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燈心草(原變種)

鎖定
野燈心草(原變種)是產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800-1 700米的山溝、林下蔭濕地、溪旁、道旁的淺水處的多年生草本。
中文名
野燈心草(原變種)
產    地
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
Liliflorae
燈心草亞目
Subordo Juncineae
燈心草科
Juncaceae
燈心草屬
Juncus
假側生花亞屬
Subgen. Genuini
三蕊組
Sect. Effusi
野燈心草
Juncus setchuensis

目錄

野燈心草(原變種)形態特徵

野燈心草(原變種)植株

野燈心草(原變種)線稿圖 野燈心草(原變種)線稿圖 [2]
多年生草本,高25-65釐米;根狀莖短而橫走,具黃褐色稍粗的鬚根。 [1] 

野燈心草(原變種)莖葉

莖叢生,直立,圓柱形,有較深而明顯的縱溝,直徑1-1.5毫米,莖內充滿白色髓心。 [1] 
葉全部為低出葉,呈鞘狀或鱗片狀,包圍在莖的基部,長1-9.5釐米,基部紅褐色至棕褐色;葉片退化為刺芒狀。 [1] 

野燈心草(原變種)

聚傘花序假側生;花多朵排列緊密或疏散;總苞片生於頂端,圓柱形,似莖的延伸,長5-15釐米,頂端尖鋭;小苞片2枚,三角狀卵形,膜質,長1-1.2毫米,寬約0.9毫米;花淡綠色;花被片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寬約0.9毫米,頂端鋭尖,邊緣寬膜質,內輪與外輪者等長;雄蕊3枚,比花被片稍短;花葯長圓形,黃色,長約0.8毫米,比花絲短;子房1室(三隔膜發育不完全),側膜胎座呈半月形;花柱極短;柱頭3分叉,長約0.8毫米。 [1] 

野燈心草(原變種)

蒴果通常卵形,比花被片長,頂端鈍,成熟時黃褐色至棕褐色。 [1] 

野燈心草(原變種)種子

種子斜倒卵形,長0.5-0.7毫米,棕褐色。 [1] 

野燈心草(原變種)花果期

花期5-7月,果期6-9月。 [1] 

野燈心草(原變種)產地分佈

模式標本採自四川。 [1] 

野燈心草(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 700米的山溝、林下蔭濕地、溪旁、道旁的淺水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