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光塔

鎖定
重光塔,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新區商業街赤城縣龍關鎮衞生院南側約70米。重光塔位於唐代華嚴寺遺址,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重建並改名普濟寺,明萬曆名將楊洪收復塞北河山後,重修該塔,取光復之意,改名重光塔。 [1]  [6] 
重光塔為八角五層樓閣式磚塔,通高33.67米,佔地126平方米,基座為六層條石砌成,各層設拱門兩個,飾盲窗。四、五層各置26個瞭望孔,檐下雕仿木斗拱。塔剎為鐵質覆缽式。塔內砌磚家裏梯,可攀登至頂層。該塔是塞外惟一的軍事性古塔。 [1]  [5] 
2013年5月3日,重光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重光塔
地理位置
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新區商業街赤城縣龍關鎮衞生院南側約70米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26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743-3-04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重光塔歷史沿革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興建寺塔。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華嚴寺重建並改名普濟寺。
明萬曆年間,楊洪收復塞北河山後,重修該塔,改名重光塔。
1952年,普濟寺拆毀,僅存重光塔。 [5] 
重光塔

重光塔建築格局

重光塔結構

重光塔 重光塔
重光塔為八角五層、重檐樓閣式磚塔,通高33.67米,佔地面積126平方米。塔基邊長5.5米,塔座用六層石條砌成,高2.1米,南北對稱有石階直通塔門,塔各層皆闢拱形門兩個,一、三、五層為南北向,二四層為東西向。其餘各面雕直標盲窗,四、五層各設26個晾望孔。塔剎為鐵質覆式,四面闢壺門,內供佛像,剎頂覆蓮瓣,上承寶珠。
重光塔塔心為磚砌八稜通天柱,柱面彩繪壁畫,柱四周迴廊環繞,迴廊寬1.5米,每層砌台階可盤旋而上。向外可憑塔門、晾孔跳望,四面景物一覽無餘。 [5] 

重光塔特點

重光塔下磚雕仿木結構,雕出重拱重翹五踩斗拱,令拱插出一單昂,上用齊心鬥,不做要頭,角科做成抹斜拱。各層檐上出平座,以三踩斗拱承託。斗拱雕飾技精料實,逼真美觀。塔身逐層高度遞減,收分明顯,造型挺拔高峻。 [5] 

重光塔文物遺存

重光塔第五層南門上鑲嵌有“大明救賜重光寶塔”石匾。 [5] 

重光塔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據《龍門縣誌》記載:“龍關城北隅,舊有唐代所建華嚴寺,明初已毀損,唯存半層殘塔,寺院傾顏,掩於荒榛野草中。斷壁殘垣,見者興嘜。明代後軍都督楊洪巡城見後,嘆道:“如來所棲之所,何至廢於此?待我事畢,必修之。”不久,楊洪肅清邊患,為償威願,“出私幣,購良材,請工師”,在原華嚴寺遺址上重修寶塔,拓建寺院。工畢,英宗救賜寺名“普濟”,塔名“重光”,以記收復塞外失地,山河重光。 [6]  [2] 
  • 普濟寺
重光塔 重光塔
據明代劉俊《救賜普濟寺記》描述:普濟寺規模宏大,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重光塔、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東西對稱從南到北建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觀音堂、地藏堂。“繪塑莊嚴,曲盡其妙。蟠幢香花種種俱足,以及僧察、方丈、香積、齋廚、賓客之館,依次而備。綠瓦朱檐,翠飛鱗次,金壁丹垂,炫目爍日”,可見當日寺院碧麗堂皇之景象。普濟寺已不存在,惟存重光塔巍然屹立。 [5]  [7] 
  • 藝文
《元宮塔影》
林盛 清朝
浮圖高聳梵宮墀,舍利重光影倒垂。
本是天竺清淨土,亦做沙場瞭敵台。 [1] 

重光塔文物價值

重光塔造形優美,結構緊奏,做工精細,它反映中國勞動人民超羣的建築才能,對研究明初的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6]  龍關城地處邊塞要衝,在修建重光塔時,不但考慮到它的佛事活動,而且還賦予了它軍事瞭望功能,使之成為一塔多用的建築,在京西地區少有,體現了一個軍事家的深謀遠慮。 [1] 

重光塔保護措施

1993年7月,重光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5月3日,重光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重光塔旅遊信息

重光塔地理位置

重光塔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新區商業街赤城縣龍關鎮衞生院南側約70米。

重光塔交通指引

赤城縣人民政府距離重光塔38千米,可駕車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