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

鎖定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Daonan Middle School),位於重慶市南川區,是原涪陵地區重點中學,2007年4月30日,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重慶市市級重點中學。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創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時名私立道南學校, 後歷經私立道屏中學、四川省南川第二初級中學、四川省南川縣第二中學校、四川省南川縣道南中學校、四川省南川道南中學校等時期。
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道南中學校園佔地面積90畝,規劃用地103畝。有7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42個,初中34個,5100餘名學生,教職工244名,學校共有藏書達10萬冊。 [1] 
中文名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
外文名
Daonan Middle School
簡    稱
道南中學
創辦時間
1917年
主管部門
重慶市南川區教育委員會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楊文書
校    訓
愛國愛校、誠樸勤勇、團結奮進、負重自強
地    址
重慶市南川區文化路23號
主要獎項
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
重慶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
重慶市教育示範單位
重慶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校園
所屬地區
重慶市·南川區
類    別
公辦完全中學
屬    性
重慶市重點中學(2007年)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辦學歷史

道南中學校園環境
道南中學校園環境(5張)
民國六年(1917年),在外地求學的周佩難、劉文簡兩先生返里,鑑於縣裏僅有的官、私立學堂均系舊式教育,遂倡議創辦新學,得到縣內外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 [2] 
民國七年(1918年),在南川吐文壩鮮氏新祠建立新學校,周佩難、劉文簡、童季齡、劉泗英、楊守藩、羅芷芳、李喧榮、周萃廷等為董事。聘請周祥麟任校長,羅芷芳為學校命名為“私立道南學校”。
因學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民國十一年(1922年),董事會決定將學校遷至城西尹子祠,敦請李潔君女士任校長。該校長提倡男女平等,實行男、女兼收,為該縣男女合校之始。
民國十二年(1923年)秋,陳君實任校長,以“勤、樸、誠、勇”為校訓。
民國十四年(1925年)夏,江浙軍閥混戰,在南京東南大學讀書的童家嫺女士護送其母回鄉避亂。不久,忽患絕症,病危立遺囑:將作嫁奩之田產百石悉贈道南學校。
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舉行十年校慶活動。 [2]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舉行建校二十週年慶祝大會。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中共重慶市委派遣周應培返南,在道南校六角亭與張述成密商重建中共南川黨組織工作。至此,該校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活動據點。同時,該校招收中學第一班新生,奠定初中的基礎。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緊張階段。道南中學與南平中學合辦,以集中財、物力共度難關,更名為“私立道屏中學”(校址在現南平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秋,因形勢變化,兩校又各自分開;其中道南中學遷回尹子祠,校舍不敷應用。因此董事會決定:道南小學與平兒院聯辦,借住平兒院。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新校舍建成,小學遷回尹子祠,中、小學住同一校園,但校政獨立,互不干預。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秋,舉辦道南學校三十週年慶祝大會。
1950年春,土匪暴亂,政府考慮全縣私立學校的具體情況,決定全部停辦,私立道南小學1950年10月奉令停辦。道南中學經費亦同樣發生困窘,曾請求接管未果。此後,縣人民政府對其給予經費上補助。
1953年10月,縣人民政府轉涪陵專署指示:私立道南中學由政府接辦,更名為“四川省南川第二初級中學”。
(私立南川道南學校,自1917年創建到1953年10月,共辦了三十六年。在三十多年中,招收了小學四十四個班,中學二十五個班。)
1961年春,學校奉命又由尹子祠遷往北較場今址。正值經濟困難時期乃奉令停辦。西勝鄉小學遷入尹子祠,照常行課。
1963年秋,南二中正式復課。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開始停課鬧革命。
1968年,學校復課,此時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2] 
1973年,學校增設高中一個班。
1977年,學校經上級批准為完全中學,命名“四川省南川縣第二中學校”。
1988年5月27日,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正式批准“四川省南川縣第二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南川縣道南中學校”。8月南川縣教委批准“西勝鄉小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南川縣道南小學校”。9月10日“道南學校七十週年校慶”。
1994年8月18日,南川撤縣設市,“四川省南川縣道南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南川道南中學校”。
1996年9月,經南川市教育主管部門批准,道南中學開辦了首屆“宏志班”。
1997年5月,重慶升格為直轄市,南川劃歸重慶市直管,“四川省南川道南中學校”更名為“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
2004年,道南中學被南川市人民政府納入創建重慶市重點中學的建設規劃。
2006年12月25日,道南中學的“創重”工作順利通過重慶市重點中學專家組的評估驗收。
2007年4月30日,道南中學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中學。 [2] 
2008年9月28日,道南中學舉辦了90週年校慶。 [3] 
2015年7月20日,南川區教委同意道南中學拆危修教學樓,2016年開年投入使用;重建道南中學初中分部,規劃近70畝,2017年建成招生。 [4]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辦學條件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辦學規模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道南中學校園佔地面積90畝,規劃用地103畝。有7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42個,初中34個,5100餘名學生。 [1]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硬件設施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道南中學有教學樓、標準化的微機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學室、學術報告廳、階梯教室、圖書館、多功能藝術訓練廳、標準的400米運動場、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等設施設備,1000兆遠程教育網絡體系已進入到每個辦公室和教室,學校共有藏書達10萬冊,學校擬採用多渠道,添置8萬5千冊圖書。 [2]  [5]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師資力量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道南中學教職工244名,其中,專任教師210人,重慶市特級教師1人,重慶市名師1人,重慶市學科帶頭人1人,重慶市高評委1人,重慶市級骨幹教師20人,區級骨幹教師40人,中學研究員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40人,中學中級教師人76人,研究生8人,在職研究生21人。 [1] 
重慶市特級教師、重慶市名師、重慶市學科帶頭人、中學研究員:汪仁友 [2] 
重慶優秀德育工作者、重慶十佳教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周南鋼 [1]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辦學成果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學生成績

  • 學科競賽
2014年6月,由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中學生化學競賽委員會組織的2014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重慶賽區預賽中,高一年級1學生獲得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2人獲得三等獎;高二年級3人獲得一等獎;4人獲得二等獎;4人獲得三等獎。 [6] 
  • 藝體成績
2014年3月,該校四名學生參加南川區“我心中的雷鋒”青少年書畫展評活動中,趙梓君獲一等獎,王甜恬、曾鑫、高澳潔分別獲得二等獎。 [7] 
2015年4月24日-29日,在2015年重慶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上,該校獲得了個人第一名的有張月、李昆蔚,第二名的有呂銀、第三名的有嚴玲洋、羅滔、曾露、羅佳園,第五名的有趙玉嘉、張煜銘、楊棋文、楊津呂、高躍雲、徐陵川、張華智、張希瑞。 [8] 
2015年6月,在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現場作文大賽複賽暨重慶市“創新與夢想”第五屆中小學生科普徵文大賽現場作文決賽中,該校韋良銀同學榮獲高中學生組三等獎。 [9] 
2015年11月15日,在重慶市第12屆小小實驗家比賽中,道南中學學生獲一等獎2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6人。 [10] 
2016年6月,在第十一屆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學實驗嘉年華全國競賽上,南川道南中學獲全國金獎2人、銀獎3人、銅獎1人。 [11] 
2016年5月20日---25日,由重慶市體育局、重慶市教委主辦,江津區體育局承辦的“2016年重慶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上。該校共10名隊員參加,該校獲男子乙組團體第三名;此外,獲個人第一名的有李昆蔚、呂銀、李博文、周世龍、梁曦勻;第二名的有羅佳園、楊博;第三名的有張希瑞、梁靜、羅滔。 [12]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教師成績

2014年5月21日,在南川區第二屆教師基本功大賽中,該校劉小銘和王陽霞兩位老師分別獲該屆教師基本功大賽高、初中組全能第一名。 [13] 
2014年6月26日,在南川區教職工運動會男子乒乓球比賽上,由該校李明、周朝倫、沈國華老師組成的學校男子乒乓球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一名。 [14] 
2015年6月,該校王陽霞老師獲重慶市渝東南片區消防安全示範課中學組一等獎。 [15] 
2015年6月,該校謝陸霖老師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現場作文大賽複賽暨重慶市“創新與夢想”第五屆中小學生科普徵文大賽現場作文決賽榮獲教師組一等獎。 [9] 
2015年7月,在南川區中小學優秀科技教育活動中,該校教師袁興文的作品《青少年發明創新方法與技巧研討》獲得一等獎。 [16] 
2016年6月,在第十一屆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學實驗嘉年華全國競賽上,南川道南中學獲全國優秀科技教師2人。 [11] 
2016年3月15日,該校教師王詩路在參加重慶市中學語文第五屆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高中組決賽獲大賽二等獎。 [17]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學校榮譽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外語實驗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重慶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重慶市教育示範單位、重慶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重慶市傳統體育項目(田徑)學校、重慶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電化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班組、重慶市學校食堂分級量化等級達標示範食堂、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重慶市“十五”期間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模範職工之家、重慶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校園、重慶市青少年田徑錦標賽體育道德風尚獎、重慶市衞生單位、重慶市優秀家長學校等20餘項重慶市級以上和100餘項南川區級各種集體稱號。 [1-2]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文化傳統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學校標識

  • 校訓
愛國愛校、誠樸勤勇、團結奮進、負重自強 [18] 
  • 校賦
道南中學賦
楊毅、任國君
廿世紀之初,民族覺醒,仁人志士,探索圖存。先賢周佩難、劉文簡,倡民主以革新風氣,辦新學以培育才俊,道南應運而生。其時財弱,處境艱難,而志士共濟,終免消隕。
民國十年,校址北遷,由吐文壩而鄰縣城。尹子祠中,龍濟橋畔,錦鱗潛影亭閣兀兀,翠竹搖曳古柏森森。芳草夾道,假山環拱,軒廊玲瓏,曲沼船亭。可仰金山之偉貌,沐鳳江之風雨,懷先賢之懿德,陶俊秀之性靈。實乃治學之佳處,讀書之名勝。校長治校有方,嘔心瀝血;教師育人嚴謹,品高業精;學子勤勉,輩出才英;渝州頻頻前茅,縣內遙遙領先。吾道南矣,鴻儒名言,千錘百煉得彰顯;名校基奠,一波三折鑄斐聲。地下黨人之據點,人傑志士之搖籃。追求進步,不因壓迫低頭;嚮往民主,敢與專制抗爭;心懷天下興亡,滿腔熱血灑沃土;情繫人民憂樂,一身正氣留史章。更有道南校友,光耀望江樓,血灑歌樂山。愛國愛校,誠樸勤勇,修身品德高尚;團結奮進,負重自強,磨鍊意志堅貞。
祖國新生,百事待興。東北烽煙驟起,道南兒女投筆從戎氣宇軒昂,赴友邦浴血何其壯矣,為祖國捐軀千古流芳。辛丑之春,學校再遷北郊,經困難重重,方得短暫之復甦,又逢極左之猖狂。十年動亂,教育遭重創;千古遺恨,傳統盡淪喪。哀知識之橫遭撻伐,痛校園之滿目凋零。求發展,新設高中費苦辛。劫波度盡,撥亂迎反正。當斯時也,多出才俊享盛名。前進遭坎坷,迷失低谷圖奮起;探索遇失誤,除去霧障朝前看。
芸芸校友,母校情深。前有童家嫺女士臨終之義舉,後有任浩若將軍多年之摯忱。宏志班之設,率先巴渝,貧困學子得資助,北京校友有殊功。匡扶道南,建策捐資,諸多校友,盡顯赤誠。宏志學子,八個特別⑩蔚特色,千秋美德陶精英。金榜紛紛彪炳,口碑處處傳聞。央視專程採訪,宏志故事感人至深。宏志之表率純正,道南之校風一新。
廿一世紀,科教興國,挑戰和機遇並存。乘風破浪正其時,豈可蹉跎光陰,繼往開來,加速名校建設,宏揚道南精神。完善制度訂規劃,廣益謀略學先進;敬業奉獻,務實創新,不失先賢風骨,鋭意進取堅韌;完善一流之設施,創建優美之環境。運動場中,騰龍躍虎;圖書館內,聚精會神;金匙11閃爍,開啓知識之寶庫;石苑12鮮妍,聆聽天籟之佳音。滿園春色悦目,一派氣象喜人。宏偉目標導引,堅信有志者竟成。狀哉,道南歷史;美哉,道南前程。 [19] 
  • 校徽
校徽釋義:
1、以“道南”的道字開頭字母“D”作為設計元素,變形成一隻鳳凰。鳳凰是中國傳説中的吉祥之鳥,雄為鳳,雌為凰。《大戴禮·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傳説鳳凰是百鳥之王,又與龍、麟、龜並稱為“四靈”。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校徽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校徽
2、而鳳凰是人類美德的象徵,只有親近德政的國家和有德行的人,德粗則遠、德精則近。這足以説明道南先輩們的德和愛國精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該校曾是中共地下黨在川東南的重要活動據點)。
3、鳳凰被比作有才能的人。三國時期龐統便被稱作“鳳雛”,俗語中也有“不栽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的説法。也寓意道南中學為祖國培養了一批道德高尚、學業精深的優秀人才。
4、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昇華,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着精神。更是體現人生歷經磨難、不斷修行、最終走向圓滿的歷程,這也正體現着道南人的精神和追求。
5、鳳凰身上“五彩備舉”,美麗之極。而這五色又是德、義、禮、智、信五條倫理的象徵。因此鳳凰的美是外美和內美的統一,是至德、至慧、至情的顯現,是祥和、幸福、恩愛的象徵。
6、鳳凰的尾又如同火炬上的火它所傳達的是指引、探路、嘗試、先鋒等內涵。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學校活動

學校每年均會舉辦各項活動,列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書畫比賽、校園歌手大賽、科技節、校園足球聯賽、辯論賽、拔河比賽、主題班會、“女生節”活動、田徑運動會、籃球比賽等。 [20]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楊文書 [22] 
黨委委員、副校長:趙謙、韋江毅 [21] 

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知名校友

任浩若
原北京炮兵學校校長、中將
原北京圖書館館長、考古專家
原四川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
原四川省委宣傳常務副主任
周隆畏、張家輔
全國著名水利專家
重慶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重慶市總工會主席
南川第一位清華學子、世界第三大電站溪落渡電站副總工程師文小平先生
中國第一位環藝博士、教授
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國家一流畫家、教授
重慶市前50強民營企業家
以上參考: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