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釉裏紅瓷

鎖定
釉裏紅瓷是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
釉裏紅瓷製作工序與同時代的青花瓷大體相同。它是以氧化銅着色劑,於胎上繪畫紋飾後,罩施透明釉,在高温還原焰氣氛中燒成。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裏紅瓷。
中文名
釉裏紅瓷
隸    屬
傳統陶瓷
來    源
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裏紅瓷
性    質
陶瓷

目錄

釉裏紅瓷簡介

明洪武釉裏紅折枝牡丹紋花口盤 明洪武釉裏紅折枝牡丹紋花口盤
釉裏紅(underglazered)是元代景德鎮窯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釉裏紅即釉下的紅色,它以氧化銅在瓷坯上着彩,然後施透明釉,1300℃還原焰燒成。
但真正色彩鮮豔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它的製作過程複雜。這一工藝始於元代,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代以後,更有所發展。
元代釉裏紅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等。
洪武年釉裏紅較為盛行,呈色淺紅而帶灰色。當時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紋片。除了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釐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它均為糙底。裝飾以線描為主,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牡丹、纏枝蓮等,與元代的人物故事、動物、魚藻等圖案相比,就顯得簡單了。器型除了瓶、壺外,還有盤、碗、罐等。
清雍正時的釉裏紅呈色鮮紅且有層次,燒造得極為成功,可謂歷史高峯。當時器型有盤、碗、瓶等,紋飾以三魚、五蝠為多見。
釉裏紅瓷是指用銅紅料在胎上着彩,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温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現有的出土資料和傳世實物表明釉裏紅瓷器首創於元代景德鎮。由於釉裏紅以銅紅料為呈色劑銅紅釉在燒造技術上難度很大,正常顯色不僅與彩料中的銅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關,並且對燒造的氣氛和窯温的要求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燒成條件的任何細小變化都會導致色調不正,因此髮色純正的釉裏紅瓷在元代很少見,大多是灰紅色。明代洪武時期釉裏紅仍然較少,髮色多是比較淡的紅色或偏灰的紅色,但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樂宣德時期的釉裏紅髮色極佳,濃厚鮮豔似寶石,也有淡紅色的,這與當時的透明白釉提煉已達到極高水平有關。宣德以後釉裏紅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復甦,這時的釉裏紅髮色較為純正豔美。
釉裏紅的最大特點是燒製難度大,成品率極低。它是以銅為着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温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裏紅”、

釉裏紅瓷特色

釉裏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温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温,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裏紅產量一直很小。
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裏紅瓷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實物遺存量上比較,甚至比青花瓷還多。洪武早期的製品多呈黑紅,不夠鮮豔,甚至有些燒成了“釉裏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類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堅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較純正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氣勢奪人。充分展示了明朝開國之君的胸懷與氣度。