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中都遺址

鎖定
金中都城建於金天德三年(1151)。至完顏珣貞祐二年(1214)遷都汴梁(開封)。其間中都城為金朝的國都共歷60餘年,也是北京城在歷史上作為王朝都城的開始,金中都遺址位於北京西城區和豐台區一帶。 [3] 
金中都遺址新發現是研究金中都城市規劃、建築佈局與金代皇家禮制的重要資料,更是中國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見證。 [4] 
截至2023年11月,金中都城遺址公園中2.6公頃已對外開放。 [5] 
中文名
金中都遺址
外文名
Jinzhongdu Site
地理位置
略當宣武區西部的大半
始建於
天德三年(1151)

金中都遺址發掘歷史

金中都遺址位於北京西城區和豐台區一帶。2020年以來,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配合北京城市建設,對位於西城區右安門內的金中都外城東開陽坊區域進行了考古勘探、發掘,發掘面積1.7萬平方米,發現早、晚兩期建築組羣。 [3] 
2023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了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其中北京市西城區右安門內發現的金代大型建築遺址,是金中都考古首次發現大型官式建築組羣。 [2] 
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對豐台區萬泉寺村產業用地項目用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金中都城內一條重要的南北向道路遺蹟,這條道路寬約20米,從所在位置、道路規格以及使用和沿用情況來看,初步推測是端禮門門內大街,為進一步探尋端禮門的準確位置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依據。
金中都的考古工作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 世紀 40 年代至 70 年代的起步階段,通過實地調查、全面考古勘探和局部試掘工作,基本復原了金中都城的準確位置和四至範圍,為復原金中都的城市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 世紀 80 年代至 20 世紀末的發展階段,拉開了金中都的正式考古發掘工作,主要包括對金中都宮殿區以及對南城牆一處水關遺址的發掘。21世紀以來,尤其是近十餘年來,金中都考古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新進展,金中都城各類遺蹟陸續被揭露:首次發掘了金中都外城牆、馬面、護城河、順城街道路等,並瞭解了這些遺蹟的形制結構和營建方式;在麗澤金融商務區一帶發現多種形制、不同規格的金代道路數條,以及房址、水井、灰坑、灰溝、灶址等生活居址相關遺存等,為進一步探討金中都的街巷與裏坊佈局提供了新素材。此外,發現的唐代、遼代及明清等各時期的墓葬遺蹟,為深入認識北京城的城市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新依據。 [5] 
金中都大型建築基址全景圖 金中都大型建築基址全景圖

金中都遺址方位佈局

中都城周37裏餘,近正方形,故址略當宣武區西部的大半。
北城垣在西城區的南界以內,北距復興門大街約1裏。其方位大致是,出右安門沿護城河岸西行至鳳凰嘴村,是中都城的西南角,復興門外黃亭子是西北角;宣武門內翠花街是東北角,永定門豁口外四路通是東南角。城門有:施仁、宣曜、陽春、景風、豐宜、端禮、麗澤、灝華、彰義、會城、通玄、崇智12座。
金中都城門數目應該是四邊十二門。 [5] 

金中都遺址城牆遺址

金中都遺址發掘過程
金中都遺址發掘過程(11張)
豐台區盧溝橋鄉界內尚存西、南城牆遺址3處:
三路居村鳳凰嘴為城西南牆角,牆體殘高3米,綿亙約百餘米,牆南面的水渠應為金代護城河遺蹟。此為金中都遺址較大的一處;
萬泉寺村有南牆兩段,連在一起;
③東管頭高樓村有西牆一段。均為夯土牆,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金中都遺址對外開放

2023年7月,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完成前期有關手續並進場施工。按照“成熟一塊,實施一塊”的原則,2023年11月,金中都城遺址公園15.02公頃建設面積已主體完工5.6公頃,對外開放2.6公頃。 [5] 

金中都遺址所獲榮譽

2022年10月29日,2022北京公眾考古季開幕,6項年度重要考古成果發佈,其中包括金中都遺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