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匱要略直解

鎖定
《金匱要略直解》,《金匱要略》注本,3卷。清代程林(雲來)撰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氏徵引《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脈經》、《甲乙經》等,以經證經,對《金匱要略》所述之病證逐一詮釋,註文以直截簡切、義理詳明、理論緊密聯繫臨牀為其特色。註釋悉遵仲景臟腑辨證原則,分經絡、析陰陽、定表裏、辨虛實,井然有序,但也不無遵經泥古之嫌,致使其註文難免雜有附會之論。
中文名
《金匱要略直解》
作    者
程林(雲來)
成書年代
歸屬類別
中醫典籍

金匱要略直解成書背景

程氏慨於趙以德、胡引年所注《金匱要略》文多訛舛,故廣求善本以改正。徵引《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脈經》、《甲乙經》等,以經證經,著成本書。

金匱要略直解流傳版本

現存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附《廣成先生玉函經》三卷)、卓觀堂據康熙十二年刻本影刊本、1930年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等。

金匱要略直解作者簡介

程林,清初醫學家。字雲來,休寧(今屬安徽)人。叔祖程敬通為新安名醫。承家學,復博搜深研醫籍。搜得宋代《聖濟總錄》傳本,遂留居維揚(今江蘇揚州),專事刪繁去蕪,撮其要旨,編為《聖濟總錄纂要》二十六卷。又於斷簡殘編中,搜得杜光庭《玉函經》,予以刊行(1647年)。勤研仲景醫書,纂《傷寒論集》,今未見;編注《金匱要略直解》三卷(1673年),溯源於宋以前醫學典籍,以經證經。又輯《即得方》兩卷、《程氏續即得方》(均1672年刊),內聚收集或己驗之良方。編《醫暇卮言》兩卷(1672年),雜錄醫藥典故。嘗師事喻嘉言與之論傷寒,就其病因、機理、辨證等互相問答,載於《傷寒抉疑》,亦以《問答附篇》為名綴於《尚論後篇》中。

金匱要略直解內容簡介

本書前有李錦、曹溶、程應旄三家之序、林億新校正“金匱要略方論序”等。上卷自“臟腑經絡先後第一”至“血痹虛勞第六”六篇,中卷自“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七”至“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第十六”十篇,下卷自“嘔吐噦下利十七”至“果實菜谷禁忌第二十五”九篇。篇中所引悉本《內經》、《神農本草經》、《脈經》、《難經》、《針灸甲乙經》、《中藏經》及《傷寒論》,並附六朝唐宋名家之論。註釋宗旨在於“直截簡切,文理詳明,期於取用,不故作僻語迂論曲解”,故名書為“直解”。如釋大黃䗪蟲丸條曰:正氣內傷,血脈凝積,致有幹血積於中,而尪羸見於外。大黃䗪蟲丸以下幹血,幹血去則邪除正旺,是以謂之緩中補虛,非大黃䗪蟲丸能緩中補虛也。經其演繹,使仲景原意明朗易解。對林億新校正後所附唐人諸方皆刪去不錄。然對仲景方的煮服法研究頗深,如雲“麻黃湯先煮麻黃者,大承氣後內芒硝者,大小柴胡復煎者;有頓服、温服、小冷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日再服;其助藥力,有啜粥、有飲暖水、有食糜者;有重覆取汗、微取似有汗,取下、取利小便者,如此之類,方法圓通,千古不能逾越,故謂之祖方焉”。

金匱要略直解影響評價

本書為《金匱要略》較早且較好的注本,後世注家多所引用。
[1-5] 
參考資料
  • 1.    餘瀛鰲,李經緯.中醫文獻辭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 2.    李經緯.中醫人物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
  • 3.    裘沛然.中國醫籍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 4.    陳紀藩.金匱要略:人民衞生出版社,2000
  • 5.    趙法新.中醫文獻學辭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