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龍

鎖定
重慶龍是最小的劍龍科恐龍之一,身長3~4米。它的尾巴至少有5條尾刺。它的頭顱骨相當高及狹窄,背板大及厚。如同其他劍龍類恐龍,重慶龍是草食性的恐龍。重慶龍的背部有成對排列的尖狀骨板。重慶市博物館的一個標本有14對骨板,以及2對尾刺。是一屬晚侏羅紀時期的劍龍科恐龍,於中國的上沙溪廟地層中被發現。
中文名
重慶龍
拉丁學名
chungkingosaurus
動物界
鳥臀目
劍龍科
重慶龍

目錄

重慶龍簡介

中文名稱( chinese )→ 重慶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 chungking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chung-king-oh-sawr-us;
含義( meaning )→ 重慶[中國之直轄市]的恐龍;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genasauria 頜齒類;thyreophora 覆盾甲龍亞目
類( infraorder)→ thyreophoroidea 覆盾甲龍形類;eurypoda 扁腳類;stegosauria 劍龍類;
科( family )→ stegosauridae 劍龍科;
屬( genus )→ chungkingosaurus 重慶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c. jiangbeiensis 江北重慶龍;
時代( period )→ 侏羅紀晚期
分佈( found in )→ 中國重慶;
食性( diet )→ 植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3-4米;
發現者( discoverer )→ 董枝明,周世武;
發現地→四川省的上沙溪廟組 [1]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董枝明,周世武;
重慶龍(學名Chungkingosaurus)是一屬晚侏羅紀時期的劍龍科恐龍,於中國的上沙溪廟地層中被發現。

重慶龍形態特徵

從發掘出的劍龍化石骨骼復原看,重慶龍個體小,身長約3-4米,屬一種小型劍龍。它的頭骨吻端較高,下頜骨厚實,牙齒細小,排列緊密,齒冠不對稱,齒環不發育。背椎和尾椎均為雙平型的椎體,薦椎4個和一個加強腰椎完全癒合一起,薦部背面封閉不全。骨板棘板狀,大而厚實。肱骨有不明顯的骨幹。腸骨髖白窩淺平,股骨圓直,無第四轉節。脛骨近端顯著擴粗,關節面圓形,脛、腓骨遠端同距骨和跟骨完全癒合。根據它的骨骼特徵,屬劍龍亞科。但它未封閉的薦部,很容易與北美、東非.歐洲、我國新疆發現的劍龍區別開來。與四川的沱江龍和嘉陵龍相比,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許多明顯的差異。江北龍頭骨較沱江龍的頭骨高而窄,其特徵與嘉陵龍的頭骨輪廓相似。它的牙齒小排列密集,但不像沱江龍那樣重疊,也不同於嘉陵龍的牙齒稀少。沱江龍和嘉陵龍都是較大型的劍龍,體長約6-7米,它們的骨板排列雖有不同,但基本是對稱排列。江北龍個體較小,體長不超過4米,從保存下來的癒合薦椎以及癒合的脛腓骨和附骨判斷,江北龍是一個成年的動物。可能這種小型劍龍當時曾與沱江龍、嘉陵龍一起生活過。由此,不難看出這個劍龍代表了一種前所未知的新動物,因標本產自重慶江北區,故命名為“江北重慶龍”(新屬新種) [2] 

重慶龍歷史

重慶龍被認為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龍與劍龍科恐龍生存於同一區域,例如:嘉陵龍、沱江龍、馬門溪龍、峨嵋龍。同一區域的掠食動物有永川龍與四川龍。
參考資料
  • 1.    金帛編著,遠古的霸主 恐龍,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5,第125頁
  • 2.    政協重慶市江北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江北區文史資料選輯 第6輯,,1992年12月第1版,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