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量評釋論

鎖定
《量評釋論》,佛教因明學著作。是印度法稱所著“量學七書”之一種。
中文名
量評釋論
性    質
因明學著作
教    派
佛教
歸    屬
印度法稱所著“量學七書”之一種
解釋
系對陳那的《集量論》的論釋。分四品:為自比量品、成量品、現量品、為他比量品。共一千四百二十四頌半。內容由《集量論》的皈敬頌鋪展而來。書中講比量時沿用陳那的“因三相”説而有所補充和修正;關於因的分類、三支比量的具體安排也與陳那有所不同;對“見”的論述主要依小乘經部義,與陳那用大乘唯識義亦有不同處。11世紀時瑪·善慧譯出藏文本,後由鄂·具才智譯師(1059—1109)修訂,並著有《釋難》。13世紀時又由薩班·貢噶堅贊(1182—1251)修訂,乃成定本。古代無漢譯本,現代始有法尊譯本,題名《釋量論》,1981年由中國佛教協會印行。此書在古印度的註釋書史稱有八種,藏文譯出的有:法稱弟子天主慧對後三品的論釋一萬二千頌,以及再傳弟子釋迦慧的註釋,內容都以講釋文句為主;智生護(一譯慧生藏)的《量評釋論莊嚴疏》一萬八千頌,不拘泥於文句,特詳於前兩品。西藏的註釋書有:賈曹傑(1364—1432)的《無例闡明解脱道》;克主傑(1385—1438)的《量理海》;第一世達賴根敦珠巴(1391—1474)的《嘉言疏》和《量理莊嚴疏》。 [1]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