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石榴

鎖定
野石榴是金櫻子的別稱,是薔薇科植物,又稱糖罐子、糖缽、刺梨,原產我國。喜生於海拔200-1600米的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灌木叢中。常綠攀援灌木,高可達5米。小葉革質,小葉片橢圓狀卵形、倒卵形或披針狀卵形。花單生於葉腋,花期4-6月,果期7-11月。根皮含鞣質可制栲膠,果實可熬糖及釀酒。當前由於金櫻子使用量大,野生資源衰竭,如果人工栽培金櫻子應該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別    名
糖罐子
野石榴
糖缽
刺梨
中文學名
金櫻子
拉丁學名
Rosalaeviga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薔薇目 Rosales
亞    目
薔薇亞目 Rosineae
薔薇科 Rosaceae
亞    科
薔薇亞科 Rosoideae
薔薇屬 Rosa
金櫻子

野石榴形態特徵

金櫻子
金櫻子(10張)
常綠攀援灌木,高可達5米;小枝粗壯,散生扁彎皮刺,無毛,幼時被腺毛,老時逐漸脱落減少。
小葉革質,通常3,稀5,連葉柄長5-10釐米;小葉片橢圓狀卵形、倒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2-6釐米,寬1.2-3.5釐米,先端急尖或圓鈍,稀尾狀漸尖,邊緣有鋭鋸齒,上面亮綠色,無毛,下面黃綠色,幼時沿中肋有腺毛,老時逐漸脱落無毛;小葉柄和葉軸有皮刺和腺毛;托葉離生或基部與葉柄合生,披針形,邊緣有細齒,齒尖有腺體,早落。
花單生於葉腋,直徑5-7釐米;花梗長1.8-2.5釐米,偶有3釐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隨果實成長變為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呈葉狀,邊緣羽狀淺裂或全緣,常有刺毛和腺毛, 內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數;心皮多數,花柱離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長約3釐米,萼片宿存。
花期4-6月,果期7-11月 [1] 

野石榴生長環境

喜生於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灌木叢中,海拔200-1600米 [2] 

野石榴分佈範圍

產陝西、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 [1] 

野石榴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根皮含鞣質可制栲膠,果實可熬糖及釀酒。
藥用價值:根、葉、果均入藥,根有活血散瘀、祛風除 濕、解毒收斂及殺蟲等功效;葉外用治瘡癤、燒燙傷;果能止腹瀉並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 用 [1] 
觀賞價值:金櫻子為常綠攀援灌木,花瓣白色,可做觀賞或綠化植物 [3] 

野石榴繁殖栽培

當前由於金櫻子使用量大,野生資源衰竭,如果人工栽培金櫻子應該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一)繁殖:用種子和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
種子繁殖:冬季用新鮮的種子播種,按30cm行距開淺溝,種子均勻撒入溝裏,覆土1.5cm,每1h㎡播種量30-37.5kg。第2年春季出苗,出苗2-3年後,春季移栽。
扦插繁殖:在春季發芽前,選健壯的母株,剪取1-2年生枝條作為插條,長12-15cm,斜插於砂牀中,壓緊,澆水,保持經常濕潤,蓋以蘆簾遮蔭。約經2月左右即可生根發芽。至翌年2-3月或9-10月間移植。按行、株距各40-6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覆土壓實,澆水。
(二)搞好定植
種植金櫻子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為好。凡土質粘重、易積水、多潮濕的地方以及鹽鹼土不宜種植。一般於春季2-3月或初冬10-11月份定植。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1-1.5米、株距60-70釐米挖定植穴。穴徑和穴深均為50釐米。每穴施入廄肥或土雜肥5公斤,與底土拌勻,上覆蓋10釐米厚的細土。每穴栽入壯苗1株 [4] 
(三)田間管理
苗牀內需澆水保持經常濕潤,注意遮蔭。移植後須澆水,成活後還需澆水2-3次。每年鬆土、除草3-4次,並結合培土。春、秋各施肥1-2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