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亞麻薺

鎖定
野亞麻薺 ,屬被子植物門,產吉林(公主嶺)、甘肅、新疆。中國植物誌:33:444
中文名
野亞麻薺
拉丁學名
Camelina sylvestris Wall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白花菜目
十字花科
大蒜芥族
亞麻薺屬
野亞麻薺

野亞麻薺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80釐米,具單毛,並雜有細分枝毛。莖直立,分枝。基生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6-10釐米,寬1.2-2釐米,基部漸窄成柄,邊緣有稀疏波狀小齒;莖生葉無柄,葉披針形,基部箭形。花序傘房狀,結果時可伸長達30釐米;萼片披針形,長2-2.5毫米,有白色邊緣,上部有少數單毛,內輪的基部略成囊狀;花瓣淡黃色,窄條形,長3-4(-5)毫米。短角果為梨形或圓形,長5-6毫米,寬3-4毫米,成熟後易開裂,果瓣中脈明顯,表面有網狀脈紋。種子紅褐色,長圓形,長1.5-2毫米。花期4-5月。 [1] 

野亞麻薺分佈範圍

野亞麻薺(小果亞麻薺)
野亞麻薺(小果亞麻薺)(13張)
國內分佈:產吉林(公主嶺)、甘肅、新疆。
國外分佈:蘇聯的中亞與亞洲西部均有分佈。

野亞麻薺主要價值

亞麻薺屬於十字花科,亞麻薺屬,世界共有10個種,分佈於中亞地區、地中海沿岸地區、歐洲,在國內分佈於新疆、甘肅、吉林、內蒙等地。
野亞麻薺
野亞麻薺(5張)
野亞麻薺在3000年前已被歐洲人作為油料作物。此油料作物因產量低,加工複雜,以致被放棄。到20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仍有少量種植,前蘇聯利用野亞麻薺油脂作為航天員、飛行駕駛員的食品。
中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27卷)記載,薺為護生草。氣味:甘、温、無毒;主治:利肝和中,治肝家積聚,利五臟,補五臟,益精光,久服輕身不老;並治腫滿腹大,四肢枯瘦,尿澀等;並有療心、腹痛、治目痛、視物鮮明、明目益胃,根治白痢極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