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性的亞馬孫

鎖定
《野性的亞馬孫》是一部兩集紀錄片,該片運用針孔、微距、水下攝影等多種拍攝手段,帶您走進亞馬孫的每一個角落。在這片全球最大的棲息地,地球上十分之一的動植物生生不息,綻放多彩的生命奇蹟。 [1] 
中文名
野性的亞馬孫
類    型
自然,真實
集    數
2 集
類    別
紀錄片
播出時間
2013年7月16日至17日
播出頻道
央視綜合頻道(CCTV-1)
首播時間
2013年7月16日

野性的亞馬孫分集劇情

    第一集 生命的搖籃

    亞馬孫是全球最大的棲息地,十分之一的動植物在此生存,神奇的現象隨處可見。在這一集中,你將見到世界上最小的鳥、會變色的花、臉最紅的猴子,你還將見到魚兒躍出水面兩米去獵食、土著居民在充滿食人魚的水域裏游泳等等奇特的場景。


    第二集 蠻荒國度

    在亞馬孫這個美麗而又殘酷的土地上,所有生物都得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從而進化出獨特的本領。在這一集中,我們將看到能夠在酸性水質中生存的巨骨舌魚、一週只到地面一次的樹懶、吞食黏土的金剛鸚鵡等等獨特的物種。然而,隨着氣候環境急速變化,生物們又將面對哪些空前的挑戰?


野性的亞馬孫播出信息

野性的亞馬孫節目信息

野性的亞馬孫 野性的亞馬孫
您是否曾想象這樣的場景:體長2米的凱門鱷躺在蓮葉上曬太陽,魚兒跳出水面兩米捕食昆蟲,遠處,花朵從白色變成紅色,完成了從雌花到雄花的轉型,自己給自己授粉……這些絕不是異想天開,走進亞馬孫雨林,您就會親眼見到這些場景,甚至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1] 
亞馬孫已經有幾億年的歷史,然而它就像一個不老的傳説,歷經時代變遷,依然生機勃勃。這都得歸功於在這裏世代居住的動植物們,無論氣候如何變化,它們總能找到能相適應的獨特生存秘訣。當然,它們的方式有所不同,一些進化出強大的生存本領,一些輾轉尋找合適的棲息地,還有一些則學會了合作共贏。 [1] 
在該片第二集《蠻荒國度》中,特殊的水下攝像機將帶您走進水下世界,去見識凱門鱷的生存智慧。當亞馬孫的旱季變得越來越乾燥,凱門鱷最喜歡吃的魚也越來越少,但這並沒有難倒它們。魚變少了,那它們就儘可能多抓一些。怎麼才能抓到更多的魚呢?原來它們自創了“水上芭蕾”,打亂魚羣的陣腳。當成百上千只體長兩米的龐然大物在淺水中跳起“集體芭蕾”,會是一幅什麼樣的場景?讓我們一起跟隨水下鏡頭去一探究竟吧。 [1] 
像凱門鱷一樣進化出獨特本領的動植物還有很多,能在8米深的水中自由呼吸的紅樹林,在含氧量極低的酸性水體中自由來去的巨骨舌魚……它們有什麼樣的獨門秘籍?片中都將一一揭曉。另外,片中還將為您打探到,當其他動物水平遷移時,卻不斷往上搬家、進化中居住得越住越高的樹懶。半空中的家可解決不了排便的問題,堪稱“動物界最慢”的它們,將如何完成這一任務? [1] 
凱門鱷、樹懶們都可謂是克服萬難,自力更生。還有一些動物,則學會了巧結同盟,青蛙和狼蛛就是這個領域裏的模範搭檔。狼蛛本是青蛙的天敵,但是現在它們卻可以共處一室。青蛙放心地在狼蛛身邊搜尋它們最愛吃的螞蟻,它們之所以能得到狼蛛的默許,正是因為螞蟻是小狼蛛和狼蛛卵的頭號殺手。針孔攝影機將帶您進入狼蛛的巢穴,看看這對搭檔究竟緣何走到一起。 [1] 
除了許多珍奇、獨特的物種之外,你還有可能通過該片在大洋彼岸的這塊土地上,邂逅一些老朋友——螞蟻、金剛鸚鵡等等。這些動物或許就是你屋旁花壇裏的常客,或許就是你飼養的寵物,見慣了它們與人相處的狀態,但是它們最自然的生存狀態,你可能未必知道。 [1] 
在亞馬孫雨林,小小的螞蟻可是不容小視的中堅力量。它們佔據了地區動物總重量的30%,它們遍佈森林的每一個角落,吃掉的植物比其它動物都要多。而且,它們用生命捍衞家園——古比天蠶樹,螞蟻們擊退一波波試圖入侵的大型昆蟲,這些珍貴的樹木才得以延續下來,它們是當之無愧的功臣。螞蟻早在幾億年前的恐龍時代,就已存在,因生命力頑強著稱的 “小強”蟑螂也不過如此。螞蟻的小小身軀藴含着巨大的能量,一隻覓食蟻能扛起的樹葉,相當於一個人扛起一台汽車的重量。它們的社會井然有序,在該片第一集《生命的搖籃》裏,微距攝像機將向您展示覓食蟻們整齊劃一的隊伍,雖然它們晃悠悠地扛着樹葉,但隊伍卻始終呈一條直線。針孔攝像機深入蟻穴,你還能看到蟻后產卵的畫面,以及形似米粒、晶瑩剔透的螞蟻卵,正被工蟻一排一排整齊地碼成堡壘的形狀。 [1] 
該片第二集《蠻荒的國度》中,俯拍、特寫、全景等多種鏡頭角度,將為我們立體還原金剛鸚鵡的自然狀態,帶你共同體會它們的智慧與深情。通過特寫鏡頭,你將感受到它們的生存智慧,看到它們如何靈巧地用喙和爪子相互配合,儘可能吃光未成熟的果實中的養分,並且懂得通過吞食河牀中的黏土,中和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的毒素。通過跟蹤的航拍鏡頭,你將從金剛鸚鵡的視角,見識它們所看到的世界,身下的雨林是它們的家園,前方的懸崖是它們交流感情的地方,而身邊的伴侶則是它們永遠不離不棄的依靠。金剛鸚鵡是動物界中最忠誠的伴侶,一旦交配就終生為伴,相濡以沫長達50年。 [1] 
珍禽異獸、鳥語花香,相信你在《野性的亞馬孫》一片中將收穫滿滿的驚喜與滿足。但該片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反思了人與動植物之間的關係該何去何從。 [1] 
一棵棵角鷹賴以生存的龍鳳檀,在人類的鋸刀下轟然倒塌,角鷹母子不得不第三次搬家。然而,20%的龍鳳檀被砍伐,重新挑選適合安居的樹木變得越來越艱難。一樣難逃厄運的還有金剛鸚鵡,隨着棲息地遭到破壞,四種鸚鵡已經絕跡。當它們結成眷侶停歇枝頭,下一個失去家園的會不會就是它們? [1] 
在大自然裏,人永遠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紛繁多樣的亞馬孫雨林更是如此。亞馬孫為我們守護住這些壯美畫面,已長達數億年之久,我們能為亞馬孫守護住什麼呢?相信你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將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