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老紿將

鎖定
野老紿將,成剛小説《再扶漢室》第十一章。“野老紿將”中的野老指的是睢陽戰役失利後的大將李利在敗退途中遇到的鄉下老人。李利的不禮貌,激起了老人的不滿,故意給李利説錯了烈軍去向的正確方位。但是也正是老人的故意説錯,反而使得李利誤打誤撞,來到了管州烏鵲澤,接洽了烏鵲澤中的崔義先,得到了烏鵲澤的支持。從而李利返回雍丘,將烈公、田成方等人悉數引到了烏鵲澤落草,開始了著名的“議取管州”的宏圖大業。
中文名
野老紿將
出    處
成剛小説《再扶漢室》第十一章
詞    性
名詞
屬    性
章節名

目錄

野老紿將解析

野老紿將,是個上下承接的小段落,沒有什麼持續的大段對白,也沒有持續的武打動作描寫。只是直白的去描述一個過程。這就很容易形成“記流水賬”。先梳理一下這個段落的人物、地點、事件。
人物:李利(飛豹大將軍)、東門直(李利好友)、劉由(濮陽太守);野人、土人、農人。
地點:西門、野、濟水、汴州農家。
事件:李利、野老問答;土人曰;二人相抱大哭;李利斬劉由,至汴州;農人曰。
先來看三個有名有姓的人物:1.李利代表了自我;2.劉由代表了自我的對立面;3.東門直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再來看三個沒名沒姓的人物:1.野人代表了絕望;2.農人代表了希望;3.土人代表了客觀存在。
分析
1.由於野人欺騙了李利,對於李利初衷來説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代表了絕望的方向;
2.農人無意當中指出了烏鵲澤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於絕境當中的李利來説是代表了希望的方向;
3.而土人告知李利到達了濟水,這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是完全的客觀事實存在。
野老紿將(原文圖片) 野老紿將(原文圖片)
三句話:1.野人的話:往北矣。2.土人的話:此濟水也。3.農人的話:烏鵲澤聯絡百里,縱橫中原,數內善惡並集,一時之雄也。從字數來看,是字兒越來越多;從人的內心來看,是李利這個主要人物的現實處境和希望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李利遇上東門直:是有喜有悲,喜的是好友重逢,悲的是仍然處於黑暗的深淵。李利遇上劉由:是有悲有喜,悲的是在絕境當中又遇上了一個勁敵,喜的是斬了劉由,擁有了一定的軍事實力,為以後的行為奠定了基礎。這也是一個交叉的過程。需要辯證的來看。綜上所述,這樣寫作,就可以將一個很僵硬的過場寫作演化為一個對人生、對自己境遇的一個深層次的思考。也可以把寫作上下承接部分,從一個“雞肋”變得豐富多彩,將自己對外界的看法融入到寫作中去。把原本走過場的這個結合部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野老紿將相關文獻

李利殺出西門,迷途於野,喝問野人:“老叟烈軍何往?”野老怒其不遜,虛指紿曰:“往北矣。”利信其言,匹馬北行。一水橫住,土人曰:“此濟水也。”適遇東門直,二人相抱大哭。濮陽太守劉由來襲,利斬之。悉統其部,委蛇至汴州,投農家,問汴州風物,農人曰:“烏鵲澤聯絡百里,縱橫中原,數內善惡並集,一時之雄也。” [1]  (小説《再扶漢室》第十一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