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佛擬小鯢

鎖定
金佛擬小鯢,小鯢科擬小鯢屬動物,體背和尾部灰黃色,雜以深褐色斑,身體腹面色淺。
生活於海拔1900——2150m的較高山區,白天成體隱蔽在溪邊草叢,晚上在水內生活。
中文名
金佛擬小鯢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有尾目
小鯢科
擬小鯢屬
分佈區域
僅發現於重慶的南川區,金佛山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金佛擬小鯢形態特徵

雄
(2張)
雄鯢全長198.7mm,頭體長86.1mm,雌鯢全長163.3mm,頭體長76.1mm,雄、雌鯢尾長分別為頭體長的130.7%和114.6%。頭部扁平呈卵圓形,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圓,無唇褶。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列長,每側有齒8~9枚。軀幹圓柱狀,背腹略扁。頭後至尾基部脊溝明顯,肋溝12條;尾明顯長於頭體長,尾背鰭褶起始於尾基部上方,末端鈍尖。皮膚較光滑,頭部、體背及四肢背面未見小白刺。前肢明顯較後肢細,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略重疊;掌、蹠部無黑色角質層,無掌蹠突;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指、趾間無蹼。生活時整個背面紫褐色,有不規則的土黃色小斑點或斑塊,斑塊的大小、多少和形狀變異較大。雄鯢肛部隆起明顯,肛裂前緣有一個乳白色突起。早期幼體具平衡枝;2個幼體全長53.6~60.9mm時,體背和尾部灰黃色,雜以深褐色斑;身體腹面色淺;頭部扁平,吻圓,口裂小,唇褶明顯;軀幹部至尾部逐漸側扁,尾短於頭體長,尾鰭褶明顯。 [1] 

金佛擬小鯢生境繁殖

該鯢生活於海拔1980~2150m的較高山區,該地區植被繁茂。白天成體隱蔽在溪邊草叢,晚上在水內活動。非繁殖期成鯢遠離水域,生活在灌木雜草茂密的地表枯枝落葉層潮濕的環境中。1956年5月和8~9月發現181尾幼體棲息在泉水形成的小溪水凼內,水凼寬5m,長7m,水質清澈,底部有溝蝦。5月26日氣温14~19℃,溪內水温11~12℃。 [1] 

金佛擬小鯢種羣狀態

中國特有種。目前,該鯢僅發現於重慶南川金佛山,所見種羣數量很少。 [1] 

金佛擬小鯢分佈

重慶(南川)。 [1] 

金佛擬小鯢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