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白象街

鎖定
白象街位於重慶市望龍門和太平門之間。相傳,那城牆邊原來有一巨石,像一頭象,取名白象。白象在北岸,而南岸又有獅子山,於是就有“青獅白象鎖大江”的説法。其實,那一帶江面寬闊,“白象”靠上游,“青獅”靠下游,並沒有完全相對,也就不可能“鎖”了大江。那“白象”石下原有一池,取名白象池。不過,早在清乾隆年間,白象池就已經廢了。辛亥革命之前,重慶城中心的下半城,也就是現望龍門、太平門那一帶。於是,那“白象”附近就形成街道,因這“白象”就叫白象街了,白象街長約425米,寬不到10米!
中文名
重慶白象街
外文名
chongqingbaixiangjie
重慶渝中區
白象街在望龍門和太平門之間。相傳,那城牆邊原來有一巨石,像一頭象,取名白象。白象在北岸,而南岸又有獅子山,於是就有“青獅白象鎖大江”的説法。其實,那一帶江面寬闊,“白象”靠上游,“青獅”靠下游,並沒有完全相對,也就不可能“鎖”了大江。那“白象”石下原有一池,取名白象池。不過,早在清乾隆年間,白象池就已經廢了。辛亥革命之前,重慶城中心的下半城,也就是現望龍門、太平門那一帶。於是,那“白象”附近就形成街道,因這“白象”就叫白象街了,白象街長約425米,寬不到10米!
當年,望龍門叫太安門,還是個閉門,也就是隻有城樓沒有城門的“門”。那時,人們進出,只有走東水門或者太平門。白象街東北接望龍門,西南接太平門,又靠近官府衙門,隨着重慶的水運交通的發展,商賈船家運貨來到重慶,少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於是,在那一帶就修起了不少貨棧、商行,白象街也就日益繁榮。重慶開埠後,外國商人被限制在南岸,不經許可不能到城裏來。但外國商人又不能不辦事,於是就有了買辦。白象街在太平門內,靠近官府,於是就被各種買辦、商行當做辦事處駐地。因此,白象街就有了重慶城最早的洋房子。那些洋房子又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一些優點,例如大多都採用了花格門窗,雕刻鏤空,相當精緻。在相當一個時期內,白象街都是重慶城建築最豪華的街道。直到十年前,都還可以在那兒找到當年的洋房子。前幾年,重慶晚報記者還專門去拍過不少照片在報上讓人欣賞呢。
1886年,在這裏成立了重慶最早的有線電報局,1891年重慶開埠後,英、美、日等家在這裏開設洋行,形成“金融街”,隨着重慶水運交通的發展,商賈船家運貨來到重慶,少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於是,在那一帶就修起了不少貨棧、商行。因外國商人被限制在南岸,不經許可不能到城裏來,但外國商人又不能不辦事,於是就有了買辦,白象街在太平門內,靠近官府,於是就被各種買辦、商行當作辦事處駐地,因此,白象街有了重慶城最早的洋房子,這些洋房子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一些優點,例如大多都採用了花格門窗,雕刻鏤空,相當精緻,在相當一個時期內,白象街都是重慶城建築最豪華的街道。
白象街15號是1897年宋育仁主辦的《渝報》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筆的《新蜀報》報社舊址。1938年,老舍移居白象街新蜀報館;1922年,陳毅在重慶《新蜀報》任主筆,和報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報》遷到重慶後,《大公報》第二任總編輯王芸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一個小寓所裏;1941年皖南事變後,周恩來在白象街舉行愛國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複製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