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讀哈耶克

鎖定
《重讀哈耶克》是由韋森編寫的,於2014-6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經濟學類書籍。
中文名
重讀哈耶克
作    者
韋森
類    別
經濟學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6月
頁    數
232 頁
定    價
32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08640556 [3] 

重讀哈耶克作者簡介

韋森,著名經濟學家,1995年獲悉尼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經濟思想及經濟史研究所所長。
長期為《華爾街日報》中文網、FT中文網、財經網,以及《東方早報》、《文匯報》等撰寫專欄,發表時評。主要著作有《社會制序的經濟分析導論》、《經濟學與哲學:制度分析的哲學基礎》、《經濟學與倫理學》、《經濟學如詩》、《市場、法治與民主》和《大轉型:中國改革下一步》。

重讀哈耶克編輯推薦

(著名經濟學家韋森全新解讀大師哈耶克,為轉型中的中國提供借鑑)
1. 當下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大轉型的關鍵時期。經過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社會問題的積累,未來中國向何處去?在21世紀我們將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經濟與社會體制?今天重新研讀哈耶克這位曾影響了20世紀全世界人類思想和社會進程的思想大師的著作,就有了理論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2. 韋森教授在思想界和媒體都極為活躍,他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上廣受歡迎的專欄“重讀哈耶克”,本書完整呈現了韋森教授的“重讀哈耶克”系列思考,將那些在公開媒體上被刪除、不便説、説不痛快的內容,完全呈現。哈耶克是中國思想界最炙熱的名字之一,但在作者看來,中國的學人和思想者對於哈耶克的解讀過於偏重其社會與政治理論,而忽視了哈耶克首先是一位經濟學家,忽略了哈耶克是基於經濟來談政治和社會問題的。
3、作者帶着為中國改革找思想資源、找解決辦法的目的,重讀哈耶克的經典經濟、政治、社會著作,作者的“重讀”極具新意和啓發性:“私有財產與市場秩序”、“政府與法治”、“民主、法治與自由”等等,到底是什麼關係?本書如一縷思想的清風,將會給中國的思想界和思想啓蒙帶來新的啓示。

重讀哈耶克內容簡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都·馮·哈耶克是一位曾影響了20世紀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現代經濟學理論和各國經濟政策的偉大經濟學家和社會思想家。近些年來,哈耶克的一些著作陸續被翻譯成中文,尤其是他的“自發社會秩序”理論,已經在中國學界廣泛傳播,但也隨之給他帶來許多誤解,許多人認為這就是哈耶克經濟社會理論主要觀點乃至全部。事實上,這只是哈耶克宏大經濟社會思想體系的一個方面。過於強調之,反而使人們容易忽視哈耶克更為根本性的學術思想和觀點,包括他關於現代市場經濟運行基本原理,關於自由、法治、民主和憲政等現代良序社會運行基本法則的論述。
當下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大轉型的關鍵時期。經過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社會問題的積累,未來中國向何處去?在21世紀我們將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經濟與社會體制?在此重要的歷史關頭,從多學科的視角反思人類社會運行的基本法則和良序現代市場經濟社會運行的基本原理,就成了一個既現實又迫切的理論任務。因此,今天重新研讀哈耶克這位曾影響了20世紀全世界人類思想和社會進程的思想大師的著作,就有了理論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重讀哈耶克之必要,還在於重新梳理在20世紀30年代哈耶克與另一位偉大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之間的經濟學理論大論戰的問題、實質以及對20世紀後半期全世界經濟理論發展的巨大影響。在2008~2009年世界經濟衰退發生之後,許多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又被重新提了出來。今天看來,許多今天爭論的經濟學理論問題,在哈耶克與凱恩斯70多年前的理論大論戰中都曾深入討論過。重新審視這兩位經濟學大師的巔峯理論對決,更能讓人們清楚地認識當下世界與中國經濟的現狀與問題,對未來世界理論經濟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1] 

重讀哈耶克圖書目錄

自序
代導論 良序社會運行的基本原理——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新中文版導言
第一篇 重讀哈耶克
常被誤讀的兩大經濟學家
市場、競爭與人類福祉
私有財產與市場秩序
現代社會中政府到底如何作為?
政府與法治
法治、自由與偉大社會
民主、法治與自由
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層次問題
法治、自由與道德
哈耶克與米塞斯:私人友誼
哈耶克與米塞斯:社會主義大論戰
第二篇 紀念哈耶克逝世20週年專論
哈耶克與凱恩斯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論戰
哈耶克的商業週期理論
哈耶克與弗裏德曼貨幣主義錯在哪裏?
哈耶克到底與凱恩斯論戰了什麼?
“英國病”與凱恩斯的“貨幣三論”
哈耶克與凱恩斯經濟理論的分岔處
從魏克賽爾到哈耶克與凱恩斯
哈耶克與凱恩斯最後的經濟理論遺產
第三篇 書評、人物傳記及其他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來龍去脈與理論遺產
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
從哈耶克的道德觀看中國商業倫理的重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