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重慶醫科大學原名重慶醫學院,由原上海第一醫學院於1956年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建校以來,學校秉承“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校訓,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建設。經過52年的發展,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內容和手段不斷創新,並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改革成果,實驗室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和壯大。
中文名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地    區
重慶
隸    屬
醫科大學
內    容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
校    訓
嚴謹、求實、勤奮、進取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中心簡介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1]  依託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相關學科、教研室、博士點、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生物學二級學科碩士點;神經病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原生物學、法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5個重慶市“十一五”重點學科;臨牀檢驗診斷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臨牀生物化學等5門重慶市精品課程進行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中心發展

中心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997年~2003年為改革起步階段:1997年基礎醫學院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三個教學實驗室進行合併,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並建立了“機能學實驗室”,1999年發展為“機能學實驗中心”。2000年學院下設的“人體解剖學實驗室”、“機能學實驗室”、“普通生物學實驗室”、“組織胚胎學實驗室”、“病理學實驗室”、“醫用物理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醫用化學實驗室”、“病原生物學實驗室”全部通過重慶市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授予重慶市高校實驗教學合格實驗室。2001年《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項目獲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改革一等獎,2003年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
2004-2006年為穩步發展階段: 2004年我校開始從實驗教學體系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打破傳統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模式,注重整合、共享、獨立設置實驗課程。其間,將“普通生物學實驗室”、“組織胚胎學實驗室”、“病理學實驗室”進行整合成立了“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化學實驗室”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合併建立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2004年4月,基礎醫學院將以上實驗室和原有的“機能學實驗室”、“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和“微生物與免疫學實驗室”進一步整合,正式成立由基礎醫學院直屬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獨立於各教研室進行實驗課教學。該項目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專項基金、重慶市財政部門的資金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配套資金支持,購置了先進教學儀器設備,改造了實驗室環境,建成了面向全校各層次醫學生的現代化實驗教學中心。2006年評為重慶醫科大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7年至今為快速發展階段:重慶醫科大學縉雲校區建設過程中,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實驗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成立了獨立於教務處、設備處的“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下設校院二級管理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教學中心”、“中醫藥學實驗教學中心”、“臨牀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數字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5大實驗教學中心。按照國內一流醫科大學的標準對教學實驗室進行全新設計施工,並將實驗教學全部按照獨立教學體系進行建設。學校提出“大基礎醫學”概念,將全校各院系與基礎醫學相關的實驗室和實驗項目充分整合,重點建設“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基礎上,將原中心各實驗室更名為“人體大體形態學實驗室”、“人體顯微形態學實驗室”、“人體機能學實驗室”、“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各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物資和人員實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2008年,我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目前,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承擔了全校11學院5個系部、41個專業及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近年來在“中心” 完成實驗教學的學生人數達4300人/年,平均人學時數達577650人學時/年。
實驗中心高度重視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開展,強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動手能力。近年來,由中心教師指導的學生個人或團隊多次參加國家大學生“挑戰杯”和國家級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多項,學生個人或團隊撰寫調研報告,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充分體現了實驗教學中心發揮地作用。
參考資料
  • 1.    中心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引用日期201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