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全才

(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一級編輯、編劇)

鎖定
金全才(1927— 2008),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一級編輯。男,漢族,筆名金芝、勁芝等,安徽無為人,中共黨員。1948年畢業於安慶師範專科學校。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原副所長兼安徽省劇目工作室副主任,《安徽新戲》主編、一級編劇。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文聯名譽委員,安徽省劇協常務理事,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理事,《程長庚研究文叢》主編。
2008年11月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去世,享年82歲。 [1] 
中文名
金全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無為
出生日期
1927年
逝世日期
2008年
職    業
劇作家

金全才主要作品

創作劇本近40部,其中黃梅戲有《羅帕記》(與人合作,為主要保留演出劇目之一)、《無事生非》(與人合作,曾獲文化部嘉獎、安徽省首屆藝術節優秀創作獎)、《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港、新加坡演出,很受歡迎,獲“華東田漢劇獎”);黃梅戲電影《牛郎織女》(合作);八集黃梅戲音樂電視劇《秋》,受到廣泛歡迎;另有泗州戲《結婚之前》(獲第一屆華東區戲曲會演劇本二等獎)、徽劇《劉銘傳》(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證書)等。發表戲劇理論文章200餘篇,出版專著《編劇叢譚》(獲安徽省版圖書獎)、《當代劇壇沉思錄》;擔任《中國戲曲志·安徽卷》副主編,《當代中國戲曲》統稿兼撰稿人之一,《程長庚研究文叢》主編,該《文叢》已出版三集。 [2] 

金全才人物評價

金全才,可謂人如其名,名實相符。自從1953年他根據廬劇老藝人王本銀、王業明、張金柱等人口述本成功地整理改寫了廬劇傳統小戲《討學錢》、《打蘆花》、《打麪缸》等作品之後,金芝在戲曲領域,尤其是在黃梅戲領域全面開花,創作、研究、教學齊頭並進,屢有建樹。儘管已是高齡,卻依然總能夠在常人想不到處靈思泉湧,迸發出創造的活力。
留得住才是好作品
什麼樣的作品才算得上好作品?對此,創作過40多部(包括與人合作)戲劇作品,發表過200餘篇理論文章,出版有3本戲劇理論文集,主持及參與過《程長庚研究文叢》、《當代中國戲曲》、《中國戲曲志·安徽卷》等著作的編纂工作,曾榮獲戲劇“文華獎”、“曹禺劇目獎”、“五個一工程獎”,電影“華表獎”、“金雞獎”,電視“金鷹獎”、“飛天獎”,理論研究“金菊獎”等20多個國家級獎項的劇作家金芝認為,留得住、傳得開的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作品。
而金芝恰恰就是一位寫了許多好作品的劇作家。
看一看安徽戲曲舞台,在那些“出世”後一直“活”着的作品中,金芝根據傳統劇目改編創作的《討學錢》、《打蘆花》、《羅帕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目,許多年來,戲被反覆上演,曲被廣為傳唱,劇中一個又一個舞台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已經深深紮根於新老觀眾的心中。
金芝在電影方面,20世紀60年代就有與陸洪非、完藝舟等人合作的黃梅戲《牛郎織女》電影文學劇本,後來又根據草青的舞台劇《斛擂》改編了黃梅戲電影文學劇本《生死擂》。而對金芝來説,近十幾年來在藝術創作上最大的收穫當屬他與胡連萃導演合作、根據名著改編、創作的黃梅戲音樂電視劇。1997年他獨立完成了《秋》的劇本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接二連三地亮出了《啼笑因緣》、《二月》、《朝霞滿天》、《潘張玉良》、《祝福》等多部熔“詩、情、美”於一爐的黃梅戲音樂電視劇。
改編名著盡顯身手
金芝不僅擅長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而且還是一位改編名著的高手,這在他幾十年的編劇生涯中,已有大量成功的作品可以證明。
改編名著有多難,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可以作證。名著往往是一座籠罩着光環的巍巍高山,想要跨越幾乎不可能。正因為如此,有許多勇敢的嘗試者或因虔誠不夠,或因才華欠缺,或因眼光過淺,紛紛在這些高山面前敗下陣來。可是在金芝手下,不論是20世紀80年代將莎士比亞的《無事生非》改編成大型黃梅戲舞台劇,還是90年代將巴金的《秋》改編成黃梅戲音樂電視劇《秋》,以及後來將一系列名著改編成黃梅戲音樂電視劇,這其中有《啼笑因緣》、《二月》、《朝霞滿天》、《潘張玉良》、《祝福》等等,他都一次又一次地出手不凡,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這其中,除了劇作家出眾的才華,恐怕更多的,應當歸結於他對藝術規律的尊重。
金芝認為,改編名著,就是為名著和當前時代搭建一座橋。這是一個根本的出發點。因而如何正確地對待名著,就有三個層次:一是尊重,二是理解,三是感悟。
“吃透”原著之後,金芝方才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他所追求的是在名著與黃梅戲之間尋找一個最佳結合點,最大限度地利用黃梅戲的劇種特點去準確表達名著的精神內涵,在不削弱原著思想深度的前提下將黃梅戲的“情”與“美”發揮到極致。

金全才人生總結

一輩子走好三條路
金芝將自己的人生總結為“一輩子是走三條路過來的”:
第一條走的是戲曲創作之路。他曾經整理、改編、創作過廬劇《討學錢》、《打蘆花》、《打麪缸》,黃梅戲《羅帕記》、《袁璞與荊鳳》、《無事生非》、《梁山伯與祝英台》,徽劇《劉銘傳》等舞台劇及黃梅戲電影《牛郎織女》(與人合作)、《生死擂》和以上提到的黃梅戲音樂電視劇等共計40多部劇作。幾十年與戲相伴,孜孜不倦,老而彌堅,這條路金芝走得無怨無悔。
第二條走的是戲曲理論研究之路。金芝多年來共發表戲曲理論文章200餘篇,出版有《編劇叢譚》、《當代劇壇沉思錄》、《惜花·育花·品花》等三本戲劇理論文集,擔任過《程長庚研究文叢》主編併兼及《當代中國戲曲》、《中國戲曲志·安徽卷》的編纂工作。對於這條路,金芝的體會是,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一個好編劇應該具備相應的理論修養。
第三條路是參與安徽戲曲的教學、輔導與探索活動。除了親臨課堂授課,也常幫着別人看劇本、改劇本,對基層的或年輕的編劇給予藝術上和技術上的指導。
三條路同步走,三者相互交融,促使自己每一個時期都在不間斷前進。
問到金芝為何能保持如許旺盛的創造活力,他笑盈盈説出了三點“秘訣”:不生氣,不熬夜,不失眠。金芝風趣地説:“年齡大的人生一場氣就生一場病,有人又説要想生氣就去寫戲,可我偏是寫戲不生氣。”
不生氣,常鍛鍊,心胸寬闊,情繫戲曲,將能量盡情地釋放到藝術探索與創造上,對金芝來説,這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