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牛圖

鎖定
《野牛圖》是距今1.5—1.2萬年由馬格德林人創作的巖洞壁畫,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被發現,《野牛圖》現在依舊保存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 [1] 
《野牛圖》是阿爾塔米拉山洞中其中不多的幾個精彩作品之一,也是整個洞窟中保存最好的形象之一。 野牛的形象分佈在洞窟的頂部,野牛的色彩為赭色略泛紅,在靠近輪廓線部位用黑色擦出立體感,輪廓線用的線刻又淺又淡,很有表現力,令觀者驚歎於原始藝術所煥發出的雋永的魅力和美感。 [1] 
1985年,《野牛圖》作為阿爾塔米拉山洞壁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中文名
野牛圖
創作年代
距今1.5-1.2萬年
規    格
全長195釐米
現收藏地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
畫作類型
巖洞壁畫

野牛圖畫作內容

野牛圖 野牛圖
該巖洞壁畫描繪了一頭野牛,畫中站立的野牛,線條粗狂,比例真實,肌肉豐滿,翹起的尾巴像在甩動,憤怒的眼神流露出一種狂野不羈的神態。 [2] 

野牛圖創作背景

人們對遠古人類為什麼要繪製《野牛圖》仍無定論。有人認為是源於巫術情結,是為了保證狩獵的成功,也有人認為是用於自然崇拜或原始圖騰的祭拜之用,如同後人的獻祭物一樣,也有人認為極可能是源於巫術情結,或是為了保證狩獵的成功。因為古人相信巫術,在獵取這些動物之前,他們通過這種詛咒的方式,增加捕獵的勇氣和力量從而創作了《野牛圖》。雖然原始人類製作此圖不是以欣賞為目的的,但也不能忽視體現在製作過程中的那種審美意識。 [1]  [3]  [4] 

野牛圖藝術鑑賞

野牛圖技法

局部圖
局部圖(4張)
《野牛圖》是通過先塗色、後勾線的方式繪成的,野牛線條粗獷,結構科學,很有表現力,令觀者驚歎於原始藝術所煥發出的雋永的魅力和美感。這頭野牛畫像準確的身體比例、豐富的色彩充分,顯示出了史前人類對於動物形象的諳熟和搭配運用多種色彩的技巧。 [3]  [1] 

野牛圖色彩

《野牛圖》運用了多種顏色,有赭紅、黑色、還有褐色、暗紫色。整體為赭色略泛紅,以赭紅與黑色為主,輔有黃色和暗紫色。在靠近輪廓線部位用黑色擦出立體感,輪廓線用的線刻又淺又淡。牛身幾乎全用鮮紅的顏料塗成,而牛角、四肢和尾巴塗成黑色,紅與黑的鮮明對比,使野牛的輪廓看上去格外清晰。 [3]  [1]  [2] 

野牛圖風格

《野牛圖》所繪野牛形態逼真與冰河時期的動物雕塑的風格極其相似。 [2] 

野牛圖名家點評

中國現代畫家豐子愷:這是世界最古老而優秀的壁畫。 [2] 

野牛圖研究價值

《野牛圖》展現出當時人類繪畫技巧已經很精湛了,也讓人們更加相信藝術的發展是超前的。 [4]  [3]  《野牛圖》證明了在原始社會,繪畫就以線條的形式存在, [5]  《野牛圖》也代表着遠古時代的先民們是在達到了一個相對意義上的富足穩定時期,才會創作出這樣的藝術精品。 [6] 

野牛圖歷史傳承

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一個冰河時期的小型動物雕塑讓參觀者中的一位西班牙工程師對遠古時期造型藝術產生了極大的熱情。1879年,該西班牙工程師帶着他的小女兒來到阿爾塔米拉的一個洞穴,在他尋找化石的過程中,他的小女兒鑽進一個低矮的洞穴,並點燃了隨身攜帶的火把,當她抬起頭時,她發現了石壁上一隻瞪着眼睛的公牛,《野牛圖》即被發現,《野牛圖》現仍保存於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 [2] 
參考資料
  • 1.    韓清華編.世界美術全集1 繪畫卷: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04:第6頁
  • 2.    紫墨編著.跟豐子愷一起欣賞88幅世界名畫:研究出版社,2013.05:第1頁
  • 3.    王曉鋒編.中外名畫彩圖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5:第2-3頁
  • 4.    楊永勝主編.不可不知的世界名畫:南海出版公司,2014.01:第143頁
  • 5.    黃勝男.米羅繪畫的符號元素淺析[J]大眾文藝:大眾文藝編輯部,2012:(第11期)
  • 6.    誰來掌控“文化”與“金錢”的關係?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