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華書院

鎖定
“重華書院”創辦於明朝萬曆年間,是菏澤歷史上規模最大、存世最久的著名書院之一,在山東乃至全國的書院發展史上享有盛譽,為當時中原地區的文化、藝術、教育中心。 [1-3] 
1924年,梁漱溟先生受山東省議會議長王鴻一的邀請,赴菏澤復建重華書院,教授哲學、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等學科。與其同行的還有北京大學陳亞三、黃艮庸;四川王平叔、鍾伯良、張俶知;北師大徐名鴻等。其所聘請的教員如“新儒家三聖”之一的熊十力、國立青島大學王近信、秦亦文等人,皆是國內稱冠一時的著名學者,這些學者聚眾講學,臧否時政,形成了享譽四方的“曹州學派”。 [1]  [2] 
中文名
重華書院
外文名
Heavy China Academy
地理位置
菏澤
佔地面積
24 畝

目錄

重華書院結構

清末菏澤境內書院最負盛名的為曹州府的重華書院,位於菏澤城內西北部,佔地24畝。1596年(明萬曆二十四年)兵備使李天植建“重華祠”,祀舜帝,併為講學所用,書院之名由是而起。其主要建築有大廳三間,名“精一堂”,為講學的地方;後樓一座,名“文昌閣”;小亭一座,名“木石居”;此外,還有東西齋舍6間。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又增建“雲齋”三間,“小乾坤”亭一座。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又建有“文昌祠”、“養士倉”。至此,書院已具相當規模。以後歷代都有修葺。書院有學田936畝,存款銀2600兩,錢4000餘串,學田收租,存款生息為平時費用。此外,菏澤縣的佩文書院、右文書院,曹縣的居敬書院,鄆城縣的宣文書院,鉅野縣的麟川書院,單縣的鳴琴書院,定陶的養正書院等在魯西南一帶都頗具盛名。

重華書院景觀

書院由當地著名學者講學,採取個別鑽研,相互問答,集眾講解的教學方法,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間以議論時政,對傳播學術思想有積極作用。至清末,書院已明顯地演變為科舉預備考試的場所,選用的教材多為程朱理學派的書籍,如《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為應付科舉考試,非常重視八股文的習作,按清廷規定,書院需進行課考,一般每月兩次。定在月之初二、十六兩日,或月之初五、二十五兩日。兩次課試,一次為官課,由府、縣出題、閲卷、給獎;一次為師課,由掌教出題、閲卷,書院給獎。
書院由“山長”總領院務,並作為傳授知識的主講人。“山長”多由官府擇品行方正,學問博通,能為士人模範者,以禮聘請。書院的生童,在所轄的州、縣內選取。
在管理體制上,以雍正時期完善化的《聖諭廣訓》為教育訓練的主要標準,它使生童完全循規蹈矩於封建倫禮道德規範,牢牢地鉗制着生童的思想。至清末,從書院的教材、教法、管理等方面,均顯示出封建教育的腐朽性。

重華書院歷史發展

明代
1596年 (明萬曆二十四年) 曹州兵備使李天植建“重華祠”,以祭祀虞帝,並與諸生在此講學,書院因此得名。李天植,字性甫,號衝涵,南直隸廣德州( 今安徽廣德縣)人,隆慶五年中辛未科進士,入仕後幾經遷調,後任曹州兵備道。史載李天植“雅好文學,修復釋奠禮樂儀制”,在其任江西饒南道參政時,朝廷詔毀天下書院,當地守臣迎合首輔張居正的意旨,在關閉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的同時且欲廢棄該書院的學田,“天植力持不可,且捐資增益之,並令諸生在其中講學”。這樣的任職經歷為其在曹州創建重華書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重華書院主要的建築有正堂三間,名“精一堂”,為講學的地方; 後樓一座,名“文昌閣”;小亭一座,名“木石居”;此外,還有東西齋舍6間。
據《曹州府志》記載,李天植創建重華書院後,集諸生講學其中,一時文風大盛。萬曆三十四年丙午科山東鄉試,曹州即有六人中舉。萬曆四十六年,山東鄉試又高中五人.至吳允中撰寫碑記時,在該書院就讀的諸生、若文學若明經者計千有餘人。
1617年(萬曆四十五年),李天植之孫李徵儀被任命為巡鹽御史,在巡視長蘆、山東等地鹽政時途經曹州,曾捐俸銀三百餘兩對重華書院進行整修。受其影響,山東按察使、曹州知州以及各級地方官員紛紛解囊相助,贊襄經營,刻期落成矣。 修葺過程中,李天植在保留書院“重華”舊名的同時,“高其樓,廣其堂”、門廊垣舍圮漏者修葺之,並且為方便師生膳食休息,在正廳“精一堂”前新建瓦軒三間,在院內新建迴廊一通,在圍垣之左新建齋房三間,名“霱雲齋”,增建小亭一座,名曰“小乾坤亭”、"此次修整,使得書院的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愈發完備。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李徵儀在正廳之東又增建文昌祠五間,用以祭祀歷代儒家先賢; 在正廳之西增建倉房五間,名曰“養士倉”,用以貯存學田所收租糧。書院之西的李公祠堂三間和鄉約所三間也收歸書院所有,大門之外的木橋改為磚橋,橋之南建牌坊一座,名曰“虞門"至此,重華書院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當時的曹州籍進士,南京光祿寺少卿吳允中曾撰寫重修碑記,以志紀念。更為重要的是,李徵儀還籌資為書院購買田地數頃,田租所得一半用以維持書院的日常運轉,一半用以賙濟在此學習的貧寒之士,從而為書院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清代
1751年(乾隆十六年)周尚質任曹州知府,履職期間,在政務閒暇之際曾躬訪書院遺址於荊榛瓦礫間,創構而增擴之,經過周尚質改建後,原來的文明樓,在翻新修葺的基礎上仍然保持原貌,樓前兩翼增建齋舍,齋舍前為三層之講堂,講堂之東為山長起居地,其東又有齋舍三間,山長室前建有“春風堂”,堂前新建納涼小亭,名曰“愛蓮亭”改建竣工之時正值夏日,書院內“芙蕖竟發,勝甲一郡”,於是將書院易名為“愛蓮書院”。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書院在菏澤知縣謝肇泂的主持下又迎來了另一次重修。謝肇泂,字文泉,通州人,舉人出身,乾隆四十七年(1782) 起任菏澤知縣,主政期間,謝氏對文教事業頗為用心,鑑於書院年久失修,粉丹剝落,牆屋穿漏,於是着手進行整修。在籌措建設資金時,鄉賢潘遇歧等人率先捐資助工,眾人紛紛效仿,遂鳩工庀材;於四月起施工,歷時三月而工成。謝肇泂復更書院名為“重華書院”。後歷經三次擴建,使整個書院的形貌煥然一新,此後的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各朝,重華書院雖然修葺不斷,但基本上保持了乾隆年間修時的規模和格局。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五月,清光緒帝諭示各省府廳州縣改書院設學堂。在廢科舉、興學堂的浪潮中,書院先後改為中學堂、小學堂或廢止。書院作為一種相沿千年之久的辦學形式宣告終結。
民國
1924年春,梁漱溟受山東省議會議長王鴻一先生邀請,赴菏澤復建重華書院,主要教授哲學、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等學科。熊十力、陳亞三、王平叔、王近信、鍾伯良、張俶知、徐名鴻等先生亦曾執教於此。
王鴻一(1875-1930),名朝俊,字黌一,以“鴻一”行世,清末濮州沉口裏劉樓村人( 今屬山東省鄄城縣閆什鎮) ,早期同盟會會員,畢業於日本宏文院師範科,是近代山東的首批留日學生,民主革命時期的革新派政治家、教育家、實業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歷任山東提學使,山東教育廳長,山東省議會議長,北京《村治月刊》社社長等。他是曹州及山東的組織者和領導人,魯西南近現代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實業興國和移民實邊的積極倡導者和組織者。 [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