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鎖定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是2002年由安徽省科技廳、財政廳立項批准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現任實驗室主任是生態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席貽龍教授。
中文名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總面積
約3700平方米
設備總價值
1200餘萬元
設立時間
2002年

目錄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簡介

本實驗室總面積約3700平方米,擁有設備總價值1200餘萬元。目前已重點建設了(1)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生物學研究實驗室;(2)重要經濟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實驗室;(3)生態恢復與環境保護研究實驗室;(4)生物系統與進化研究實驗室;(5)綜合實驗室等多個實驗研究平台。另外,還建有1個面積為2500平方米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發展歷程

2003和2005年,由本重點實驗室主持申請的“生態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先後獲得國務院學科評審委員會的批准。目前,本實驗室擁有1個博士學位點(生態學)、9個相關碩士學位點(生態學、動物學、植物學、環境科學、細胞生物學、水生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2個省級重點學科(植物學(含動物學)、生態學)。
自2004年以來,本實驗室共獲得各級各類項目13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2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6項、安徽省優秀青年基金3項、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7項,科研經費總計達1217.6萬元(含學校配套)。實驗室積極開展“產、學、研”活動,全力實現科研為社會服務,2004年至今,共承擔橫向課題8項,科研經費總計145.60萬元,還先後與宣城、安慶、馬鞍山、巢湖、蕪湖等地的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項目11項,為本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和向社會推廣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2004-2007年,實驗室研究人員科研成果豐碩,先後發表學術論文439篇(其中SCI(E)收錄45篇,國家級重點期刊142篇),4項科研成果獲得廳級以上科技獎勵,5項科研成果成功申報國家專利;與此同時,本實驗室還成功完成了安徽省首批生態示範市——黃山市和國家級生態示範縣——休寧縣、歙縣、徽州區的《生態建設規劃編制》任務,並得到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為地方生態建設提供了技術諮詢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