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鎖定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重慶中心城區西部槽谷,東銜中梁山、西攬縉雲山、南接長江、北擁嘉陵江,規劃區域範圍1198平方公里,涉及重慶高新區及沙坪壩、九龍坡、北碚、江津、璧山5個行政區,其核心區是重慶高新區直管園、面積313平方公里。 [27]  截至2021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住人口總數為63.05萬人。 [17]  [29] 
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首批27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2016年,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 [19]  2019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慶高新區發展升級版的重大決策部署,賦予高新區建設重慶科學城的戰略定位和發展使命。 [18]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範圍包括直管園和拓展園,區管委會駐高新大道6號。 [1]  [19] 
2021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為588.6億元,增速12.9%。 [20] 
中文名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別    名
重慶高新區
行政區類別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所屬地區
重慶市
地理位置
重慶市中部
面    積
74.3 km²
政府駐地
高新大道6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0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A
地區生產總值
588.6 億元(2021年)
人    口
63.05萬人(截至2021年末)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歷史沿革

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首批27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
2016年,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 [19] 
2019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慶高新區發展升級版的重大決策部署,賦予高新區建設重慶科學城的戰略定位和發展使命。 [18] 
2020年1月1日起,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全面獨立運轉,實施對直管園經濟社會一體化管理。 [23]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區劃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範圍包括直管園和拓展園,區管委會駐高新大道6號。 [1]  [19] 
直管園是科學城核心區,包括西永微電園全域,沙坪壩區曾家鎮西永街道虎溪街道香爐山街道全域,九龍坡區白市驛鎮走馬鎮含谷鎮巴福鎮金鳳鎮石板鎮全域,截至2020年末,直管園共轄36個社區、63個居委會。 [1]  [14-15]  [19] 
拓展園包括大渡口區建橋園區A、B區和跳磴鎮全域,沙坪壩區鳳凰鎮青木關鎮回龍壩鎮全域及豐文街道陳家橋街道土主鎮部分區域,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石橋鋪街道二郎街道陶家鎮銅罐驛鎮西彭鎮全域,北碚區歇馬街道全域,巴南區木洞鎮麻柳嘴鎮全域,江津區德感街道雙福街道全域及聖泉街道部分區域。 [1]  [19]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理環境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置境域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重慶市中部,規劃建設面積74.3平方千米,其中:東區石橋鋪、二郎片區20平方千米,西區金鳳、含谷、白市驛組團54.3平方千米。 [22]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規劃

  • 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
西永微電園成立於2005年8月,是國家發改委審核的中國規劃面積最大的微電子產業園,是重慶市為優化和提升全市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規劃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專業園區。位於重慶主城西部,規劃面積43.8平方千米,其中產業區26.9平方千米,城市核心區7.4平方千米,寨山坪生態區9.5平方千米。
2020年,西永微電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226.91億元,增長17.92%。 [4] 
  • 重慶西永綜合保税區
重慶西永綜合保税區位於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內,於2010年2月由國務院批准設立,規劃面積7.58平方千米,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個綜合保税區,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平台,外貿進出口總額約2900億元,佔全市的44.5%。 [3] 
  • 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
重慶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項目,擬在渝打造全國首個世界級人工智能城市樣板,形成“一總部、一平台、一中心、一院、五基地”的建設內容,以“碳中和理念規劃+空間美學的城市實體單元+TACOS城市操作系統+TITAN智能服務機器人”為核心模塊,通過OTA(Over the Air)方式塑造出可迭代升級、具有呼吸感的城市智能生命體,致力於為重慶市打造智能產業聚集地、低碳經濟示範區、數字城市風向標以及科技旅遊目的地,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最具創新力和影響力的智能城市標杆,項目計劃於2022年底竣工。 [5] 
  • 重慶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
重慶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期標準廠房位於高新區金鳳鎮鳳笙路27號,用地面積101畝,共5棟廠房,建築面積10.3萬平方米,於2011年投用;配套生活區食堂及職工宿舍,用地面積70畝,共5棟宿舍樓及1棟食堂,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於2012年投用。一期標準廠房已入駐近30家企業。
重慶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二期標準廠房位於高新區金鳳鎮鳳笙路19號,用地面積241畝,共9棟廠房,建築面積28.6萬平方米,於2013年建成投用。已入駐近30家企業。 [6] 
  • 重慶高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
重慶高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位於高新區含谷鎮興谷路39號,用地面積166畝,共15棟廠房和1棟食堂,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於2015年12月完工。已入駐近30家企業。 [7]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口

截至2021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住人口63.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5.15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7.47%,比上年末提高0.21個百分點。 [17]  [29]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述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7.4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第一產業增加值4.25億元,比上年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276.52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206.69億元,增長4.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6.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4%。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一、二、三產業對全區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0.5%、74.4%、25.1%。從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看,二、三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0、1.7個百分點。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9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税收收入22.97億元,增長0.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4.07億元,增長84.0%。 [21] 
2021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為588.6億元,增速12.9%。 [20]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產業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增加值4.25億元,比上年增長3.8%。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二產業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97.15億元,比上年增長8.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56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8%,增加值增長9.2%,出口交貨值增長20.1%。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產值增長2.8%,重工業產值增長15.1%。按登記註冊類型分,國有企業產值比上年下降11.2%,股份制企業產值比上年下降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值增長19.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產值增長12.1%。按產業分,電子產業產值增長16.4%,汽車產業產值增長19.2%,裝備製造產業產值增長9.1%,摩托車產業產值下降3.4%。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9.3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全區具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27.6億元,增長16.2%。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三產業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06.69億元,比上年增長4.1%。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0.11億元,增長2.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0.40億元,下降3.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14億元,增長4.6%;金融業增加值47.53億元,增長6.4%;房地產業增加值53.66億元,增長13.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54.84億元,下降1.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1%,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23.2%。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路貨物運輸量1399萬噸,增長10.7%;公路貨物運輸週轉量133490萬噸千米,增長10.5%。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8%。按限額以上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增長28.0%;餐飲收入下降28.7%。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53.7%,飲料類增長740.3%,煙酒類增長472.2%,日用品類下降35.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9.4%,石油及製品類下降9.4%,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7%,汽車類下降18.0%。全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26.5%。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33.1%。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7.3%。分行業看,工業投資增長8.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6.9%。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住宅投資增長30.4%,辦公樓投資增長232.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9.5%。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貨物進出口總額2948.1億元,比上年增長8.8%。完成服務貿易額9.26億美元,增長131.5%。實際利用外資7.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33億美元,增長2.3%。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銀行分支行15家,銀行網點數52個,年末從業人員688人。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361.5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2.3%。其中,住户存款餘額120.41億元,增長30.5%。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01.65億元,增長151.9%。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保險支公司2家,全年保費總收入0.7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9%。其中,財產保險收入0.33億元,增長73.0%;人身保險收入0.31億元,增長100.8%。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0.66億元,增長74.5%。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接待旅遊人數2611.6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08億元,接待人數比上年增長10.8%,旅遊收入下降27.4%。年末擁有三星及以上星級飯店3個,星級飯店客房408間,國家A級旅遊景區6個。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交通運輸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佈局“2+4”客運樞紐、成渝中線等5條高鐵、渝自等3條城際鐵路及5條市域鐵路,建成後6小時直達北上廣、40分鐘通達成都。正在運行和規劃建設的城市幹道通達南北,10條軌道交通內暢外聯,40分鐘車程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8]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治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領導
區黨工委書記
張安疆
區黨工委副書記
徐曉強
區管委會副主任
孫立東、裴國琪、王書瑞、高久鵬、吳莉
截至2023年1月,參考資料: [16]  [28]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事業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學校133所(含幼兒園,不含高等學校,下同),專任教師0.43萬人。全年招生2.73萬人,在校學生8.65萬人,畢業生1.78萬人。全年獲國家級獎項及榮譽272項,省市級767項;教師獲得優質課大賽省市級一等獎9人,二等獎6人。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事業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市級以上科研機構272個。其中,市級企業技術中心4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8個,市級實驗室7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195家,市級科技型企業773家。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提交專利申請3445件,比上年下降0.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546件,增長18.0%。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44.5件。 [21] 
截至2021年8月,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擁有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華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等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超300個,正加快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北大重慶大數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9]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有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總藏量6萬冊。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全年送演出進基層312場次。新建各級文服中心6個,24小時智慧書房3個。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有標準體育場8個,體育館1個,游泳池(館)38個(含非標準)。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73個。其中,醫院13個,鄉鎮衞生院7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服務站)6個,門診部13個,村衞生室29個。全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牀位2238張。其中,醫院牀位1945張,鄉鎮衞生院牀位293張。全區共有衞生技術人員26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71人,註冊護師(護士)1427人。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保障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5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4.0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7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1.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1.8萬人。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8户761人,比上年末減少28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580元/月人提高至620元/月人,共發放城市低保金548.34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64户1467人,比上年末減少202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440元/月人提高至496元/月人,共發放農村低保金866.87萬元。
截至2020年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含敬老院)17個,牀位數1127張。農村集中、分散特困供養人數504人。民政部門救助臨時困難羣眾906人,發放困難救助金572.64萬元。重大節日慰問困難羣眾8651人次,發放慰問金146.38萬元。全區福彩電腦投注站121個,銷售福利彩票0.86億元,比上年下降3.6%。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有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105個,其中區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1個、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10個、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94個;烈士陵園1個,分散烈士墓12處;服務對象7043人,重點優撫對象1198人,全年共發放各類優撫補貼1800萬元;發放退役安置費用558萬元。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境保護

202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和好於Ⅱ級以上天數328天,佔全年比例89.6%。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2%。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區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2.8分貝,晝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64.4分貝,總體均在“較好”及以上水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3平方米,增長0.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4%。 [2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才政策

  1. 對落户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給予3000萬元支持;其他國家級研發創新平台給予1000萬元支持。
  2. 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科學城獨立或聯合設立市場化運行的市級及以上新型研發機構,按建設實際成本費用的25%給予支持。
  3. 獲批國家級孵化器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入駐專業孵化器創新創業的高校優秀學生(團隊)給予10萬元支持。專業孵化器每孵化培育1家獨角獸企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1000萬元、50萬元獎勵。
  4. 新設國家級、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分別給予60萬元、20萬元支持。設博士後流動站的高校(學科)與科學城內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長期博士後聯合培養機制的,給予高校(學科)50萬元支持。
  5. 對落户的優秀創新團隊(羣體),給予100-500萬元經費支持。對牽頭承擔的國家級重點(重大)項目的團隊,按照項目實際到賬國撥經費的1:1予以經費配套。
  6. 高校、科研院所轉化職務科技成果所獲收益的95%劃歸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促進高校與科學城之間的科研人員流動,市屬高校對科研人員兼職創新創業的工作量和相應績效給予同等認可。
  7. 對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好的項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可直接投資;獲得創業投資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根據企業意願跟投;獲得銀行貸款的,享受首筆貸款政府全額貼息補助。各類人才以科研成果在科學城創辦企業的,根據實際需求3年內免費提供創業場地或全額房租補貼。
  8. 規劃建設國際人才社區,集中建設高端人才房(面積150—240平方米)和人才公寓(100平方米左右),可通過“免租、成本價購買、購房補貼、贈送”等形式保障供給。未享受人才社區住房且首次在科學城內購買自住用房的優秀人才,給予相應的購房補貼。配置便利的交通、生活等基礎設施和高端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設施。
  9. 各類人才享受醫保、體檢、療養等健康服務和“專人對接”“全程代辦”“一窗通辦”“一次辦結”等政務服務。
  10. 優秀人才每年按個人年工資薪金的一定比例給予專項獎勵。設立“金鳳凰成就獎”和“金鳳凰成長獎”,每年分別評選2名、10名,每人分別獎勵100萬元、20萬元。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才績效獎,對園區內年度引才績效排名前3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獎勵。 [10]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政策

  1. 對內部研發投入總額達200萬元(含)以上,且較上年度有增長的企業,給予每年最高3500萬元獎勵(疊加重慶市補助:研發準備金3000萬元)。
  2. 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佔比較高的企業最高獎勵20萬元。
  3. 對新獲得國家、市級科學技術獎勵的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100萬元獎勵。
  4. 對成立時間在3個會計年度內且發展良好的科技企業,給予最高15萬元一次性獎勵。
  5. 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貸款貼息等支持,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達100萬元(疊加重慶市補助: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20萬元)。
  6. 對經認定的瞪羚企業給予首次認定、貸款貼息等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達180萬元。
  7. 對經認定的獨角獸體系企業,最高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8. 對經認定的高能級領軍企業,給予首次認定、貸款貼息、採購補貼等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達900萬元。
  9. 對技術輸出方、技術購買方,分別給予每年最高100萬元、200萬元獎勵;對促成區內技術交易的技術轉移機構給予每年最高5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的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給予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0. 對外資在高新區新設立的研發機構,每年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在境外新設立研發機構的區內企業,每年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1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政策

  1. 對重慶市制造業創新中心,最高給予700萬元補助。對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綠色工廠,按照市級補助金額給予1:1配套獎勵。
  2. 支持5G高端元器件研發與產業化,支持5G通信模組向高集成化、高移植性和低功耗方向發展,支持5G無線通信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應用領域的設備設施關鍵器件研發創新與產業化。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給予項目投資額的20%、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3. 對機器人、增材設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設備等智能製造裝備產品和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品產業化項目,給予項目投資額的30%、不超過3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4. 企業自主研發併產業化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已上市生物製品、第三類醫療器械,單品種全週期最高給予5300萬元、3300萬元、3300萬元、2740萬元補助。
  5. 企業建設大健康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產業應用基礎平台,最高按平台投資額30%給予補助。
  6. 首次入選全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中國互聯網百強”的企業,可享受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和200萬元的年度經營補助。
  7. 入駐重慶高新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且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檢驗檢測企業(機構),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裝修補助和最高100萬元的租金補助。
  8. 新註冊符合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等主導產業方向的外資企業,按照實際到位外資1美元獎勵0.1元人民幣的標準,給予最高1000萬的獎勵。認定為服務外包基地、示範園區、文化出口重點項目,補助最高達200萬。
  9. 企業(機構)購置用於科技服務(單台原值100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設備,按其實際購買支出額的20%,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
  10. 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一次性補助100萬元;獲得國家、重慶市產業扶持的重點項目,按照國家、市級補助全額的100%、50%給予配套補貼。 [12]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融政策

  1. 對金融機構新設立或遷移全國性總部,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獎勵,省級區域性總部,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獎勵。
  2. 對銀行單户1000萬元及以下的純信用貸款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發生損失的,按年度發放信用貸款總額的5%給予補貼。
  3. 對在高新區新設立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或原有基金、基金管理人進行增資的,按實繳資本一定比例最高給予2000萬元獎勵。
  4. 對投資高新區內企業的基金,按投資額的5%一次性給予獎勵,每家基金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
  5. 對註冊在高新區的基金,投資高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失敗的,給予最高50%的風險補償。
  6. 對企業通過高新金服取得的貸款,按普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規上企業以不同比例貼息,單個企業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貸款貼息。
  7. 企業上市給予700萬元一次性獎勵,前三家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企業分別額外給予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獎勵。
  8. 在新三板或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掛牌的企業,按照掛牌市場的不同分層級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獎勵。
  9. 企業將上市首次募集資金,再融資資金投資於高新區的,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上市、新三板掛牌企業取得銀行貸款,單個企業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貼息。
  10. 對上市和新三板掛牌企業的高端人才,按個人年工資薪金的3%給予獎勵。 [13]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9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選“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名單。 [2]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4] 
2022年8月,入選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單。 [25] 
2022年8月,入選賽迪“2022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54。 [26] 
2023年7月,入選賽迪“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54。 [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