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瓣臭茉莉

鎖定
重瓣臭茉莉(Clerodendrum chinense (Osbeck) Mabb.)是唇形科大青屬植物 。枝柔毛,葉形近心形,先端漸尖,基部平截,淺心形,上面糙毛,下面被柔毛,葉柄密被柔毛;花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苞片披針形,花冠紅、淡紅或白色,有香味, [8]  花果期5-11月, [9]  因重瓣臭茉莉葉異味,春季開花,頭傘狀,故又名臭茉莉。 [10] 
重瓣臭茉莉,原產地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國外老撾、泰國、柬埔寨以至亞洲熱帶地區也有分佈。生長於合草、路邊、坡地; [11]  偏陽性;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為佳;喜高温濕潤、向陽至廕庇之地,耐寒;一般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或分株法,春季為適期。 [12] 
重瓣臭茉莉,味苦、微甜,葉氣臭,性涼,葉氣臭,性涼;對清火解毒,消腫止痛,通乳下乳,有很好的效果。 [13]  據《寶跡藏真》記載,重瓣臭茉莉是生長在田園之中的有泥土、有根基,沐浴着露水雨水,各種小昆蟲環繞其中的花卉。居廉筆下“原生態”的花卉,與中國傳統繪畫中大量的“折枝花卉”相比較,具有相當新鮮的自然氣息和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 [14] 
中文名
重瓣臭茉莉
拉丁學名
Clerodendrum chinense (Osbeck) Mabb.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7] 
唇形目 [7] 
唇形科 [7] 
大青屬
重瓣臭茉莉
命名者及年代
(Osbeck) Mabb.,1989 [5] 

重瓣臭茉莉植物學史

因重瓣臭茉莉葉異味,春季開花,頭傘狀,故又名臭茉莉。 [10] 

重瓣臭茉莉形態特徵

重瓣臭茉莉
重瓣臭茉莉(6張)
唇形科大青屬植物,灌木,高50-120釐米;小枝鈍四稜形或近圓形,幼枝被柔毛。葉片寬卵形或近於心形,長9-22釐米,寬8-21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寬楔形或淺心形,邊緣疏生粗齒,表面密被剛伏毛,背面密被柔毛,沿脈更密或有時兩面毛較少,基部三出脈,脈腋有數個盤狀腺體,葉片揉之有臭味;葉柄長3-17釐米,被短柔毛,有時密似絨毛。 [15] 
傘房狀聚傘花序緊密,頂生,花序梗被絨毛;苞片披針形,長1.5-3釐米,被短柔毛並有少數疣狀和盤狀腺體;花萼鍾狀,長1.5-1.7釐米,被短柔毛和少數疣狀或盤狀腺體,萼裂片線狀披針形,長0.7-1釐米;花冠紅色、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冠管短,裂片卵圓形,雄蕊常變成花瓣而使花成重瓣。 [1]  花果期5-11月。 [9] 

重瓣臭茉莉生長環境

大量生長於牧場、路邊、河岸、灌叢和次生林中;在海拔高達1200米的高度,偶爾到2000米。

重瓣臭茉莉分佈範圍

重瓣臭茉莉,原產地中國福建、台灣、廣東(梧桐山(深圳考察隊1351)、仙湖植物園(李振宇等0906009)、內伶仃島(李沛瓊1714))、廣西、雲南等地。分佈於尼泊爾、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老撾、泰國、柬埔寨以至亞洲熱帶地區常見栽培或逸生,毛里求斯、夏威夷等地也有歸化。 [2]  [1]  [3]  [16] 
亞洲: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 [2]  [1]  [6] 
北美:百慕大、墨西哥、美國(佛羅里達、夏威夷)。 [6] 
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安圭拉、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美屬維爾京羣島。 [6] 
南美洲: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羣島、秘魯。 [6] 
大洋洲: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庫克羣島、法屬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紐埃、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 [6] 

重瓣臭茉莉生長習性

重瓣臭茉莉喜濕潤的土壤環境,亦較耐旱,喜日光充足的環境;喜温暖,在16-30℃的温度範圍內生長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於5℃。 [2]  [1]  [3]  偏陽性;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為佳;喜高温濕潤、向陽至廕庇之地,耐寒。 [12] 

重瓣臭茉莉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或分株法,春季為適期。 [12] 
該種植物以播種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3-4月進行。種子採收後要經過砂藏處理。亦可採用扦插法育苗,可於春夏二季進行。 [2]  一旦成熟就播種最好。發芽可能不穩定,但通常在20℃, 20-60天內發生,當足夠大到可以處理時,把幼苗刺入單獨的花盆,然後繼續培育,直到足夠大到可以種植。 [3] 
重瓣臭茉莉 重瓣臭茉莉

重瓣臭茉莉栽培技術

重瓣臭茉莉地栽

栽培基質宜選用微酸性的砂質壤土。在微鹼性的士壤中亦能較好生長。重瓣臭茉莉種苗多在春季進行定植。應選擇地勢開闊、排水良好、陽光充足之地。通常按行距2米、株距3米挖穴,其直徑為70釐米、深度為70釐米。如果土質不佳,可換入客土,並在穴中施用基肥,注意要將其與底土拌勻每穴放入三年生苗一株,先將其扶正,使根系舒展,然後填土踩實。接着澆透水一次,在3~5天后還要酌情澆水。定植操作最好在傍晚進行。 [2] 

重瓣臭茉莉管理

重瓣臭茉莉耐臭氧,生長旺盛階段應保證水分的供應。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除在定植時施用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在疏蔭環境下也能較好生長,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於4小時。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重瓣臭茉莉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發苗快,壽命長,成形植株原地栽種可達10年以上。如果有持續的長勢減弱等現象發生時,可以考慮進行更新。注意不要連作,最好換地種植。 [2] 

重瓣臭茉莉主要價值

藥用
重瓣臭茉莉,味苦、微甜,葉氣臭,性涼,;對清火解毒,消腫止痛,通乳下乳,有很好的效果。 [13] 
該種植物可作為林下地被植物,或在水邊進行孤植、叢植。對有害氣體的抵抗力較強。 [2]  根葉入藥,驅風除濕,活血強筋壯骨;葉微鹹、微温,祛瘀解毒;民間用花蒸雞蛋服,可治頭昏。 [4] 
重瓣臭茉莉 重瓣臭茉莉

重瓣臭茉莉植物文化

據《寶跡藏真》記載,重瓣臭茉莉是生長在田園之中的有泥土、有根基,沐浴着露水雨水,各種小昆蟲環繞其中的花卉。居廉筆下“原生態”的花卉,與中國傳統繪畫中大量的“折枝花卉”相比較,具有相當新鮮的自然氣息和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