山 金壽山
按: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純屬泄熱除痞治熱痞外,餘如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皆為寒熱並用,補瀉兼施之劑。金氏認為葉天士於《臨證指南醫案》中所用瀉心諸案是對《傷寒》、《金匱》的具體運用與發展,皆為可貴經驗。認為我們當效仲景、葉氏之法而不泥於《傷寒論》、《臨證指南》之方,當隨時於補虛、開泄、苦泄、通下等法中或全面兼顧,或擇有重點地制定適當處方,以適應複雜病情。金氏認為瀉心法雖以痞證為中心但不限於痞證,不僅可經常應用於胃、腸、肝、膽之病,而且還可廣泛地應用於呼吸、泌尿、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諸系統之病。或以其病變犯及胃腸,或以其兼夾有消化道諸證,或因濕熱衝注三焦俱病。只要邪熱裏結而非純屬大實大滿之證皆可隨機變化施用。對瀉心湯中的甘草,金氏認為不可等閒視之,甘草性味甘平,寒熱温涼之藥皆可配用,有“國老”之稱,《傷寒論》用甘草者有72方決非僅為緩諸藥之毒而用,更主要的是為了扶助正氣。金氏還常以生炙甘草同用,於扶助正氣中兼有清熱解毒之效,既可助參以補虛,又能協諸黃而瀉火,乃通盤之中又一妙着。

金壽山加味甘麥大棗湯

組成:炙甘草6g淮小麥30g大棗10g白石英(或紫石英)(先煎)12~15g炒白芍10~30g
主治:心神不安,肝陽化風。精神緊張、憂慮,情緒急躁,心悸、失眠等症。亦治拘攣、(目閏)動、抽搐等局部抽搐或全身陣發痙攣等症。
加減: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茯神、炙遠志柏子仁、丹蔘、夜交藤合歡皮等;心悸、怔忡或筋惕驚厥者,加龍骨、牡蠣磁石等;拘攣、(目閏)shun動、抽搐者,重用白芍、甘草,並更加阿膠、甘枸杞子女貞子、桑寄生鈎藤、夏枯草等;癲癇時發者,加半夏、陳皮、茯苓、枳殼、遠志、石菖蒲白金丸等。
甘麥大棗湯出《金匱》,原方由甘草、小麥、大棗組成,治婦人髒躁啼笑無常、精神恍惚不能自主、常作呵欠、夜寐不安之症。金氏據“悲者心繫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理,用原方甘草生津緩急、小麥養心氣、大棗補虛潤燥,更加石英重鎮安神,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故其效更著。石英白者入氣分,紫者入血分,屬氣為主者用白,屬血為主者用紫,皆能潛陽定驚、鎮心安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