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山藍

鎖定
野山藍(Peristrophe fera C. B. Clarke)是一種爵牀科觀音草屬植物。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尖,近全緣或中部以上有不明顯的圓齒,長5-10釐米,寬2-4.3釐米,薄紙質,干時褐黃色,兩面被柔毛,毛在背面較密,多節毛基部銀白色;葉柄扁圓形,通常0.5-1(-2)釐米,有縱條紋,被柔毛。生長於海拔5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多生在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野山藍
拉丁學名
Peristrophe fera C. B. Clarke [3] 
別    名
大葉觀音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觀音草屬
野山藍
分佈區域
海南、雲南、貴州

野山藍形態特徵

野山蘭的春天 野山蘭的春天 [1]
直立草本,高約1米;小枝密被柔毛。
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尖,近全緣或中部以上有不明顯的圓齒,長5-10釐米,寬2-4.3釐米,薄紙質,干時褐黃色,兩面被柔毛,毛在背面較密,多節毛基部銀白色;葉柄扁圓形,通常0.5-1(-2)釐米,有縱條紋,被柔毛。
聚傘花序頂生和側生於枝頂,密被柔毛;苞片2枚或有時3枚,卵形或近橢圓形,不等大,大的長1.5-2釐米,寬0.8-1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多少心形,小的比大的約小1/6-1/5,均被稍長的柔毛和緣毛;小苞片長2-2.5毫米;萼長4-5毫米,裂片長約3-3.5毫米,漸尖,被柔毛;花冠長3.8-4.5釐米,被倒生柔毛,冠管寬約1.5毫米,上唇闊橢圓形,下唇狹長圓形;花絲被柔毛。
蒴果長1.4釐米左右,被柔毛;種子未見。花期7-8月。 [1] 

野山藍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多生在密林中
[2] 

野山藍分佈範圍

產海南(東方浩壁嶺、三亞、昌江)、雲南(瀘水)、貴州(甕安)。生於密林中,極少見。印度(阿薩姆)也有分佈。 [1] 

野山藍栽培技術

非人工引種栽培

野山藍物種區別

《海南植物誌》載:據C. B. Clarke在原記載中記述,本種與山藍Peristrophe tinctoria(Roxb.)Nees(現名為Peristrophe baphica(Spreng.)Bremek.)近似,可能即是後者的野生型。因未見這種的印度標本,海南標本與原記載對照,除葉較小外,其他特徵均大致符合,故暫時定為這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