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油燒餅

鎖定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燒餅,別名金剛肚臍,是江蘇無錫傳統名吃。惠山油酥一直保留到現在,並越發受到無錫以及周邊地區的人們的喜愛。
中文名
重油燒餅
別    名
金剛肚臍
現    名
惠山油酥
所屬地區
江蘇 無錫

重油燒餅傳説其一

重油燒餅 重油燒餅
關於名字的來歷有兩種傳説,無從考證何為李逵,何為李鬼。:相傳明末清初,明宗室的朱聖諭攜眷來到無錫惠山腳下,一時苦於生計。某日,朱聖諭踱進古華山門 ,目光無意落在坦胸露腹的四大金剛的肚臍上,突然想起宮中有種重油酥餅,大小像金剛的肚臍一樣。由此激發創意,決定以做這種宮中的點心為生,並將之稱作“金剛肚臍”。 選用上等白麪粉加豆油拌和再釀進椒鹽餡心,撒上芝麻製成, 特點是素、香、肥、酥、甜感適中。

重油燒餅傳説其二

此小吃原先為元末明初惠山腳下一些佛寺製作的素食,專供進香者食用,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清代惠山寺住持惠性法師給油酥起了個外另-“金剛肚臍”。從此名傳四方,沿用至今。惠山油酥,形似象其子,以桃肉、青梅子、糖瓜條桔皮、糖、素油等10多種原料作餡,用精麪粉和芝麻作皮,具有香、甜、酥、松的風味。
重油燒餅 重油燒餅
不管傳説哪種正確,都不妨礙惠山油酥犒侍鄉鄰,名揚四方。隨着製作工藝的改善,以及製作工具的進步,惠山油酥一直保留到現在,並越發受到無錫以及周邊地區的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